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果农之友》2011,(9):44-44
1 适时摘袋 摘除果袋的时间要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为了防止果面出现明显的果点、日灼病、果实失水、果面污染和果面碰伤,对于在果实成熟期不需着色的品种,采果前一般不进行摘袋,而在果实成熟后连同果实一并采收,等到分级时再脱除果袋,这样果皮细嫩不粗糙;  相似文献   

2.
套袋果从摘袋到采收是一段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管理上要做好以下两点。1)促进果实着色。果实着色的关键是光照,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要从改善光照条件入手,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①摘叶。摘叶分3次进行:第1次结合摘外袋,摘除果梗周围直接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第2次摘除果实周围的叶片;第3次摘除果实附近及影响内膛果受光的外围叶片。第3次摘叶应在采前15d(天)进行,3次摘叶量约占全树叶片总量的30%左右。②转果。在摘叶的同时进行转果,使果实全面受光,防止出现“阴阳面”。③铺反光膜。采果前20d(天)左右即摘除内袋1周后,整平树盘,铺银色反光膜,…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着色期间 ,如果叶片密度过大 ,距果面太近 ,甚至贴在果面上 ,必然遮挡阳光 ,影响着色 ,果面上形成绿斑 ,降低商品价值 ,因而需要适当摘除 ,以促进果实均匀着色。尤其是短枝型品种 ,树冠紧凑 ,贴果叶片更多 ,采前摘叶更为重要。摘叶过早 ,必然影响果实营养成分积累 ,果面着色缓慢 ;相反 ,摘叶过晚 ,则会影响果皮花青苷形成 ,果面仍会有淡绿色斑 ,影响外观品质。阳光、高岭、红乔纳金及元帅系等中晚熟品种果面容易着色 ,在采前 1 8~2 5天 (吕梁地区中南部在 8月中旬 )摘叶 ,即能完全消除果面绿斑 ;而富士系等晚熟品种的果实着色相对…  相似文献   

4.
苹果采前摘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前摘叶技术的探讨牛自勉(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采前摘叶是在采收前一段时间,把树冠中那些遮挡果面、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摘除,以增加全树通光量,避免果面局部绿斑,促进果实均匀着色。一、摘叶的原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叶片制造的有机...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技术(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 摘叶转果 6.1 摘叶转果时期 摘叶时期一般以果实正常成熟采收前10~30天为宜。但不同品种应区别对待。对嘎拉、津轻、红津轻、千秋等早熟品种,因果实发育期短,可在采前15天左右摘叶;对新红星、首红、艳红等元帅系短枝型品种,由于着色容易,遮果叶多,摘叶量较大,为减少摘叶后对后期光合作用的影响,摘叶时期可稍晚,以采果前10~15天为宜;对乔纳金、新乔纳金、红富士、秦冠等中晚熟及晚熟品种,宜在采前20~30天摘叶。 转果时期一般以果实成熟前15~20天为宜,也就是在果实阳面已充分着色后进行,以促进阴面着色。  相似文献   

6.
1 改善光照条件 增加光照 ,诱导花青素的形成。进行合理修剪 ,使枝叶覆盖率不超过 78 5 % ,树冠透光率达 30 %。适时摘心、拉枝 ,疏除直立旺枝、密生过量枝、锯口处的萌生枝 ;适时适量摘叶 ,在采果前 6周摘除果实周围 5~ 15cm内的遮光叶及贴果叶 ,但不能一次摘叶过多、过早 ,可分期进行 ,否则会引起日灼和绛色 ;摘叶时保留叶柄 ,总的摘叶量应控制在30 %以内 ;及时转果 ,当果实着色后 ,将果实阴面顺一个方向转向阳面 ,使整个果实全面着色。同时 ,果实着色期在树下铺设反光膜 ,可促进内膛果和果实萼洼部着色。2 加强土、肥、水管理 ,改…  相似文献   

7.
1.少氮多钾:果实开始着色后停追氮肥,增施硫酸钾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 2.摘叶转果:摘叶从9月下旬开始,分期分批地摘除果实周围遮光、贴果的叶片,但不可一次摘叶过多,以免果面遭受日烧。10月上中旬,将两个相邻的果,一手拿一个,向相反方向转动,把背阴面转向阳面,可促进全面着色。  相似文献   

8.
<正>1)秋季修剪。目的是增加光照,提高树冠透光率,促进果实着色,主要是疏除徒长枝、竞争枝、直立枝,保证枝枝见光。2)摘除叶片。以摘除果实基部叶片为主,也可适当摘除果实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叶片,促进果实着色,同时防止叶面紧贴果面形成花斑,还可避免一些害虫借助贴果叶片掩护危害果实。摘叶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结合摘除果实内袋进行,以摘除果实周围的小叶为主,第2次在第1次摘叶1周后进行,可摘  相似文献   

9.
《中国果树》2017,(Z1):41-44
研究了7种类型纸袋、不同套袋时间、不同摘袋时间对‘南果梨’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南果梨’果实着色指数提高,果点变小,果面光滑,底色变白;套袋显著影响了果实的后熟程度,降低了单果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内黑外灰内外疏水双层果袋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落花后60 d套袋可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同时对内在品质影响较小;摘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采前10 d摘袋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套袋、应用反光膜、喷施增红剂、摘叶等措施,研究其对新嘎拉苹果含糖量、花青苷、着色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措施都明显提高了果实色泽,且増红剂可显著提高果实红色,反光膜可增大树冠内照幅度,摘叶可减少叶片遮荫造成的果面绿斑。  相似文献   

11.
1 果实着色管理 影响果实的着色因素很多,如土肥水、修剪与通风透光程度、果量多少、保叶状况、套袋与否、摘叶、转果、铺银膜技术、特殊药肥等。从生理上说要提高果实着色度,最重要是改善营养条件,提高果实含糖量。当含糖量在10%以下时,果面不会着色,含糖量达到17%以上时,着色最佳。近几年,市场要求“水晶”富士,颜色要淡红或粉红色,生产上  相似文献   

12.
果实着色期间 ,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 ,摘掉果实上的遮光叶片 (遮盖梗洼处叶和紧贴果实的叶子 ) ,可改善光照条件 ,使果面充分着色 ,提高果品外观质量。为此 ,我们于 1999年在潮泉乡张庄村长富 2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铺设反光膜和摘叶试验 ,效果极好 ,现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4个处理 :1铺膜 ,2摘叶 ,3铺膜 摘叶 ,4对照 (不摘叶 ,不铺膜 )。于 1999年 9月 2 5日在行间铺设银色反光膜 ,同时进行摘叶。首先摘除靠近果实的遮荫叶片 ,1周后再摘除树冠上部和外围果实周围 5cm以内的叶 ,以及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周围 10~ 12 cm以内的…  相似文献   

13.
1 采收至落叶期 1.1 促进果实着色 在果实着色期进行摘叶、转果、去袋(指套袋的)、地下铺膜等,还可喷布金果100,浓度为5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正>1适期摘袋苹果套袋后,一般在9月末至10月上旬采摘前10~20 d脱袋。脱袋前必须浇水一次,摘袋应在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04:00之间,以防日烧。脱袋后至采摘前,若不下雨不可喷杀菌剂。2摘叶、转果、铺反光膜为了使果实着色达到全红,在撕开外层袋的同时要把套袋果附近的遮光叶摘除。转果时,用右手拖住果实,左手捏住果柄基部,把果实阴面转向阳光照射  相似文献   

15.
1 合理疏枝 ,改善光照 科学合理地搞好秋季修剪 ,可达到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效果。重点是疏除过密、挡果的直立枝、交叉枝、重叠枝等 ,疏理层间距 ,打开光路 ,保证果实有充足的光照。2 摘叶转果 ,达到全红 为了促进果实全面着色 ,从1 0月初开始分批摘除果实周围 5~ 1 0 cm处遮挡阳光的叶片 ,摘叶时保留叶柄 ,总摘叶量应控制在 30 %以内。采收前 2 0 d(天 )左右 ,当阳面已充分着色后 ,用于轻轻将果实转动 1 80°,即把阴面转为阳面 ,使果实各部分充分着色。这样可以防止果实出现阴阳面及叶片遮挡形成绿斑。有条件果园可在树冠下铺…  相似文献   

16.
<正>套袋苹果除袋到采收期是提高外观品质最关键的时期,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适时除袋及时摘袋对提高果品商品率,确保优质增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摘袋过早,果实就会着色不良、果面粗糙,加之果实处在膨大期,果面容易出现返青或青头。若摘袋过迟,由于气温下降,致使果面不能正常着色,或未达到着色标准而又出现褪色现象。因此,适时除袋很关键。适时除袋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按套袋时间推算,一般果实在袋内生长期达到90~100d,袋内果能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果实不但要求有味美,而且要求外观美丽。为了增进果实外观,除修剪适当控制留果量外,通常在日本,果实着色则还要进行摘叶、转果等,以促进果实着色。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用增色剂代替人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果实颜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果的等级和质量。欲使果实着色良好,除选择有利地形外,还要从栽培管理上下功夫。搞好整形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合理安排叶果比,使每个果实均有足够的叶面积;增施有机肥料,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比例,也可适用萘乙酸、乙烯利和B_9,如在着色期喷2000~4000ppm的B_9,对红色苹果的着色有良好的影响。另外在果实成熟前进行摘叶或转果、树下铺银灰色反光膜,对着色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摘叶时间、方法和范围。中熟品种在果实成熟前10~15天,晚熟品种在成熟前20~30天(套袋果在除袋后3~5天进行)。首先摘除紧贴在果面上的贴果叶及距果实6cm以内的遮光叶,时隔6~7天进行第2次摘叶,此次摘除7~20cm范围内中长枝上遮挡光线的叶片。采前摘叶应在不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和果实全面着色的情况下宜轻莫重勿早。2)摘叶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果实摘叶增色最好分2次进行,不能为图省事一次到位。操作忌在强光暴晒的中午进行。为防止果实日灼,应选阴天或无雨的晴天下午3:00以后进行,并注意保留好叶柄。3)把握适宜的摘叶量。摘叶量应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20.
1)时间。一般果实采收前15~20天摘袋,晚熟品种可晚采3~5天,早、中熟品种应早采3~5天。如果太早,易使果面粗糙,且着色暗红而不艳,易发生日灼和轮纹病。如果太晚,果实含糖量低,味淡,不易着色,且采收后易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