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叶部染病,以急性型为主。发病程度与降雨量、田间管理、山药品种、茬口等相关。防治上应以轮作、保持田间排水畅通等农业防治措施为主,配以科学的药剂保护。在山药蔓秧上架后、发病前喷用第一次药和灵活掌握用药间隔期,喷施对路农药在化学防治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鄂西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云 《植物医生》2004,17(5):17-18
山药近几年在鄂西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常年栽培2 667 hm2,2003年达到3 333 hm2,产值过亿元,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炭疽病的危害突出,常年减产20%左右,严重年份达到50%.给广大药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山药炭疽病在鄂西南地区发生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淮地区山药炭疽病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薯蓣科,山药属,1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别名薯蓣、大薯、佛薯等.其肉质块茎营养丰富,口感细爽,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可大量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山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2001年黄淮地区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2,但山药炭疽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块枯株,叶片落光,甚至绝收,严重制约着黄淮地区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2002-2004年我们在徐州市郊、铜山、丰县、沛县等主要山药种植基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药在浙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因其营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又是餐桌上佳品,而备受人们喜欢.近年来.浙南地区种植面积在1 200 hm2左右.山药炭疽病是山药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随着栽培面积扩大,病害发生加重.发病重的年份, 植株提早落叶、枯蔓,至10月份枯蔓株率达20%以上.为了有效治理山药炭疽病,笔者于2003~2007年对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李亿坤 《植物保护》1992,18(6):15-16
荔枝炭疽病主要危害荔枝幼树叶片和成年树嫩梢,幼果也可受害。荔枝炭疽病始病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及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春、夏梢期两次发病高峰。该病分慢性型和急性型两种。结合防虫灭病化学防治,能收到更好效果。着重春梢、夏梢叶片尚未完全转绿时施药,防效最高为80.87%;用叶面喷氮,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三七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三七(又名田七)炭疽病(ColletotrichumPanacicolaVyedaetTakimoto)是三七的主要病害,在三七产区发生普遍,部分地区受害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植株发病时,叶上病斑呈灰绿色,有同心轮纹,后变褐色,...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苎麻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苎麻炭疽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抑制生长温度35℃,高温致死温度55℃,pH 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 pH 值6—7;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在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79.3%不能萌发,高温致死温度62。C。苎麻炭疽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田问病残体。日均气温20—30℃和相对湿度大于80%的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流行,病害的严重度与品种、肥料等有关。供试药剂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50—500倍防效最好,在麻苗高30_(cm)ra左右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8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获得理想的防效。此外,麻田施石灰中耕覆土有良好的防病增产作月]。  相似文献   

9.
反季节大白菜是指在每年3~10月种植供应的大白菜,2000年以来,天峨县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反季节大白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达571·33ha,病害发生面积102·84ha,占种植面积的18%,造成损失达23·2万kg,虫害发生面积179·4ha,占种植面积31·4%,损失达67·3万kg,严重影响反季节大白菜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反季节大白菜由于种植季节气温偏高,雨水频繁,病虫害常大面积发生,危害程度偏重。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及防治技术摸索,现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1·1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  相似文献   

10.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7,20(4):36-37
指天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指天椒果实,果实受害时,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严重影响椒果品质和产量。2006年天等县指天椒种植面积为3 200ha,指天椒炭疽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 000ha,占种植面积31·3%。指天椒炭疽病在该县龙茗镇益山和桥皮两个村的指天椒(特别是“满天星”品种)上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ha,发病严重的地块,整株椒果全部染病,无法采收,损失严重,如此严重的指天椒炭疽病在天等县历史上尚无记载。了解指天椒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其局部大暴发的原…  相似文献   

11.
枣阳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万hm2,受2005年秋播持续阴雨,全市小麦播种期比常年推迟10~15d,特别是2006年4~5月上旬遭受了特殊气候(多雨、大风、高温、高湿)的影响,造成我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达4·3万hm2。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1发生面积及危害  相似文献   

12.
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新梢、果实,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是永泰县柿树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柿炭疽病发生为害特点调查和药效试验,提出以健生栽培为主、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14.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全县总耕地面积近4.67万hm2,600m以上高山区耕地面积为1.87万hm2.马铃薯是粮食作物主要品种,全年种植面积为1.2万hm2,占夏收面积的62.3%,总产在2.7万t(折纯粮),占夏收总产4.1万t的65.9%.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农户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俗有"半年粮"之称.  相似文献   

15.
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郭超,申海瑞(河南省汝州市农技中心,467500)鉴于辣椒市场需求量大,好销售、价格理想等原因,今年我市有些乡、村、种植面积较往年成倍增长,个别农户达8亩以上。最近我们深入田间察看发现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有些田块病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宾川县柑橘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柑橘炭疽病在叶片、枝梢、花、果实、果梗和苗木上的田间症状,其中叶片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类型,枝梢症状分为从枝梢顶端发生和从枝梢中部发生2种类型,果实症状分为干疤型、泪痕型和腐烂型3种类型。分析柑橘炭疽病发生条件,提出"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病菌来源、预防为主、对症下药、适时采收、恢复树势、清除病果、减少采后果实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油茶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及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枣阳市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4·97万hm2,稻飞虱发生是继1987年、1991年后又一个大发生年,第3代、第4代稻飞虱发生面积累计达7·67万hm2,挽回稻谷损失18·65万t,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进行观察分析如下:1发生特点1·1发生期早2006年我市第3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为7月20~30日,第4代稻飞虱为8月15~25日,比1987年、1991年分别早5d、7d。1·2发生数量多第3代稻飞虱发生高峰期平均百蔸虫量为2300头,最高达8 000头,第4代稻飞虱百蔸平均为6 050头,最高达1·5万头,比1987年高8·18%,与1991年持平。1·3短翅型成虫数量多第3代稻飞虱短翅型成虫百…  相似文献   

19.
李文佑 《广西植保》2011,24(2):29-31
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0.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兴安镇、严关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漠川乡和崔家乡等乡镇。种植品种以巨峰、维多利亚、夏黑、红地球、美人指等为主。葡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是制约兴安县葡萄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兴安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兴安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这一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苦瓜炭疽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炭疽病是苦瓜生产的重要病害 ,发生普遍 ,为害重。1 为害症状幼苗、成株期叶片、茎、瓜条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时 ,子叶边缘呈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 ,稍凹陷。成株期叶片发病 ,叶部病斑近圆形 ,大小不等 ,初为水渍状 ,很快干枯呈红褐色 ,边缘有黄色晕圈 ,常常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 ,呈不规则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 ,潮湿时 ,病斑上生有粉红色粘稠物质 ,在干燥条件下 ,病斑常开裂 ,穿孔。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 ,稍凹陷 ,表面有粉红色小点。幼瓜、成瓜均可发病 ,病斑近圆形 ,初为淡黄褐色 ,后变红褐色至褐色 ,稍凹陷。湿度大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