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棉所10号”引种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中棉所10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特早熟棉花新品种。1983年已扩种到500万亩左右。今年又在鲁南、鲁西、冀南、河南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从目前推广趋势看,还将向全国扩展。我国哪些棉区能够适宜这一品种的引种,是有关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棉花生态气候特征和我国各棉区棉花生长期间气候条件,来探讨我国各地区引种“中棉所10号”的可能性,以避免盲目扩种和引种造成的浪费,并尽快地使“中棉所10号”得到推广,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中棉所10号”是在河南豫北棉区培育而成,是目前豫北粮棉一年两熟地区夏播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 苏州市棉花生产目前粮棉轮作、麦棉套种,近年来生产上采用塑膜育苗移栽,但由于品种迟熟,麦幅加宽,共生期较长,荫蔽较重,影响棉花早发;加上棉铃期的梅雨、台风,吐絮期的阴雨、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蕾铃脱落率高,僵烂铃多,棉花产量徘徊不上。为探索麦棉双高产,沙洲县1981年试种中棉所10号(以下简称中10)0.5亩,亩产138.7斤;1982年种植1183亩,平均亩产117.3斤;198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3万亩,由于开花结铃期受高温伤害,吐絮盛期遇长期阴雨天气,影响产量,平均亩产108斤。常熟、太仓两地也有零星的试验性种植。本文通过麦后棉分期播种小区观测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 籼粳杂交水稻良种《滇榆一号》(简称《滇榆》,下同),1983年在云南大理县最高亩产达1014公斤,刷新了日本创造的一季粳稻亩产984.5公斤的世界记录,引起生产部门及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极大关注。它既是水稻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又展现了高原水稻气候的生产潜力。因而对《滇榆》的气候适应性研究,为其引种区划及高产栽培,促  相似文献   

4.
<正> 春小麦是青海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量虽高,但年际之间波动较大。研究产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出产量预测,对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远景规划将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以全省春小麦生产为例,采用“图解剩余回归方法”,分析引起产量波动的气候因子和尝试建立省一级的农作物产量预报模式,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北京地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分化的影响,得到了早春单棱至护颖期间≤7.5℃,护颖至顶端小穗分化期间≤10.5℃出现的天数愈多、愈有利小穗分化的温度指标,及穗分化期间出现日期所需大于0℃的积温指标,如护颖期出现需245度一日,四分体出现需575度-日等。文章还讨论了穗分化速率与温度、穗分化的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北京地区春季天气条件对分化小穗数的不同影响,划分了春暖,春凉及正常三种农业气候年型。  相似文献   

6.
<正> 上海人口密度大,平均每人占有常年蔬菜生产土地面积很小。在蔬菜生长适宜的月份,蔬菜供需较平衡,但在8-10月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产量不稳,供求矛盾突出。俗称“夏淡季”。因而,从农业气象角度分析蔬菜“夏淡季”的发生和形成原因,进行预报,将有利于农、商二部门共同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提高单产,及时做好调拨工作,改善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7.
<正> “桂朝二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原粮食作物研究所)在1973年用晚秈“桂阳矮49号”与早秈“朝阳早18”杂交,于1976年培育而成的水稻良种。据广东省李善发等同志对“桂朝”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认为该品种由于茎态集中,植株形态好,穗数、粒数、干粒重三者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自从费希尔(R·A·Fisher)发表了“Rothamsted”降水对小麦的影响“一文后,相继在苏联等国家采用“回归积分”进行产量-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也有许多研究者采用。但目前对产量材料的处理大多采用正交多项式、分段直线法、滑动平均法等来摸拟“时间趋势产量”,这些方法均是建立在产量与趋势项之差是平稳的假设条件基础上,以剩余差作为“气候产量”。这就提出了产量的气象分量是否平稳,或者说上述序列的标准离差和平均值是否随时间变化很大;平稳  相似文献   

9.
陆稻“秦爱”,在北京,天津地区多作麦茬种植,为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对陆稻“秦爱”、“冀粳7号”进行了分期播种对比试验。由于各播期所受光温条件的差异,使粒重随播期而发生变化。“秦爱”的最佳播期比麦茬种植要提早10~20天。为此,建议“秦爱”在作麦茬种植时,应安排在早熟麦地块,尽量提早播种期。  相似文献   

10.
1982~1983年通过人工遮光与分期播种试验,初步确定光照时数除影响开花前的发育外,还影响油菜供试品种始花到成熟期的发育,日照缩短使始花到成熟期延长。根据本试验与过去对大豆的研究,提出概括性的框图:即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期沿时间轴(季节)前后移动时,其所受光温影响的特点与发育期的延缩,可按发育期在“三期”中的相应位置,按“四型”定性地相对估计。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结构改革和布局调整的新形势。杂交稻在经过大幅度发展后,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根据(一)、(二)部分研究结果提出适合气候分析要求的产量解析式,并以实测数据拟合气候表达式。据此以南方稻区200站点三十年气候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南方籼型杂交稻的生育期,干物质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桃树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为了片面追求单果重、果实大小和产量,果农大量施用氮肥的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平谷果园的平均施氮量为N600kg/hm^2左右,个别农户的氮素投入甚至超过N1000kg/hm^2。桃树对氮素较为敏感,大部分桃树每年因收获带走的氮素仅为N40~100kg/hm^2,尽管氮素供应不足可能会影响到产量以及果实大小,但是过量施氮导致桃树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树体对其它元素的吸收,果实营养品质下降。国外桃园生产非常注重桃果实的风味和着色,并非产量和大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湖南省棉花生产,农民增收,由湖南省农业厅主办,西洞庭管理区申请承办创建万亩棉花高产示范基地,基地采用全国著名种棉能手李清山的技术。近5年来,李清山在国家棉科所长、研究员毛树春,湖南省棉科所所长、研究员李景龙,研究员周世象等全国著名的棉花专家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棉花生产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环境保护与多级升值同步的系统设施——立体温控养种连作生态系统,它也是一种根治污染与快速致富兼得的理想装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超级稻高产机理, 选用2 个航天育种获得的超级杂交水稻组合“Ⅱ优航1 号”和“Ⅱ优航2号”, 以“汕优63”为对照, 对其源、库、流特性进行研究。2 个超级稻组合籽粒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 /Fm、Fv /Fo、qp)均显著大于对照(“汕优63”); 与对照组合相比, 2 个超级稻组合的弱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长, 灌浆充分, 且库容、填库能力和茎鞘物质运转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 较大的库容及较好的源、库协调性是超级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2 个超级稻组合之间, “Ⅱ优航2号”的茎鞘物质运转率以及填库能力大于“Ⅱ优航1 号”, 因此“Ⅱ优航2 号”的产量略高于“Ⅱ优航1 号”。  相似文献   

16.
戴世忠 《计算机与农业》2011,(11):131-133,135
根据汉字"形、音、义"的三个特点,采用字根与字母组合构图以及谐音组词的方式助记五笔字根,以使每个五笔字根都能与相应键位的英文字母建立直观、形象、易于联想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快速持久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沈善敏 《土壤学报》1986,23(1):10-16
用室内培养和15N技术研究了土壤氮的矿化和固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添加不能引起土壤有机氮的加速分解;无机氮添加可显著增强添加氮的生物固定,但以减弱对土壤氮的固定为交换,因此培养期的总固定氮量并无显著增长。培养期间土壤净矿化氮因添加无机氮而有所增长,这一现象(时常被称为氮激发效应)看来主要是由于添加氮在土壤氮固定过程中替代了部分土壤氮之故。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台站195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包括降水量、最大风速及其风向),对文献[3]提出的"天气气候征兆预报法"进行验证。文献[3]提出根据3种征兆,即"西南风或南风"、"风力3级以上"、"没有降雨"来预报未来100±5d的降水情况的方法,据称,该方法准确率达93%以上。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文献[3]的条件,100±3d内降水准确率为77.0%,100±5d内降水准确率为84.7%,结果与文献[3]接近。进一步弱化文献[3]中设定的条件表明,无需这些条件,任一组±3d降水准确率均为77.0%左右,说明文献[3]中的3项征兆与"百日后降雨"没有必然关联。北京台站60a的实际降水概率与征兆法预报"百日后降雨"准确率比较接近,说明文献[3]揭示的是北京的客观降水概率,与"征兆"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9.
快长、少畸形香鱼新品种“浙闽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浙闽1号”是以2002年采捕自浙江宁海凫溪的野生香鱼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生长速度和体形特征为选育指标,经7代连续选育而获得的水产新品种.该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9月龄时体长生长要比当地商品苗快11.36%以上,体重生长快25.92%.2012~2014年在浙江宁海和福建南靖两处进行中试,工厂化养殖面积达4.5万m2,9月龄鱼存活率比当地商品苗提高30%以上,畸形率接近于零,平均增收38.98%.本文介绍了“浙闽1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和中试情况,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养殖以及其他水产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信息和资料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棉花叶片光合产物在干旱环境下的运转分配规律,在防雨棚中设置不同水分条件对棉花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14CO2在棉花的盛蕾期、盛花期对棉花下部主茎叶片进行饲喂,研究在严重胁迫(SS)、中度胁迫(MS)、以及对照(CK) 3个不同水分处理环境下14C光合产物在棉株下部“铃–叶系统”中的运转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14C光合产物在标记叶中滞留量增加,向外输出量减少;所产生的光合产物向幼铃和根部输送的比率增加,向成铃与主茎生长点的分配比率下降。对纤维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的前期,适当的干旱胁迫不会对纤维品质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