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外源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基因在C3植物水稻中提高光合效率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高表达玉米C4型pepc水稻(PC)和未转基因野生型Kitaake (WT)为材料,探索高效且稳定水稻悬浮细胞系建立的方法.结果表明:PC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 mg/L2,4-D和1 mg/L 6-BA,可出诱导出高频的愈伤组织;再通过3次继代培养(2~0.5 mg/L 2,4-D,2~0.2 mg/L 6-BA,1 mg/L ABA),逐步降低2,4-D和6-BA的浓度,可获得了疏松、颗粒状且分散的愈伤组织块;然后转接到水稻悬浮细胞液体培养基中(0.5 mg/L2,4-D,0.2 mg/L 6-BA和1 mg/LABA),在28℃下培养,新原液的比例为3∶1,经42 d,可建立稳定且高效的供试水稻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唐秀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02-207
为了揭示养分胁迫下6-BA维持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6-BA培养的水稻幼苗根系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从水稻幼苗根系中获得20 个响应6-BA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4 个蛋白质得到质谱鉴定,这14 个蛋白质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包括7 个参与呼吸代谢的蛋白质,4 个参与生长发育的蛋白质,2 个参与逆境胁迫的蛋白质以及1 个未知功能的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养分胁迫下,6-BA诱导了根系中参与呼吸代谢及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上调,增强根系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桂蹄3号新鲜荸荠为试材,采用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mg/L的6-BA浸泡鲜切荸荠3 min,以纯水浸泡处理为对照(CK),测定贮藏过程中总酚、类黄酮、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减少了总酚、类黄酮、醌类等呈色物质的积累,进而有效抑制了鲜切荸荠褐变,维持了鲜切荸荠贮藏期间的色泽,同时降低了PPO、POD和PAL等褐变相关酶活性;此外,6-BA处理抑制了鲜切荸荠中MDA和H2O2含量,提高了贮藏期间CAT和SOD活性,进而提升了鲜切荸荠在贮藏期间的品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6-BA处理效果可知,400 mg/L 6-BA处理在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源6-BA和BR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耐旱性的影响,以‘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外源6-BA溶液和BR溶液对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6-BA溶液和BR溶液在短期(0~12 d)可以提高不同灌溉方式下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并降低胞间CO2浓度,同时能够提高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等。此外,喷施外源6-BA溶液效果优于BR溶液,其在分蘖期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水稻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更佳,因此,在水稻孕穗期喷施6-BA溶液能够有效提高光合作用及产量。本研究为水稻水分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扬稻6号、南粳44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萌发的影响及分蘖芽萌发过程中碳氮代谢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和6-BA都能促进分蘖芽的萌发,但二者维持分蘖芽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氮素能够促进分蘖芽持续生长,而6-BA是无法维持分蘖芽的持续生长。氮素和6-BA均提高了分蘖节中细胞分裂素(Z+ZR和iP+iPR)含量及叶、根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6-BA处理无法提高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水稻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不足。这说明,氮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内源激素平衡和碳氮代谢两条生理途径调控分蘖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对黄华占和中优36两个杂交水稻在盐胁迫下的发芽率、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优36的发芽率随胁迫浓度上升而极显著地下降,黄华占的发芽率则受影响很小;(2)在萌芽过程中,随着胁迫浓度的上升,两种水稻的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3)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黄华占中表现得更敏感,淀粉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发芽率在中优36中表现得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与基因型对马铃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和NAA浓度的增加,费乌瑞它的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呈波浪式递减,6-BA+IAA处理的诱导率高于6-BA+NAA处理,6-BA+NAA处理的单薯重高于6-BA+IAA,添加6-BA+NAA有利于改变组培苗腋芽处茎尖的生长方向,诱导试管薯的形成;添加6-BA+IAA有利于试管薯块茎膨大、提高试管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对激素诱导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60.26%、34.78%。综合比较5个品种在L5和L7两种激素配比处理时的试管薯诱导效果,L5处理比L7处理的费乌瑞它、黑美人、庄薯3号和大西洋4个品种试管薯诱导率高出5.83~11.11个百分点,以试管薯诱导率为第一主分量,筛选出最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4 mg/L+30 g/L白糖+4.8 g/L。本研究明确了筛选最优激素配比的主要指标,探明了NAA和IAA两种激素对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果,为规模化生产试管薯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水稻在10%PEG预处理及复水和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处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PEG预处理能提高叶片SOD、CAT和POD同工酶的产生,并诱导产生新谱带。当水稻受到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时SOD同工酶的酶II和IV的活性升高,并有新诱导出的酶III参与其中;对POD而言酶Ⅱ升高,酶Ⅴ减小,并有新诱导出的酶VI参与抗氧化过程;而对CAT同工酶却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直接15%PEG胁迫(即对照组2)的Cu/Zn-SOD、APX1和CAT1基因在转录水平有明显的上调,而预处理复水组和预处理组CAT1较对照组1略有降低,预处理组APX1与对照组1相似。说明15%PEG会使水稻受到伤害,但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水稻能提高抗性使其抗氧化酶基因与对照组1有着相似的表达,表明植物在遇到较强的水分胁迫时,会通过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水平来抵抗外界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施用方法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水稻的生理活性、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过氧化氢酶(CAT)及色素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固氮菌数量,增加水稻分蘖,提高产量。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分蘖和产量提高分别为对照的68.29%,30.88%和36.75%。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施用方法以菌液沾根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733-2739
为明确6-苄氨基嘌呤(6-BA)和油菜素内酯(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三系杂交中熟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25 mg/L 6-BA和BR溶液,研究其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水稻分蘖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喷施6-BA和BR溶液后,在干旱胁迫第9天的水稻分蘖期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8.1%~32.66%和25.27%~27.47%,而抗氧化酶活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丙二醛含量降低了19.99%~34.5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13.72%~23.04%,并且喷施6-BA溶液的整体效果要好于BR溶液。由此可见,叶面喷施6-BA和BR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水稻抗旱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源6-BA对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高寒地区冬小麦返青率的提高提供依据,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6-BA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的6-BA施用方式。结果表明:水培模拟系统中,10-7mol/L 6-BA对促进苗期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根和芽的生长以及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效果最明显,最优施用方式为水浸种后用含6-BA的培养液培养;土培系统中,三叶期浇灌10-5mol/L 6-BA对于增加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活性及返青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6-BA对茶树寒害后的修复机理,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对象,于入冬前后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浓度6-BA(10mg/L、25mg/L、50mg/L、100mg/L)喷施对茶苗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以及成龄茶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BA对茶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则影响其生长,其中,以50mg/L6-BA处理的茶树生产及产量增加最大。说明喷施6-BA可以提高茶树的抗寒性,对茶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6-BA喷施浓度为50mg/L时提高茶树抗寒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提高玉米抗涝能力的效果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晓忠  李建坤 《作物学报》1996,22(4):403-408
用两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4PU-30和6-BA喷施受涝玉米苗株可显著减轻玉米涝渍伤害,表现为叶片内叶绿素的降解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增生均明显减慢。两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相比较,4PU-30对丙二醛增生的抑制作用与6-BA效果相近;但抑制叶绿素降解效果则不及6-BA。4PU-30和6-BA都能明显抑制受涝玉米叶片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表明其缓解涝害的作用机理都可能与调节活  相似文献   

14.
外源细胞分裂素调控小麦生长及衰老特性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BA处理(10 mg/L)使供试品种株高、单株叶面积、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所降低。其中,处理后35 d的单株鲜、干质量明显低于对照。6-BA处理各品种的Chl a含量和Chl b含量在测定后期与对照相比表现增加趋势。6-BA处理各品种的光合速率(Pn)下降是其植株干质量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6-BA处理对各品种叶绿素合成和暗反应的负向效应较小,而气孔导度(Gs)表现与Pn趋势相同,表明底物CO2传输能力下降,是6-BA处理植株干物质累积量较对照植株下降的重要原因。6-BA处理增加了处理后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8 1*),表明6-BA处理下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降低,较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CAT活性所致。研究表明,与细胞分裂相比,光合碳同化作用受到过量6-BA的抑制程度更大。生产中,应根据小麦的熟期和叶片衰老特征,合理施用外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浓度和数量。  相似文献   

15.
安徽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严重,生理小种多、变化快,是水稻抗病品种容易丧失抗性而沦为感病品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用中国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安徽稻区308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的活体和离体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稻瘟病菌ZA、ZB、ZC、ZD、ZE、ZF、ZG和ZH等8个群在安徽省均有分布,但其优势群为ZB群,ZB13和ZB15为优势小种;优势小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在供试的四种保鲜剂中,以6-BA保鲜效果最好,对离体稻叶接种稻瘟病菌后病情的发展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合于稻瘟病菌的离体接种。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水稻→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水稻→玉米轮作及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寒地水稻→玉米轮作技术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试验结果表明,与水稻连作相比,水稻→水稻→玉米轮作提高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活性;与玉米连作相比,水稻→水稻→玉米轮作降低了木聚糖酶活性。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连作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水稻→水稻→玉米轮作和水稻连作处理却降低了土壤CAT活性;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连作处理降低了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活性,水稻→水稻→玉米轮作处理提高了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抗寒剂KHYE-1的叶喷施用方法及其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用抗寒剂叶喷水稻秧苗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用化学法、生化法测得生化数据。结果表明KHYE-1的最佳叶喷施用方法为叶喷浓度0.5%、叶喷次数为1次/天,连续3天、叶喷用量5.0 g/盒;在低温胁迫下,KHYE-1叶喷处理使秧苗N、P、K含量及叶绿素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分别比CK提高了147.4%和72.0%,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CK增加了80.2%、2.63%。其整体效果优于ABA。抗寒剂KHYE-1能有效增强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胡春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79-182
摘 要:以2年生南果梨苗木为适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6-苄基嘌呤6-BA、复配剂(PP333+6-BA))的不同浓度对南果梨苗木生长与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450mg.L-1的复配剂PP333+6-BA (按体积比1:1混合),苗高适中,地径粗壮,枝条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最高,苗木抗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