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既是广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织是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劳务输转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之一。西部贫困地区在劳务输转方面存在着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务输转规模化程度不高、劳务输转本地化倾向明显、劳务输转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建议从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提升培训的政府服务质量入手,改变西部贫困地区劳务输转的状况,助推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提高,是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架起千家万户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加强我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对于提升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区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抓紧解决.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所在。文章通过对比分析2013年数据和2014前三季度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天水市农民增收的如下措施:依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依靠二三产业增收促进农民增收;依靠提高劳务输转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依靠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农民增收。依靠产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依靠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产业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合理配置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利于农村的稳定、利于农业的发展、利于新农村建设、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因此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临胸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架起千家万户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加强我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对于提升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区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抓紧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定西市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提高生活质量、富裕农民的重要任务,强化技能培训,培育劳务中介,调整输转结构,劳务经济工作既实现了量的增加,又实现了质的提升。2014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8.15万人,创劳务收入98.51亿元,劳务收入比2013年的87.15亿元增加了11.36亿元。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乡村转型度及其区域格局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相互作用,导致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包括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从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指标评价安徽省乡村转型度,进一步分析得到安徽省乡村转型的区域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的乡村转型度偏低,各市均呈现出M型变化趋势,各市的乡村转型度有明显的区域格局分异,社会经济与乡村发展基础明显影响转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洛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整体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通过转变职能,加强组织引导,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12437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王国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5-27,48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制约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由构成人力资源的单个劳动力素质决定的,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一般由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构成。该文从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这3个指标综合考察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准确地把握辽宁省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整体情况及在全国的排位,力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推动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成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32-236
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 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 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 倾向于异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 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教育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因素,要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重视农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同泽  李娜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2-19145
结合对重庆市农村经纪人情况的调研,介绍了重庆市农村经纪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显示,制约重庆市农村劳务经纪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有效信息量低;素质不高,教育培训不足;专项政策法规缺乏;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总结出农村劳务经纪人健康发展所需的条件,要有健全的政策法规、健康的社会文化、有力的政府扶持作为环境支撑;农村劳务经纪人要具有较强的经纪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增强培训力度,提高经纪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注重队伍组织化建设,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旨在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河北省目前的农地流转存在着流转程度低、流转范围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价格偏低、流转后的变化不大、农民不愿意长期流转等问题。制约河北省农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地块零碎、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信息不畅、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落后、组织管理不规范等。所以,应当采取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农业外部环境、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河北省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19.
杜俊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95-5297
通过对科技进步的理论分析和量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论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农业的集约度和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指出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不灵活、机制不顺、科研市场化程度低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指出科技进步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发展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原因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措施,以便更好应对农业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好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