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湖州地区春季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小型西瓜的不同留瓜个数和中型西瓜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型瓜单株留2个瓜,中心糖含量可达10.67%,667 m~2产量达2 419.2 t,既保证了西瓜的品质优良,又保证了生产效益;中型瓜可采用双蔓整枝,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简化了田间操作,节约了土地。  相似文献   

2.
为发挥中棚小西瓜一种多收栽培技术多茬瓜、产量高、收益好的优势,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建棚定植、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整枝坐瓜、采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文安县中棚小西瓜一种多收特色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可连续坐瓜4~5茬,667 m~2产量可达6 500~7 500 kg,每667 m~2年产值大约3万元,推荐在其他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籽瓜又称打瓜,是籽用西瓜。喜温好光,根系发达,有较强的吸水吸肥能力,具耐热、抗旱、怕涝,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只要选用好的品种和掌握地膜栽培技术,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籽瓜一般可分为大黑片和小红片2种。大黑片单瓜籽数均在200~400粒左右,最高可达600粒,千粒重230g左右,一般产籽量120~180kg/667m2。小红片籽瓜单瓜籽数在150~270粒,适应性较差,产量低。地膜栽培籽瓜高产优质,现将大黑片籽瓜地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土地准备1.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透水通气性较好的沙土或壤土地,忌连作,对种过瓜类…  相似文献   

4.
目前,山东省费县保护地瓜菜设施栽培规模已达5500hm2,产量58万t,远销北京、上海、南京、哈尔滨、济南等大中城市,是远近闻名的瓜菜之乡。但在瓜菜生产中,存在着栽培技术滞后及滥施乱用剧毒农药和化肥等诸多问题,致使瓜菜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推广,总结出大棚早春西瓜—越夏黄瓜—秋延后辣椒(西瓜)周年三种四收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光热资源,产品达到优质、无污染标准,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产量、产值成倍增加,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高效栽培技术1.1选择基地确定生产基地要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①基地…  相似文献   

5.
河北青县大棚春季脆瓜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脆瓜,学名越瓜,又称为生瓜、梢瓜、脆瓜、酥瓜、白瓜等,是甜瓜的变种,果皮极薄、嫩瓜清脆,营养丰富,适宜生食。近年来,在青县大棚春季生产,每667 m2产量5 000 kg、产值1.5万元以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培育壮苗1.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以‘八棱脆’为主,砧木选择甜瓜嫁接专用  相似文献   

6.
曹华  韩亚钦 《中国蔬菜》2003,1(4):36-37
水果型黄瓜具有瓜型短小、无刺易清洗、果皮薄、心室小、口感脆甜、单株结瓜数量多等特点,北京地区近年引进并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与国外高水平设施栽培技术相比,北京郊区大部分单位生产产量较低,瓜的商品性较差,且易出现尖头瓜、弯瓜等畸形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展了品种、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水果型黄瓜产量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7.
博耐100是黄瓜育种专家马德华博士培育的杂交一代黄瓜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前期耐低温,后期耐热,适应性强,适宜温室大棚种植。1品种特性植株生长势强,瓜码密,雄花少,连续结瓜能力强,回头瓜多,不歇秧,不早衰,不封头,下面大瓜不影响上面小瓜生长,化瓜、畸形瓜少。植株节间短,少放秧,省时省力,易管理。结瓜早,生长速度快,瓜条长35cm左右,把短,条直,刺密,无黄头,颜色深绿色有光泽,单瓜质量250g左右。叶片小而厚,抗病性强。叶柄短,斜立生长,株形紧凑,适于密植,产量高667m2产量可达15000kg以上。2栽培技术2.1适宜茬口深冬茬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8.
为突出太空南瓜抗逆性强、长势旺盛、瓜形硕大、色泽鲜艳、产量高的特点,在太空蔬菜项目中引入了太空南瓜品种进行种植。通过合理安排太空南瓜的育苗时期,播种前采取晒种、浸种和催芽等技术培育壮苗,定植前施足有机肥,定植后合理留瓜、摘心、打杈、人工授粉,结瓜期注意垫瓜和护瓜,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采收等各项措施,确保了太空南瓜的品质及产量,每667 m~2收获6 000 kg太空南瓜,效益达到120 000元,探索出的太空南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可供广大瓜农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农民刘孝科等人从1986年开始摸索西瓜嫁接育苗、稀植栽培技术,自1992年在老瓜区技术承包发展到四周乡镇,以其省种、省工、高产、抗病,被广大瓜农争相种植,自发形成规模生产。现将主要技术指标与生产方法记述于后,供瓜农参考。1产量结构及季节安排1.1产量结构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每667m2栽200~300株(其中授粉品种50株),留主、侧蔓12~15条,每株授粉坐瓜6~7个,定瓜3~5个,单瓜重5kg以上;平均单株产量20~25kg,单产5000kg/667m2以上。1.2生产季节安排针对7月下旬~8月初天热瓜少,市场价高,无籽西瓜一…  相似文献   

10.
<正>大棚西瓜一茬多收是指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通过肥水调控等栽培技术,促进子孙蔓不断生长、结瓜的过程,从而达到一茬多收的目的。2009年,龙南县恩川瓜菜种植基地采用此方法种植新疆麒麟西瓜早佳84-24品种80多hm2,平均667m2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春光2号黄瓜系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朱其杰教授育成的水果型黄瓜新品种,强雌性、优质抗病,为保护地专用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春光2号黄瓜耐低温弱光,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出现在4~5节,单性结实,持续结瓜能力强,节节有瓜,丰产潜力大,一般667m2产量3000kg,高产地块可达4000kg以上;瓜长20cm左右,单瓜重120g左右,瓜条顺直,果肉厚,质地脆嫩,口感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栽培早熟南瓜始收较露地提早50天左右,4月中旬可采第一个瓜,市场售价5.00元/kg左右.用"降蔓式"栽培每667 m2可栽2 000株左右(一般爬地栽培700株左右),充分利用大棚空间,前期产量集中,而且产量高,667 m2大棚可收嫩瓜6 000 kg左右,高产可达7 500 kg,667 m2产值万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适应性强、耐贮运,嫩瓜和老瓜均可食用,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良保健蔬菜,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喜爱。每667m^2产量达6160kg,产值8712元,扣除成本种子65元、肥料959.20元、用工1200元、其它1150元,667m^2收益达4590.3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日本锦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日本南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南瓜味甜,品质好,香糯可口,嫩瓜、老瓜均可作菜食用,是老少皆适的保健蔬菜。日本南瓜具有诸多优良性状:熟期早、产量高、耐低温、耐贮藏,但不耐35℃以上的高温,否则很快萎叶枯蔓。为了扬长避短、生产上采用大棚多层覆膜栽培技术,提早播种,提早定植,提早结瓜上市,延长结瓜期,实现高产高效。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抗无籽五号西瓜瓜棉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楠  刘文革 《长江蔬菜》2004,(12):25-26
郑抗无籽五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选育的中晚熟无籽西瓜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年度区域试验.该品种纯黑皮,果皮覆蜡粉,外形美观,抗病性强,耐湿,坐瓜整齐,易坐果,品质优,无籽性好,大红瓤,含糖量12%以上,瓜个均匀,商品果率高,667m2产量可达5000kg以上.进行瓜棉套种,两种作物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受到瓜农、瓜贩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属葫芦科,别名搅瓜,原产于美洲,又称美洲南瓜,适应性强,结瓜早,是瓜菜中比较早熟的蔬菜,因其根系发育和开花结果要求的温度低,栽培管理简单,产量高,效益好,现已成为晋北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哈密瓜秋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瓜一年可种植两茬,以春作为主,秋季种植难度相对较大。为适应市场需求.经我区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摸索出一套适于我区秋季种植的栽培技术,产量与春作持平,可达每667m^2 2000kg左右,且品质比春作好。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延长西瓜供应期,提高东台西瓜的经济效益,2017年东台市农技中心开展了秋冬茬西瓜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秋冬茬东台西瓜田间表现良好,667 m2产量2 000 kg、纯收益7 000元,远高于同期其他作物的收入,增效明显。根据栽培试验,该文从大棚搭建、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授粉、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东台地区秋冬茬西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高温多雨,苦瓜栽培容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枯萎病、瓜实蝇的为害较为严重,一般每667m2产量只有1500~2000kg,而且品质较差,广西钦州农业学校采用免耕、套袋栽培技术,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使每667m2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昌吉老龙河地区的西瓜免整枝简约规模化栽培技术,以露地地膜下滴灌种植为主,有一定面积的提早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采取3个播段的不同播期来有效延长采收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具体是采用90 cm宽地膜覆盖,株距60~80 cm,667 m^2保苗600~800株,当主蔓伸长至30~50 cm后开始打头,严格选瓜留瓜,注重水肥运筹,达到单瓜质量8~1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5%,667 m^2产量6~8 t。该栽培技术既可大大节约人工,又可保证西瓜优质高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