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的叶绿素含量,光照强度以及产量效应的分析表明,玉米花生间作以2:6型效果最好,其次为2:8型,其有利于改善群体光照强度的变化,从而提高群体产量。但在缺铁的土壤上,间作改善生态效应的作用变得次要,其主要效应是根际作用改善铁营养,由此间作花生产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单作提高。在缺铁土壤上间作改善铁营养效应对群体产量提高的贡献率占70.4%,对产量优的贡献率占65.5%。  相似文献   

2.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的光合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花生间作虽然降低了玉米和花生的产量,但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可提高土地利率13.5%,其生物学基础是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物质积累量,最大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3.
1 基本情况1999年在李堡镇袁庄村 9组 ,对当地大面积生产中几种主要的春播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 ,每个种植组合的面积 16 0 0m2 左右。玉米品种采用“掖单 13” ,塑盘拱膜覆盖育苗 ,一叶一心期地膜覆盖移栽 ;花生品种采用“泰花 2号” ,点穴直播 ,每穴 3粒 ;播种后满幅覆盖地膜 ,出苗后人工破膜放苗。玉米与花生的播种期均在 3月 13~ 14日 ,地膜选用 0 .0 0 4mm厚、45~ 90cm宽的微膜 ,大田生长期的各项培管措施按常规统一进行。不同组合的种植规格如下 :2 .7m组合 :玉米大行距 2m、小行距 0 .7m、株距 0 .11m ,…  相似文献   

4.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生长、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和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前了花生成熟的时间。玉米间作花生未覆膜条件下,玉米单产为424kg/667m2,比玉米净作少245kg/667m2,但增加了花生81.6kg/667m2,总产值比玉米净作增加489元/667m2。在覆膜间作条件下,花生产量为122.7kg/667m2,总收益比玉米净作多收入1 105.5元/667m2。说明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  相似文献   

5.
以种植面积较大的花生品种豫花11号为主体作物,进行了花生与玉米间作试验,结果表明5行花生间作1行玉米时,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玉米花生间作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花生单作为对照,主要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吸收的影响,及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氮磷营养间作优势。结果表明:玉米花生间作极显著地降低了玉米和花生氮磷营养的吸收量,但间作复合群体却表现出明显的氮磷营养间作优势,其大小分别为N:61.5~85.9kg/hm2和P2O5:36.6~51.6kg/hm2,增施氮肥能提高氮营养间作优势,增施磷肥能提高磷营养间作优势;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竞争比率CRmp均大于1,表明花生处于氮磷营养竞争劣势,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略有降低,磷含量明显升高,证明玉米对花生氮磷营养的竞争并不是间作花生生长的限制因素;增施氮肥可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氮含量,极显著提高间作玉米氮营养吸收,而间作花生氮营养吸收变化不明显,增施磷肥均明显提高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全株磷含量,极显著提高了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磷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7.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揭示豆科燕麦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设置燕麦单作、大豆单作、花生单作、大豆燕麦间作和花生燕麦间作试验,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调查大豆、花生同燕麦的产量、功能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燕麦和花生–燕麦间作优势明显,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41~1.63和1.31~1.52。同大豆间作的燕麦除单株粒重及千粒重外,其他各产量构成因子均增加;同花生间作的燕麦各产量构成因子均高于单作燕麦,其中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与单作相比差异显著;间作提高了大豆各产量构成因子,但降低了花生的结荚数及单株粒重。间作提高了燕麦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变了叶绿素构成,使燕麦衰老延缓;间作对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燕麦孕穗后期至抽穗期,间作花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间作体系均明显优于单作,其中燕麦花生间作体系显著促进了燕麦的生长发育,大豆燕麦间作体系对燕麦、大豆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间作栽培条件下不同小豆品种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及其产量经济性状变化,旨在为山西中部科学选择适应性强、光利用效率高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荚期阶段,在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远低于对照(无遮阴),中红10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中红6号次之;无遮阴条件下,各个小豆品种的Pn高于遮阴条件下的Pn,晋小豆5号Pn最高,中红6号次之。收获后,不同小豆品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红6号是一个在山西中部适应性和光利用能力较强的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密度与单作相同的超大宽窄行种植模式。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该模式下施肥对春玉米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光响应曲线的影响,比较了该模式与单作模式玉米光合特性的异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n、Gs、Ci和单株叶面积都有增加趋势。间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的单株叶面积表现为间作在生育前期小于单作,但在灌浆期及以后的生育时期单作下降较快,表现出间作明显大于单作;玉米叶片Pn生育前期单作较高,但生育后期间作明显高于单作。叶片光响应曲线及其拟合结果也表明,间作前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均小于单作,生育后期大于单作。本试验表明,超大宽窄行种植模式有助于玉米生育后期光合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左元梅  王贺 《作物学报》1998,24(5):558-563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玉米与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地改善了花生的铁营养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改善作用与间作对花生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所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间作不仅增加了花生的侧根数目、侧根长度、根毛数量,而且促使花生表皮形成丰富的转移细胞和根质膜还原Fe(Ⅲ)能力的提高;同时间作花生根际微生物数量少于单作花生,可能减少了对玉米根系分泌的植物铁载体(PS)和根表粘液层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李潮海  刘奎 《作物学报》2002,28(3):379-383
大田条件下,玉米的光合速率(Pn)受光子流密度(PFD)的影响要大于受二氧化碳浓度(Ca)的影响,并且对PFD和Ca的响应也存在着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合速率(Pn)、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其中Fv/Fm、ΦPSⅡ、 qP呈倒抛物线型日变化,在中午强光下降低到一天中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玉米花生间作方式对作物铁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方式Ⅰ(玉米∶花生的行数比例为6∶10)和间作方式Ⅱ(玉米∶花生∶玉米的行数比例为3∶8∶3)对铁的吸收效率比单作分别增加了68.72%和97.68%; 而铁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降低了23.26%和24.09%.同时间作方式Ⅰ和间作方式Ⅱ的土地当量  相似文献   

13.
With a view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and plant geometries in peanut cv. VRI-1 , a h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Area Agronomic Centre, Tamil Nadu Co-operative Oilseeds Growers' Federation Limited, Neyveli, India during winter season 1989, (November 89–April 90) under irrigated condition. Three intercrops viz., pigeonpea, sunflower and finger millet were tested at two plant geometries viz., paired rows of 40/20 cm and 45/15 c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pigeonpea was compatible with peanut and their combination resulted in higher peanut kernel equivalent yield and higher profit. Sunflower and finger millet depressed the base crop yield and found to be unsuitable for intercropping in peanut. Base crop yield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plant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14.
小麦苗期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DH群体的168个株系及其亲本,盆栽于两个环境中,利用324个SSR标记位点构建遗传图谱,对单叶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QTL定位和分析。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 2.0,共检测到17个加性效应和20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其中所有加性效应位点和16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具有环境互作效应。相关性较高的性状间有一些共同的QTL,表现出一因多效或者紧密连锁效应。在5D染色体上的Xwmc215至Xgdw63区段,检测到控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3个主效QTL,各位点的遗传效应贡献率较大,增效基因均来源于花培3号,适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另外,该区段与控制单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胞间CO2浓度与胞外CO2浓度比值(Ci/Cr)的QTL的定位区间相近。位于5B染色体控制胞间CO2浓度的QTL是个微效基因,但是QTL与两种环境的互作效应表现的遗传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花生根间菌丝桥对氮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五室分隔法研究了玉米和花生根间菌丝桥对氮的传递作用。 研究表明: 供体接种菌根 , 对花生、 玉米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对玉米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花生的促 进 作用。 此外, 无论是以玉米为供体, 还是以花生为供体, 接种后, 均能在玉米和花 生根间形成菌丝桥, 形成的菌丝桥能传递氮, 且传递方向是双向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徐世昌  崔钦 《作物学报》1995,21(3):356-363
将玉米产量形成过程视为一个系统,采用系统分离方法,逐级深入地研究受旱减产的机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减产的程度及其原因因胁迫时期而异。开花期水分胁迫减产最重,其次是雌穗小花分化期和灌浆期,拔节期则相对较轻,其可能机制是:开花期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水分胁迫,玉米光合性能严重受损,减少光合产物对籽粒“库”的供应,导致“库”容量减小,进而影响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灌浆期水分胁迫使光合性能受损,光合“源”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农大364两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最高值,且农大364苞叶的叶绿素降低速率要低于郑单958,这样有利于其保持更为持久的光合能力.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品种间苞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o等)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郑单958高于农大364,说明郑单958苞叶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苞叶叶片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赵明  李少昆 《作物学报》1999,25(6):733-741
围绕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单株叶面积、叶片空间分布特征和生育期等光合特性,对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根据参与聚类的性状为单个、2个、3个和5个,分别将这些自交系分成若干组。依吐丝期前后玉米光合生产能力最大时期的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两个性状,将132个目前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资源划分成十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