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是利用水稻秸秆在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实现"一地双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近年来上海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对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及生产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仓作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示范镇,如何在新形势下破除农业生产劳动力普遍老龄化、大规模土地集中流转难等不利因素,探索总结推广千亩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模式,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双赢,实现进一步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新仓作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示范镇,如何在新形势下破除农业生产劳动力普遍老龄化、大规模土地集中流转难等不利因素,探索总结推广千亩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模式,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双赢,实现进一步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发展目标,水稻机直播技术作为一种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在粮经复合高效轮作生产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然而,笔者所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直播机具、品种选择与大田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尚缺乏了解或认识不全面。根据2年生产实践,笔者总结提炼粮经复合高效轮作模式下水稻机直播技术高产原理,因地制宜地完善了关键技术环节及要点,以期为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本地乃至成都平原在粮经复合高效种植中应用水稻机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从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入手,创新为农民服务体系,成立水稻、农机服务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五统一"的一体化生产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应当前依靠科技实现水稻高产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粮食作物中的主要种类。在多年的农业生产中,提高水稻产量是农业科学者的中心任务,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生产目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生产技术在我国已经趋于成熟,但在水稻生产中也存在一些影响产量的弊端。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产量需要从理论上、技术上、实践上加以结合,保证水稻种植能够在规范科学的模式下进行。基于此,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水稻种植整体产量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7.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稻种植的效率,降低了农民群众的劳动负担,改变了传统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相较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距离。因此,应积极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突破与跨越,提升水稻种植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徐州市设施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徐州市灌溉工程现状,研究总结了徐州市设施农业工程与不同发展规模相适宜的灌溉供水模式,提出了规模化设施农业集中供水轮灌模式、"百亩农庄"单一设施农业集中供水轮灌模式、"百亩农庄"多样化设施农业集中供水随机灌溉模式、分散式设施农业独立供水经济型灌溉模式和水稻—设施蔬菜轮作低压管道灌溉模式等5种灌溉供水模式。研究结果可以为徐州市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4优订单农业"即优质品种、优良产区、优化种植技术、优价收购的新型农业订单模式。基本原则是: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食味值高、外观好的优质水稻品种,然后在最适合目标品种的种植区域推广水稻订单生产,并根据品种的种植特点,制定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指导农民生产,最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优质单一品种稻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为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现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县为例,分析兴安县推广应用该模式的现状、模式效益优势和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形成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模式成为兴安县特色、效益农业生产新模式,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可实现667m~2"500公斤粮,万元钱",对促进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集水旱轮作、免耕栽培、种田养地于一体。具有绿色、高产、高效、钱粮双增、循环农业等特点,是绿色高效稻田耕作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诸暨市农业局专家多年联合攻关,一种新的水稻育供秧技术模式——"叠盘暗出苗"技术模式获成功研发,这在全国尚属首创.2015年3月26日,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生产合作社举行现场会,专门向全省推广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水稻种植业长期单一、线性、先生产再市场的发展模式,随着稻谷价格市场行情低迷,第一产业种植单位和种植户的技术提升缓慢、利润微薄、稻谷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产业融合具有同根性,是基于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纵向与横向两维融合形成的一体化产业发展~([1])。以南京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联合体,运用各自技术、运营、市场优势,整合形成水稻订单农业"1+3+X"模式,在江苏省南京市和安徽省滁州市有效地将零散的水稻种植、稻米加工和大米销售等环节融合起来,统一种植规程和生产资料供给,保障绿色优质大米供给并实现优质优价,把种植户融入到订单农业的整条产业链,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增加了种植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13.
如皋市有机水稻主要生产模式及病虫害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江苏省如皋市有机水稻主要生产模式,以及各模式主要技术要点。提出了以生防模式为基础,辅以农业防治和生物农药防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机水稻生产模式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从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入手,创新了为农服务体系,成立了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实行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五统一"的一体化生产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现状,依靠科技服务实现水稻高产增效,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成功之路。现以高邮市界首镇为例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漳浦县自2014年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在水稻五新技术推广与增产模式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通过建设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二是以农业新型主体为龙头,带动水稻五新技术推广;三是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引领规模化水稻种植。粮食产能区项目顺应了当前劳力短缺,水稻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深受农民欢迎。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五统一"专业化服务,采取"农技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创新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粮食产能区项目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数和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对作物的生产能力进行有效改善,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理念逐渐提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水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近些年对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十分频繁,很多先进的研究成果逐渐应用到水稻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上肥药减施增效技术,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水稻大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施用模式和水稻病虫害防治模式,并通过科学的数据调查和分析,对水稻肥药减施增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肥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可较常规栽培模式减少肥料用量25%以上、减少化学药剂用量19%以上、节省部分劳动力,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减少金山区单季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稻-鸭-油模式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模式在江汉平原已推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集成稻-鸭-油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从基地品种选择、水稻育秧、移栽、鸭苗育雏、大田共育管理、鸭子捕收、水稻收获、油菜直播到收获等方面集成江汉平原稻鸭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了稻菜(菌)轮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及其在示范推广中的注意事项,从茬口安排、技术要点、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食用菌"、"水稻-西甜瓜"、"水稻-茄果类蔬菜"、"水稻-甘蓝类蔬菜"等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时效性偏差和多元推广主体联系不紧密,导致水稻机插秧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以机插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基础,构建"一站两主体三中心四协同"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统筹技术、资金、人才和利益等因素,缩短了技术研发、传输和应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