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C(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模式D(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A(CK)的个体数量比模式D的高出9035。由此说明,通过改变生境可以达到调节泽泻田间节肢动物种群的效果,其中,采用模式D则既可显著控制泽泻田间害虫种群的发生量,又可有效培育和营造天敌及中性昆虫种群,体现出具有持续控制害虫种群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杀虫剂胁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受到各种外界压力胁迫 (stress)时生态系统就会产生健康失调的风险。广义的胁迫可以概括为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反应或功能失调的作用因子。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杀虫剂,就是外加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胁迫因素。杀虫剂在有效防治害虫的同时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如用于控制土壤害虫的杀虫剂——呋喃丹、甲拌磷等对土壤蚯蚓和一些节肢动物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另一些杀虫剂的施用能引起田园边鸟类、鱼类等的大量死亡;而更多的杀虫剂则是对害虫—天敌种群结构的破坏,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一、破…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用甲胺磷、扑虱灵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群落的丰盛度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农药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施用甲胺磷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都急剧下降,害虫类恢复较快,天敌则比较缓慢,群体数量的急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喷施扑虱灵的田块,叶蝉、飞虱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天敌类稍有下降。初步认为,在稻田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扑虱灵对群落物种数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绿肥对湘西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施用不同绿肥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从湖南省湘西州烟区采集4块烟田(不施绿肥,单施黑麦草绿肥,豌豆绿肥,油菜绿肥)的土壤样本,提取土壤总DNA,PCR扩增其16SrRNA的V4高变区,阳性样品测序,序列比对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测序数据。结果表明:1)施用绿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有显著影响。在细菌域有4个主要的细菌种群,占所有有效序列的55.79%~65.39%,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4个细菌种群相对丰度在各组均具有显著差异。2)经绿肥处理后的烟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未施用绿肥的对照组。香农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一度指数对照组(6.637,0.833)和油菜组(6.658,0.833)均低于黑麦草组(6.923,0.854)和豌豆组(6.992,0.86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施用绿肥尤其是黑麦草绿肥的烟田中,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下降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蚜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逐次(3次以上)放蜂的方法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种群的增长.对放蜂防治田、常规施药田和不施药烟田的烟蚜数量调查结果表明,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药田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放蜂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内烟农施用杀虫剂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放蜂区施用杀虫剂的平均次数为1.83次,而常规施药防治区为3.05次,放蜂区的施药次数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0%.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黔西南州烟区常见烟草害虫与天敌种类调查,研究了烟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害虫有27科36种,天敌有10科10种,其中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和斑须蝽为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对控制烟蚜种群增长作用明显;烟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6月下旬到7月中旬田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指数均为最高,所以此时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控制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害虫种群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拟澳洲赤眼终(,Techogrammer confusum)、性诱剂为基木措施,辅以爱比菌素(Aba,ecton)、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生态控制配套措施,评价对小菜峨的拉制作用。结果表明,本套生态控制措施可将1茬菜心品种上的小莱峨种群趋势指数待续控制在1.0以下,同时减少施用农药5一6次,降低农药成本44.4D%一51.04%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评价苹果园地面不同植物的优化组合对地面植被和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明确不同植被组合对树冠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规律,三种植物(紫花苜蓿、夏至草和泥胡菜)按照不同比例在果园地面种植,采用扫网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地面植被和苹果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其数量,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组合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多样化对地面植被上天敌种群特别是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天敌数量的增加对害虫种群具有极佳的抑制效果。地面植被的优化组合对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也不一致:单纯苜蓿区(处理1)、25%夏至草区(处理4)和35%夏至草区(处理5)天敌密度分别是清耕园的1.08、1.29和2.48倍,同时害虫数量仅为清耕园的71.95%、62.68%和74.41%,且能够促进早春天敌的种群建立和增殖,物种丰富度和天敌多样性也显著增加。总之,地面植被的不同组合能够调节苹果树冠上害虫和天敌的种群结构,形成有利于天敌不利于害虫的果园生境,对早春天敌的种群建立和生物控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烟地条件下施用劲丹、乐果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施药后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并以多样性、相似性指数等生态学参数来衡量2种杀虫剂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对烟地节肢动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乐果地块的节肢动物各类群数量明显下降,天敌恢复缓慢,而害虫恢复较快,群体数量的惠剧变化使得群落稳定性降低;施用劲丹的地块,烟青虫、蚜虫、蝽类等害虫数量明显下降,且不易恢复,对天敌影响不大.初步认为,使用劲丹杀虫剂对烟地生物群落物种数量的恢复与保持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然控制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野生和人工种植甘草田害虫天敌资源种类、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间的区别,为甘草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随机5点取样(4株/点)和网扫(10复网)对甘草田昆虫及天敌资源进行调查,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甘草田害虫天敌有12种,其中野生甘草田有12种,人工甘草田有6种,个体数量分别占害虫天敌总量的58.99%和41.01%。野生甘草田和人工甘草田昆虫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9.79和9.69,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1和1.90,均匀度分别为0.69和0.58;害虫天敌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67和3.50,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4和1.27,均匀度分别为0.69和0.68。野生甘草田生态系统中,天敌(优势种群为多异瓢虫、七星瓢虫)与害虫(甘草蚜)的跟随关系较人工甘草田紧密,天敌数量在时间序列上波动幅度较小,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物种平衡。【结论】人为干扰大的人工甘草生态系统害虫天敌物种及数量均明显少于人为干扰小的野生甘草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下,野生甘草田生态系统物种和数量趋于稳定平衡,变化幅度较小,昆虫及天敌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天敌个体数量明显大于人为干扰大的人工甘草田生态系统。野生甘草田害虫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莲缢管蚜是危害泽泻生长的重要害虫之一。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5%普乐CS、25%阿克泰WG、3%莫比朗Ec和20%康福多Ec对莲缢管蚜具有良好的防效,适宜在泽泻生产上使用。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间相关式:在生长前期,Y=-0.3318+0.3978X(r=0.993^**);在生长中期,Y=0.0412+0.2474X(r=0.950^*8);在生长后期,Y=-0.0036+0.1139X(r=0.922^**)。根据经济阈值的计算公式,结合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问的相关式,制定出了不同时期选用不同药剂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2.
经两年两地田间小区对比试验,明确了26%灭松·二甲水剂药效和杀草谱,对水稻田多种恶性杂草雨久花、野慈菇、泽泻、狼巴草、萤蔺、扁秆草均有特效,除草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莎草科杂草基数低于50株/m2的地块,每公顷用量585g(有效成分),超过50株的地块每公顷用量为702~780g(有效成分)即可。施药时期为插秧后20~30d(待阔叶和莎草科杂草出齐至20cm以下),施药前排水,对水450kg/hm2,如田间后期有高龄稗草需同时防治,可加二氯喹啉酸(快杀稗)一起喷雾,可达到一次用药全田无杂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建泽泻的当地传统种植方法为对照,对地道药材建泽泻进行垄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有利于建泽泻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其主要有效成分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累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改良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田杂草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稗草、泽泻、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该文介绍了14种水田杂草的形态特征、习性及危害,并总结了水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技术,旨在为水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北京未来科技城污水处理的效果,以芦苇、水葱、泽泻、香蒲、荷花和凤眼莲6种常见的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芦苇、香蒲和凤眼莲组合最好,对COD,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2%,47.6%和54.4%,综合净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泽泻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病虫害是影响其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已有研究对泽泻白斑病、莲缢管蚜、福寿螺、莲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等常见的病虫害的病原、虫源、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展望,以期为泽泻病虫害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泽泻产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浮萍暴发式生长的植物源除草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浮萍暴发式生长给河道、湖泊、池塘等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困扰。探讨中草药提取液对浮萍植物的生长影响,以期为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浮萍表观生长状态观察及对叶绿素、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检测,研究了7种常见中草药(甘草、地锦草、金钱草、泽漆、泽泻、黄连、鱼腥草)提取液对紫背浮萍(Soirodela polyrhiz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提取液对浮萍叶状体分蘖的抑制作用最佳,培养期间浮萍叶状体数几乎未增加;地锦草提取液对浮萍生物量增长的抑制能力最佳,培养96 h后浮萍生物量下降至对照组的69%;泽泻提取液对浮萍色素水平的影响最大,培养96 h后实验组叶绿素含量下降55%以上,杀青效果明显。因此,从中草药宝库中寻找抑制浮萍暴发的植物源除草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兰州市北山九洲台不同补水保水方式区(上水灌溉区和“三水”造林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比分析其人工植被的群落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三水”造林区人工植被的主要类型为柠条林,群落结构较为单一,只有灌木和草本层,上水灌溉区人工植被的主要类型为侧柏+刺槐+柠条林和侧柏+柠条林,群落结构较复杂,具有乔、灌、草三层结构;②不同补水保水方式区的物种多样性不同,上水灌溉区的物种丰富度较大,而“三水”造林区的Simpson指数较大;③种植时间相近的柠条及草本植物在上水灌溉区的生长状况均明显好于“三水”造林区;④不同的补水保水方式造成了区域水分条件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工植被的群落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生长状况。因此,在干旱区造林中,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及立地条件,科学选择补水保水方式,并进行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9.
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花椰菜地害虫防治和天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和化学农药防治区,按5点随机取样,记录植株和地面所有节肢动物的数量。在田间定点埋放盛有洗衣粉水溶液的玻璃瓶调查在地表活动的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防治措施下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在广州花椰菜地共调查到节肢动物87种,其中植食性害虫29种,捕食性天敌54种,中性昆虫4种。防治措施明显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及其数量。不施药对照区的捕食性天敌、植食性害虫和中性昆虫的数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施药防治处理区,不同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及其个体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地植食性昆虫功能类群的优势集中性以花椰菜苗期为最小,成熟期最大;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在不同防治区同样以苗期相对较小,而在不施药防治对照区花椰菜各生育期,其大小接近一致;在施药防治区,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表现出波动现象。在花椰菜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防治措施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整个生育期优势度指数0.1的有烟粉虱、桃蚜、小菜蛾、菜青虫、前凹狼蛛、拟环纹豹蛛和八斑鞘腹蛛。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不同防治区和花椰菜各生育期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指数之间的变化趋势相似。群落整体多样性指数随花椰菜生长而增大,至中后期达到最大,此结果与田间群落的发展动态相吻合,在不同防治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生育期和防治处理区的变化程度相似。害虫亚群落多样性与群落整体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其多样性指数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达到最大。不同防治措施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其中以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苗期为最小。均匀度在花椰菜苗期为最大,而后随花椰菜生长而减小。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多样性在花椰菜各个生育期和防治处理之间变化相对平稳。地表节肢动物的调查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区所施药剂对地表节肢动物的杀伤较大。同时,从地表节肢动物数量和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动态来看,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蜘蛛与植食性昆虫、中性昆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捕食性昆虫与中性昆虫之间也具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些功能团之间在数量上具有较好的跟随效应。捕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药剂防治措施虽然能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但也使天敌数量相应减少。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药剂防治能影响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生物农药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小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