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地条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将共同构成中国的微观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这里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区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和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的主体,前者主要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后者主要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  相似文献   

2.
张向阳 《现代农业》2006,(12):126-12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主导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中,农户是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只有农户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原材料质量才能保证,也才能保证后续的产品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品牌则反过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只有实施标准化、名牌战略,并配以人力资本开发,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农场,顾名思义是指以家庭为单元的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类型,家庭农场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与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相比,一方面,家庭农场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可以最大限度规避农业生产中难以克服的高监督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可以基于其生产经营能力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6.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成员为农业生产服务对象,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济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依托国家政策、新型科技、信贷扶持和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一体的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场所的统称.文章就近几年来彭阳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找出了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中央文件提出,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适度发挥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当前,商丘市睢阳区正处于农业结构转型、农村体制转轨和农产品市场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尤显重要。一、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商丘市睢阳区逐步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农业企业为龙头的经营组织体系,主要有以下5种模式:(一)龙头带动型主要指通过订单合作等方式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二)合作互助型主要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原则组织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工商资本型主要指工商企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投资开发农业,以技术示范、市场引导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四)产业服务型主要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的经济组织,包括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五)家庭农场型主要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3,(24)
迎新辞旧岁家庭农场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将是今后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以来,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而"家庭农场"做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现,实践证明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家庭农场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平阴县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江苏省姜堰区为例,调查解剖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成本收益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实就是农业种养大户的升级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国家鼓励农村土地实行有序流转,向具备一定生产技能和机械化生产手段的种田大户及职业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江苏省姜堰区为例,调查解剖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成本收益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4,(2):28-29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经过一年的发展,从经营角度看家庭农场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宏 《现代农业》2014,(8):57-57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主体形式看,家庭农场一般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经营规模较大,产业覆盖面宽,使用土地面积多,实行企业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从经营范围看,家庭农场不仅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还扩展到蔬菜种植、苗木花卉培育、特种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其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布局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当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9.
正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采取的是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方式,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产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费。小农经济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容易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经营规模小,缺乏财富积累和储备的能力,在天灾人祸面前易陷入贫困和破产,又具有不稳定性。家庭经营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重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户家庭农场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5]91号),培育一批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有良好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有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家庭农场示范场,遴选储备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项目,我市参照《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评定办法》(闽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