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酯酶等同工酶酶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巴西橡胶树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同工酶酶潜在不同材料、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中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不同叶龄的叶片和不同树龄的叶片、胶乳乳清中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的差异。幼龄叶片及1年生幼苗的同工酶带数均较少,活性亦较弱。同一无性系内的成龄树之间的同工酶酶潜无明显差异。就酯酶而言,C-乳清中的同工酶酶带数较叶片丰富,活性亦较强;而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则反之。不同无性系的酶谱差异,亦以C-清中的酯酶同工酶较显著,特别是其中的C区带,似与胶乳产量有一定的相关,可暂试作为分析鉴定无性系用的标志区带。初步看来杂交亲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如C_a区有明显差别,且又具有C_6带的,则可能有较好的配合力。对此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糜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析了大豆子叶、幼茎和初生叶的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酯酸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别.某些高产新品种的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条带数较老品种多,相对含量高,而苹果酸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条带数少,相对含量低;育种后代的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条带数和相对含量比亲本多,而苹果酸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亲本少.  相似文献   

4.
大豆锈病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甫华  谈宇俊 《大豆科学》1997,16(2):107-1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大豆锈病不同严重度、离病斑中心不同距离,以及抗感锈病不同品种接种后病程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病不同严重度(I ̄Ⅲ级)比对照(未接种0级)酶谱带多1 ̄2条,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级〉I级〉Ⅲ级〉0级;离病斑中心越近酶带越多,且酶活性越强;随着接种时间的推迟(0 ̄32小时)过氧化物酶带数增多,酶活性增强;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抗病品种比感  相似文献   

5.
茶树花器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乃兴 《中国茶叶》1996,18(5):18-19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茶树酯酶同工酶受树龄、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花器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传递力,在植物分类学上常作为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花期(露白、欲开、开放)以及不同茶树品种花瓣、花药的酯酶同工酶分析,探讨在鉴定茶树不同品种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中,以花器酯酶同工酶作为生化指标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花生属植物10个栽培种和10个野生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测定分析。根据酶谱的差异,栽培种花生与花生区组野生种的平均相似值为12.93%,与其他区组相比其相似值高。表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近,从生化测定证实了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是栽培种的近缘祖先的推断。另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各个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珍珠豆型品种与A.durenesis的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7.
海南高种椰子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高种椰子(CocosnuciferanL.HainanTall)的根、叶、椰水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以叶作为材料分析椰子的同工酶谱较为适宜.叶样保存试验得出,椰子完整小叶于室温下(20~25℃)保存4d对酯酶活性影响不大。不同地区海南高种椰子酯酶同工酶谱表明,Rf=0.56,Rf=0.78两条谱带是海南高种椰子的特征谱带,同一地区株间及不同地区之间酯酶同工酶谱差异主要表现在Rf=0.65,Rf=0.67和Rf=0.74的有无。  相似文献   

8.
花生分布很广,在世界六大洲的温暖地区都有种植,主要栽培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地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每个地理群内都有突出优良的遗传资源。加强品种鉴定,阐明各地品种的遗传特异性,进一步弄清各品种间的关系,对扩大和丰富花生的遗传资源及引种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确诱变因子对茶树遗传物质及生理代谢的作用特点,探索准确快速的突变体鉴定技术,是茶树突变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酶学研究已表明,同工酶是遗传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同工酶技术为从分子水平鉴别许多从外部形态上难以鉴别的突变性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在茶树体内,酯酶同工酶是遗传性较为稳定的同工酶,本研究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研究诱变茶籽M_1代茶苗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茶树氮离子束诱变育种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花生突变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生通过辐射可以诱发各种性状产生突变。性状突变,表明了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产生突变,而酶是基因型表达的一种形式,但目前用同工酶分析花生辐射突变的报导材料很少。本文仅选用一部分突变性状稳定的突变体和原种做酯酶同工酶的测定分析,探讨花生辐射诱变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花生辐射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华  陈宛妹 《大豆科学》1991,10(2):149-152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研究了10个抗、感病毒病(SMV)大豆品种和5个品种各自健株与病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加强,且增加一条酶带。同一品种病株也比健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强。可见,大豆抗、感病毒病不同的品种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4 个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单株产量构成要素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杂种优势的大小与亲本之间的酯酶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程度和互补程度密切相关。可根据双亲的酯酶谱带差异程度选配杂交组合;苗期的酯酶同工酶类型可作为预测不同组合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麦杂种优势与苗期酯酶同工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如根  黄志仁 《麦类作物》1999,19(6):35-37,41
本文通过对4个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单株产量构成要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杂种优势的大小与亲本之间的酯酶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程度和互补程度密切相关。可根据双亲的酯酶谱带差异程序选与杂交组合;苗期的酯同工酶的类型可作为预测不同组合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福建割手密与竹蔗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9份福建割手密和2份竹蔗样品,结果表明福建割手密的变异类型丰富,共呈现8条的酯酶同工酶带,它们组成19个酶谱类型。6A是它们的共同酶带,4A、10A为基本酶带。具有(4,6,10)A组成的酶谱是其基本类型。认为福建割手密有相似的起源或进化过程,并具有类型的多样性。酶谱的出现与其他域分布及海拔位置有关,福建竹蔗均呈现3条酶带并组成(2,4,6)A酶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麦酯酶同工酶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析了502份栽培大麦和23份西藏野生大麦,结果如下:(1)栽培大麦共出现44条谱带,分15组45种带型,西藏野生大麦共7种带型;(2)酯酶同工酶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带型的品种分布与大麦生态区划和基因传播关系密切;(3)大多数西藏栽培大麦品种都有与西藏野生大麦相同的谱带,这条带除了在云南栽培大麦中发现外,其他栽培大麦品种中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6.
引言自从1957年Hunter和Markert发明了酶谱技术之后,同工酶分析技术作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现象的重要手段,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同工酶分析技术已被应用于品种资源、杂交育种、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基因定位、体细胞融合杂种及远缘杂种的鉴定等方面〔1-12,17-21〕。但是,至今有关种子学方面的同工酶研究报道甚少。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种子生理以及稻种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 Sacc)9个不同地区菌种进行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表明:1.供试菌种Est同工酶谱同属一个类型,E_2、E_3、E_5为共有酶带;2.ESt同工酶总活力值与病菌致病力无关,E_5酶带活力与致病力有关,二者有负相关趋势。所以,E_5酶带活力可以作为估计不同地区C.beticola Sacc.致病力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对大豆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杂交亲本及F_1代,接种SMV_1号株系后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与感病亲本及其F_1代接种后的同工酶谱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感病亲本及F_1代酶的活性增强,酶带数较多,而且部分酶带变宽,颜色变深。抗病亲本则不发生变化。各组合F_1代的酶谱与双亲有关,抗病×抗病的F_1代酶谱与双亲完全相同,抗病×感病的F_1代酶谱偏向抗性亲本,感病×感病的F_1代产生一个双亲所不具备的小分子新杂种酶带。未接种的感病亲本酶谱与抗病亲本相同。植株内部同工酶的变化与成株抗性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作为鉴定大豆抗感病毒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水稻杂种优势与酯酶同工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的水稻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水稻杂种优势与同工酶谱相关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优势相关的酯酶同工酶谱类型,互补酶谱的分析,对水稻杂种优势的机理进行初步解释,酶带高分辨的初步探索,讨论了同工酶研究的关键条件以及对同工酶应用技术的初步评价。一 在袁隆平研究员的创始与带领下,中国对杂交水稻的大量研究工作已充分证明了:在自花授粉植物——水稻中同样存在着杂种优势这一不可置疑的事实。 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来看,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一种既有主基因控制又受多基因互作以及内外环境影响的复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