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在涝灾预测中有较多应用,但其预测精度较低。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基础上加入灰色关联度分析,从灰色关联度的角度发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数据的发展走向。以沈阳市1960-2010年涝灾年份数据为依据,建立灰色关联度组合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灰色预测模型效果好,为涝灾预测增添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农业各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情况,基于2008-2015年江西省农业产值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的是种植业产值,林业次之,再者是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根据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中长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是中长期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此模型存在未考虑经济因素对负荷发展的影响及难以满足高精度要求的缺陷,构建了考虑经济因素影响的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影响负荷的主要经济因子.主要经济因子的引入,使预测模型更符合实际、更合理.应用此组合模型对某省全社会用电量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辽宁省粮食产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辽宁省1985-2008年粮食生产相关影响因子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粮食产量预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8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了机耕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比重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为影响辽宁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统计数据,选取人口、资源、能源和农机化等4类农业生产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以及各项指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并用GM(1,1)预测未来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结果显示,农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关联度最大,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劳动力和农用化肥施用量较低;预计到2020年耕地面积降低,其它均上升.最后,提出了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至上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水利工程承包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从综合素质、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市场行为、企业信誉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此外,提出5级评价等级标准,构建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水利工程承包企业信用评价灰色模型,以江苏省新沭河治理工程中某承包企业为例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得出其综合信用等级为“一般”,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的结论吻合.信用明细表明,该企业竞争能力较好,管理水平一般,财务状况一般,企业信誉一般,在市场行为方面有待提高,今后要注重提高施工质量,完善规章制度和施工记录,严格执行验收程序,落实安全生产,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研究表明,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水利工程承包企业的信用评价有效可行,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不足,对水利工程承包企业的优选排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汽车零部件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的有关理论,并采用该方法在汽车零部件的故障诊断中研究系统的故障特征与内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实际模式归属于某个标准模式,并对故障树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实例诊断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并且诊断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地区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揭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层的各项指标中,粉质粘土的液限WL与压缩模量Es1-2的关联度最大;淤泥的天然容重γ与压缩模量Es1-2的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和现象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法.先求出样本数据与由最佳指标组成的理想方案的关联系数,由关联系数得到关联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分析对湖北省农村电力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概念直观计算方便,容易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客观性,使得结果更符合实际,从而为电力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水质评价需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属性,利用单指标评价常常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在将其视为灰色的基础上,由计算各样本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其所属级别。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运用熵值法来确实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解决了权重计算困难的问题。运用本文建立的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在北京市五大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表明其结果合理,计算简单。该模型也适合于流域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位移关联度、一阶差分关联度和二阶差分关联度三个关联度公式来综合表达各因素过程(序列曲线)间的关联度情况。其中一阶和二阶差分关联度能满足规范性要求,具有无量纲化后的保序性。数值试验清楚表明它们能较好地反映出序列曲线问存在的接近性和形状或发展趋势的相似性。给出土坝观测资料的应用结果.也反映出这些关联度公式得出的关联度值与实际曲线的情况相吻合.从而可为建模时分析与选择因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灌溉水盐度及水层深度与芦苇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田灌溉用水状况与芦苇的最终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灌溉水盐度和水层深度两因素与芦苇产量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516 0和0.680 5,水层深度与芦苇增产的关系较盐度更密切,这一结果与直观分析法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应用于综合评价的模糊优选模型,并与多种指标权重计算法相结合组成多种评价方案,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案的择优方法基于兼容度和差异度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以用来对多种评价方案进行择优。以广东省水库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不同地区大中型水库总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水库总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水是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消费结构与水资源消耗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郑州市1999-2008年虚拟水消费量的计算结果和未来5年虚拟水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均表明:郑州市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虚拟水消费结构在未来年份发生变化,消费重点由肉类转移为蔬菜类及蛋类、奶类、糕点等其他类产品...  相似文献   

15.
黎春梅 《湖南农机》2012,(5):94-95,97
大理州位于云南中部偏西,地理气候等条件得天独厚,农业发展成绩斐然,农业是第一产业的核心,农业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种植业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找出种植业中对第一产业贡献的重点因子,寻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提出建议,为促进大理州的种植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评价干旱程度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它克服定量化干旱指数所不能解决的不确定多因素。以迁安市为例,应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在综合考虑定性和定量因素下,对迁安市7个分区的干旱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从理论和实例上说明了该方法对于干旱程度的评价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影响下乌苏市地下水埋深演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乌苏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以及各因素变化对该地区地下水位演化的影响程度。【方法】对2018年9月乌苏市地下水埋深进行了统测,通过Mapgis软件分析了地下水流场及埋深,组合2008—2017年耕地面积、地下水开采量、节水灌溉面积、地表水引水量、总灌溉面积、机井数量等变化因素对地下水埋深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评价了各因素与地下水埋深的关联程度。【结果】乌苏市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后转向西流入艾比湖,部分地方存在降落漏斗;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地表水引水量与地下水开采量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结论】地表水引水量与地下水开采量为影响地下水位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乌苏市实施控制用水总量方案后水位有所回升,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仍需掌握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灰色聚类评价共原点聚类函数存在的灰类交叉及隶属度等速率变化不合理现象,对原函数的灰类区间以及隶属度走势进行修改,提出了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的改进共原点聚类函数,用此函数对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使得评价更具合理性与真实性.采用主客观最优组合权重计算综合聚类系数,解决了权重与阈值信息重叠的矛盾.将改进后的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与共原点灰色聚类函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函数变化趋势以及最终的综合聚类系数,改进的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比共原点灰色聚类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最后选取潘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后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