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3年生的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以地径聚类分级的5个类群为变量,开展单因素的截干试验,了解截干对其枝条萌发相关指标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类群的平均1级分枝数、2级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穗条产量分别为4.1~9.6、1.3~2.3、5.5~11.3枝/株和24~56条/株;类群间此4个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1级分枝的穗条产量占总产量的79.9%~94.6%,即穗条主要来源于1级分枝。随着地径增大,穗条产量也随之增加,当地径≥3.00 cm时进行截干,可极显著地增加穗条产量。因此,截干前培育壮苗促进旱冬瓜地径生长是提高其扦插穗条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外源物质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萘乙酸2000 mg/L)和处理10(生命素400倍液)的穗条木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对油茶采穗圃穗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处理3(喷施赤霉素500~1500 mg/L)效果最好,其穗条的长度、粗度等质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而且穗条节间距适度合理、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穗条产量;除穗芽数与节间距呈负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外源物质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萘乙酸2000 mg/L)和处理10(生命素400倍液)的穗条木质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对油茶采穗圃穗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理3(喷施赤霉素500处理3(喷施赤霉素5001500 mg/L)效果最好,其穗条的长度、粗度等质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而且穗条节间距适度合理、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穗条产量;除穗芽数与节间距呈负相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杨梅大树高接成活率因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区组设计,综合分析了不同砧木状态、不同年龄接穗、穗条不同处理、不同嫁接人员、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杨梅大树高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过程中砧木状态、穗条的生理年龄及处理方法、环境条件对杨梅高接成活率影响较大,杨梅品种和嫁接人员不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部分因子对穗条新梢生长及分枝数均有一定影响。在杨梅大树高接时,应选用生理年龄轻的穗条,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砧木类型以及技术娴熟的嫁接工,随采随接,有利于杨梅大树高接的成活;同时选择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穗条及根系完好、生长健壮的砧木进行嫁接可加速穗条生长和增加分枝数,有助于提早结果。  相似文献   

5.
川西云杉硬枝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方法对影响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川西云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插穗类型、插穗长度、采穗母树坡位、采条方向、插穗切口处理方式和环割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3 h,5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1h和1 000 mg.kg-1IBA速蘸处理,促进川西云杉硬枝插稳生根的效果较佳,生根率分别达到81.0%,76.2%和78.6%。不带上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显著大于带上1年生枝条的,分别为56.4%,16.7%和14.3%。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在3种插穗长度间存在显著差异,12~20 cm插穗长度生根率分别比大于20 cm和小于12 cm的,高出83.2%。阴坡的生根率比阳坡高23.8%。2个采穗方向在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生根率之间差异不显著。4种插穗切口处理方式间差异不显著。环割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显著低于不环割处理的生根率。表3参18  相似文献   

6.
连晓倩    潘洁琳    黄勇来  马祥庆    吴鹏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6):48-53
选取优良无性系洋-061杉木采穗圃母树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6个月对母树根基环境进行综合措施的处理,测定分析母树根基穗条数量,穗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碳(C)、氮(N)、磷(P)含量及其扦插穗条生根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杉木根基环境的处理措施明显提高了穗条的萌发和生根能力,每月穗条数量为7.3条·株-1,生根率达75.9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穗条SOD、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别为215.16、186.42 U·g-1和6.64 nmol·mg-1,N、P含量也明显增加了16.58 mg·g-1和1.69 mg·g-1,但C含量减小了0.61 mg·g-1,说明在根基环境处理条件下,穗条从杉木采穗母树获取的C分配量减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母树光合产物的消耗。可见,对杉木母树根基环境进行综合措施处理有利于杉木根基穗条萌发,且萌发穗条的抗逆性强、生根率高,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截干促进树冠生长,利于根系生长,进而实现平茬接干最大化,并探寻实现平茬接干最大化与最佳截干高度,为优化传统的平茬接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 a生白花泡桐C23为试验材料,设置剪梢、1/3截干、2/3截干处理和对照(CK,不截干),当年观测树干地径、侧枝数量、侧枝长度和粗度、叶片数、光合速率、根系生长和分布等指标,翌年进行平茬接干,连续2 a观测树高、地径。【结果】截干处理能促进侧枝伸长和增粗生长,2/3截干处理的侧枝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1/3截干、剪梢和对照(P<0.05)。截干处理不仅能提高光合效率,使地上生物量增大,2/3截干处理的生物量是对照的2.28倍。而且使侧根根系数量增多,其中,2/3截干处理的垂直分布分根数量尤其二、三级侧根的数量及距根茎水平范围内0~40 cm土层的二级侧根、20~60 cm土层内的三级侧根数量约为对照的2倍。截干后根系总生物量、根冠比指标随着截干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2/3截干>1/3截干>剪梢>对照。截干后再平茬结果表明,2/3截干处理的树高和地径显著大于对照,平茬当年树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5和1.2倍...  相似文献   

8.
1989-1992年在伊犁巩留林场卡西苗圃对实生的天山云杉(Piceaschrenkianavar.tianschanica)苗木进行混合选择,根据苗木分级标准,将采穗母株划分为5级进行采穗扦插培育,即设5个处理。试验表明,扦插苗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指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Ⅰ、Ⅱ级母株穗扦插苗无论在棚内或大田始终保持明显的生长优势,3—4年生苗达到5年生Ⅰ级实生苗的标准出圃,可使天山云杉得到初步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9.
大樱桃幼树生长3~4年时,就要控制树冠的扩大,以免果园郁闭,现介绍五种控制大樱桃密植园树冠的技巧。一、摘心短截。1摘心。新梢摘心可控制大樱桃的旺枝生长,增加小枝量,冬季不抽条,利于提早结果。未成形的幼树,在生长季,利用摘心来增加枝量控制生长,促进早结果:主干延长枝长50厘米时摘心,摘除10厘米。主枝长40厘米时摘掉10厘米(留下芽),对摘心后长出的直立枝留10厘米摘心。基本成形的幼树,对于生长旺盛的新梢一般留10~15厘米长摘心,1年可摘2~4次,到秋季新梢停滞生长为止。2短截。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立枝或过壮的侧枝进行三叶剪(基部留3片大叶剪除),个别壮条可连续两次短截。  相似文献   

10.
水稻潜伏芽生长和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潜伏芽幼穗分化进程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⒈潜伏芽幼穗分化始期是在前季稻颖花分化期到雌雄蕊分化期;前季稻抽穗期,母茎中部或偏上部节上潜伏芽幼穗分化已达颖花分化期,基部节上的潜伏芽为一次枝梗分化期,少数为苞分化期;前季稻抽穗到成熟,潜伏芽穗分化进程为休眠状态,幼穗发育处于一次枝梗到颖花分化期。⒉水稻潜伏芽的发生率,依据品种母茎茎秆各节潜伏芽发生率的差异,可把品种分为低节位型、高节位型和全节位型。⒊在前季稻收割前7-10天施氮肥,可促进潜伏芽出苗,提高再生稻的每穗粒数和穗重。  相似文献   

11.
高州油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年生高州油茶树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开展扦插基质、ABT6浓度、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的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个因素对抽梢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高州油茶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扦插基质选用黄心土,500 mg/L ABT6速蘸10 s,插穗选择1个成熟芽并保留2片全叶。  相似文献   

12.
侯丹  许新  李莉  夏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42-12944
[目的]探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提高水曲柳嫩枝的扦插成活率.[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水曲柳插穗的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插稳母树的年龄愈大,生根率愈低.扦插最佳时期在6月下旬,具体的扦插最适期应视当地当年的气候状况和插穗木质化程度而定.促进插穗生根的最佳激素处理方法是吲哚丁酸200 mg/kg处理2h.切制插穗的方法是接穗长8~10 cm,保留复叶上靠近枝条的1~2个叶片,插穗基部平切或者斜切.防止插穗腐烂的方法是适时掌握采条时间、在保证插穗叶片不萎蔫的前提下尽可能少浇水、给插床和插穗消毒.[结论]为水曲柳在育种和生产研究方面应用扦插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山核桃母树枝条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比较不同修剪程度下萌芽、抽枝、出穗的数量及质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存芽数与修剪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修剪越轻存芽数量越多;成枝数和有效枝条数与修剪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修剪的成枝数量最多,有效穗条亦越多。美国山核桃采穗圃母树修剪中,建议采用重度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红提在浙南山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特点和修剪效应,从短梢、中梢和长梢三种修剪试验比较,分析结果母枝不同的剪口粗度和芽位对结果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结果母枝(更新枝、当年结果枝)在不同选留情况下的差异性表现。通过研究,认为浙南山区避雨栽培下红提冬剪时结果母枝剪口粗度控制在0.8~1.2 cm为宜,且应以6~8芽中梢修剪为主,短、长梢修剪视树势、枝条老熟程度、结果母枝粗度和空间等情况结合使用,要特别重视更新枝的培育与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树年龄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解析其可能成因,为栓皮栎扦插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栓皮栎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用200 mg·L-1生根粉(ABT-1号)浸泡处理2 h。扦插60 d后,测定各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根直径、根长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年龄插穗茎段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①母树年龄越大,嫩枝扦插生根率越低。②栓皮栎不定根根原基在不定根形成后期被诱导;不同年龄插穗产生不定根时间存在差异,1年生为17 d,5年生为44 d,10年生未产生不定根。③1年生和5年生母树的插穗中IAAO、PPO和POD这3种酶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10年生母树的插穗P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PPO和IAAO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母树年龄影响插穗不定根的生成,栓皮栎嫩枝扦插生根率和平均不定根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年生、5年生、10年生,1年生平均生根率为92.69%,5年生的平均生根率为10.79%,10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果榛子黄化萌条扦插苗成活率和生根质量,有效提高黄化萌条的利用率。【方法】以大果榛子品种新榛1号、新榛2号和新榛3号的黄化萌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其扦插生根率、根生长量特征参数和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参数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浓度IBA对大果榛子不同品种黄化萌条扦插生根率、根生长量特征参数和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参数的影响有所差异。IBA浓度为5 mmol/L时,新榛1号的生根范围、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和单株根数均最高;新榛3号的单株根长、平均根粗和生根范围茎粗最高。IBA浓度为7.5 mmol/L时,新榛1号的单株根长、生根范围、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和单株根数均最高;新榛3号的单株根粗和生根范围茎粗均最高。IBA浓度为10 mmol/L时,新榛1号的单株根长、生根范围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单株根数最高;新榛3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平均根粗、生根范围茎粗、单株新梢数和单株新梢长度均最高。相关性分析得知,单株根数与单株根长,平均根粗与生根范围中部茎粗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897和0.911;生根范围与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生根范围茎粗与单株新梢长度间的相关性系数达显著水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50、0.771、0.749和0.753。【结论】新榛1号黄化萌条在IBA速浸浓度为5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64),新榛2号黄化萌条扦插在IBA速浸浓度为7.5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73),新榛3号黄化萌条在IBA速浸浓度为10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70)。  相似文献   

17.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新立竹数目与新立竹年龄(相对母竹而言)之间及新立竹与母竹平均距离之间均存在函数关系。雷竹引种后各年间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新立竹与母竹距离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年龄对雷竹林分平均单株枝重、枝长、叶数/枝、叶重/枝、叶面积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钩梢处理对平均均叶数/枝、平均叶重/枝及平均单株枝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雷竹株数按径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雷竹冠幅、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等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雷竹鞭侧芽分化为岔鞭规律以及新立竹年龄与母竹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雷竹初植密度,由树冠重叠系数及其平均径阶决定笋用雷竹林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绿枝扦插繁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五味子当年绿枝为试材,研究了激素种类、IBA浓度、采穗母株树龄、扦插基质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其中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ABT1和NAA处理也明显优于CK(清水);IBA不同浓度诱导生根差异显著,其中1 000 mg/kg处理生根早、生根率最高,效果最好,500、1 500和2 000 mg/kg处理效果也较好,100和200 mg/kg处理效果较差,但也优于CK;采穗母树的年龄对扦插效果有明显影响,1~2年生低龄母树采集的插条生根早、生根率高,4~5年生成龄母树的插条生根较差;扦插基质对扦插效果影响显著,混合基质扦插生根成活率优于单一基质,其中以珍珠岩+草炭+蛭石生根率高、根系发达,单一河沙扦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合白蜡嫩枝扦插繁殖的最优条件。[方法]以‘京绿’绒毛白蜡(Franxinus velutina‘Jinglü’)、‘雷舞’窄叶白蜡(F.angustifolia‘Raywood’)和‘京黄’洋白蜡(F.platyphylla‘Jinghuang’)3个品种的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树种、激素种类、处理浓度和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树种是影响白蜡插穗生根率、生根量、根长和总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蜡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_1B_3C_3D_3,即‘京绿’绒毛白蜡+ABT_1+200 mg/L+浸泡60 min。[结论]该研究可为白蜡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扦插繁殖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林下和温室内的插床中,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u)扦插繁殖的环境、母树年龄、采条部位、顶芽有无、切口形状、生根促进物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室内的平均生根率为83.0%,林下生根率几乎为零。在保证插穗周围有近乎饱和的空气湿度的环境下,采自水曲柳1~2年生实生苗的插穗,枝条中下部的无硕芽、斜切口插穗的生根率达92.2%。NAA1000mg/L浸泡插穗基部5min的生根率为71.7%;IBA 50mg/L浸泡插穗基部12h的生根率为84.5%,ABT2生根粉的生根率为9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