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条件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霉菌BTW5(T.longibrachiatum)和BTW41(T.atroviride)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30℃,光照有利于木霉菌株菌丝的扩展。不同碳源、氮源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BTW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BTW4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碳源是甘氨酸。  相似文献   

2.
对番茄叶表分离到的几种真菌和木霉菌BTW41(T.atroviride)之间相互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木霉菌具有较强的营养竞争能力,几种叶面真菌和木霉菌混合处理叶片试验中,黑曲霉菌混合木霉菌的处理会影响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使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量减少,而其它几种真菌未使木霉菌定殖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番茄叶表分离到的几种真菌和木霉菌BTW41(T.atroviride)之间相互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木霉菌具有较强的营养竞争能力,几种叶面真菌和木霉菌混合处理叶片试验中,黑曲霉菌混合木霉菌的处理会影响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使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量减少,而其它几种真菌未使木霉菌定殖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通过纤维素刚果红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木霉菌S2,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通过设置不同的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对降解酶活力的条件进行优化。试验表明,木霉菌S2在初始pH值为6的发酵培养基中和33℃培养温度条件下酶活力最高,对纤维素具有最优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比色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菌Tv04-2菌株固体发酵产物对人参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表明,用木霉菌发酵物处理后的人参幼苗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4.0%、12.8%、34.0%,显示了木霉菌株Tv04-2在促进人参抗病性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影响木霉菌在叶表定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芊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387-387
试验着重研究了影响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因子,即温度、湿度、光照与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和光照是环境因子中影响木霉菌定殖的主要因子。25~30℃是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的最佳温度;连续光照有利于木霉菌在叶表的定殖,而不同湿度条件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影响不大。在几种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在番茄叶表定殖影响的试验中,75%代森锰锌对木霉菌定殖的影响最小,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浓度,削弱叶表固有微生物区系对外源生防木霉菌的排斥作用,从而提高木霉菌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的"中医农业"技术方法(投入品系列)介绍会上,北京福园美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医农业"系列专用肥受到了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专家的一致认可。据该公司技术人员党耀农介绍,"中医农业"系列专用肥是一种高活性木霉腐植酸,以黄腐酸为主要原料,辅以木霉菌及其发酵产物,通过二次发酵与激活工艺,使普通黄腐酸产生更高的活性。木霉菌是一种广泛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木霉菌品种,研究木霉菌温度对本地园艺作物真菌抑制病害的影响。从5种条件不同的土壤中,分离出5个木霉菌株,通过筛选选出3个木霉菌品种,分别为HT-0902、HT-0903和HT-0904。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能以浸染、缠绕方式寄生在园艺植物病原真菌上,但对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与标杭相比较,木霉菌防治效果慢,随着时间延长,效果逐渐增强。另外木霉菌防治效果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摇瓶培养的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拟康氏木霉发酵控制参数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0g/L,玉米粉30g/L,葡萄糖7.5g/L,KH2PO41g/L;发酵培养时间为6d;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0~6.0;发酵温度为30±1℃。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及胞外多糖的产量分别5.272g/L、0.622g/L。  相似文献   

11.
长枝木霉TlCC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TlCC,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 longibrachiat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lCC在PDA上生长量最大,查氏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小;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在15~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在35℃时菌丝生长最快,但产孢量在25~35℃最大;果糖最能促进菌丝生长,果糖、可溶性淀粉最有利于产孢;谷氨酸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都有促进作用;Cu最能促进菌丝生长,而Zn、K和Mg则对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Cu最有利于产孢,Zn对产孢明显抑制;在pH值在2~10范围内均可生长,在pH为5时为生长最佳,在pH值3~7范围内最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玉米秸秆培养木霉菌分生孢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利用资源丰富的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基质生产木霉分生孢子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秸秆基质细度、含水量、外加营养成分及搅拌等因素对木霉分生孢子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度适中,在40~10目之间,含水量60%~70%,利于木霉产孢,分生孢子产量可达1.27×1010 cfu/g(干培养物);接种量对最终产孢量影响不大,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通过添加碳源葡萄糖,并加入少量(NH4)2SO4、CaCO3、KH2PO4和MgSO4无机盐,可显著提高木霉分生孢子的产量,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可达2.0×1010 cfu/g(干培养物);但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对基质进行搅拌,不利于木霉分生孢子的形成。由此表明,利用玉米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可行、高效、无污染,对于木霉菌剂的生产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哈茨木霉H-13液体发酵产几丁质酶的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产几丁质酶的哈茨木霉H-13为实验菌株,在相同基本培养基上,采用每次同一浓度不同碳源,同一碳源不同氮源浓度;相同浓度碳源和氮源,不同pH、温度对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筛选出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因子,提高木霉产几丁质酶发酵的效果,促进该项发酵产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条件及确定适宜固态发酵培养基,以芽孢数为指标,采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固液比、接种量、pH、培养基装量和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芽孢数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为:麦麸58%、沸石粉34%、豆饼粉5.35%、葡萄糖2%、KH2PO40.5%、MgSO4?7H2O0.15%、pH 7.56、固液比1:1.1、装量50.39g/250mL三角瓶、接种量4.16%、发酵时间4d。在此条件下,芽孢数达到6.48×1010cfu/g。  相似文献   

15.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B.subtilis LZ2-70产芽孢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 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LZ2-70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该菌芽孢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最佳浓度和组合,以及种龄、接种量、培养液初始pH和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0.5% 麦芽糖、2% 黄豆饼粉、0.05% KH2PO4和0.1% MnSO4·H2O、培养液初始pH值8.0、种龄24 h、装瓶量30 mL/ 250 mL 、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培养温度为30 ℃、摇床转速为200 r·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Z2-70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6.6×109 个·mL-1,芽孢形成率为98.94%。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XK-1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有机磷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XK-1的芽孢产量,对其产芽孢的条件进行系统研究。以菌体芽孢化的方式增强该菌适应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不同的氮源、碳源、无机盐、pH、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对枯草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XK-1产芽孢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3%麸皮,3%大豆蛋白胨,0.1% CaCl2,0.05% NaCl,在此基础上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5,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48 h,接种量为2%。经优化后,该菌株的产芽孢率达96%,为下一步该菌株在复合生物肥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深绿木霉产孢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深绿木霉最佳的产孢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深绿木霉的产孢量,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因素对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初始pH 6、装液量20 mL、初始接菌量0.1 mL(1.0×107 cfu/mL),培养7天时,产孢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盾壳霉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盾壳霉固体发酵的条件,提高其生防效果,比较了6种天然培养基对盾壳霉固体发酵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发酵培养基、温度、初始湿度、接种比例条件下盾壳霉的产孢量。结果表明:盾壳霉在麦粒和谷粒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而在麸皮和棉籽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也较好,且成本低,成为后续试验的发酵材料。在含麦麸、棉籽壳及无机盐的培养料作为基质时,采用温度为20℃,发酵料初始湿度为60%,接种比例为7%,最终孢子含量可达109个/g以上。同时对发酵的条件做了进一步优化,发现麦粒与谷粒的混合比例、光照条件、甘露糖和甘氨酸含量对盾壳霉产孢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绿色木霉固体发酵产孢子的最佳发酵培养基。运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碳酸钙、硫酸铵及氯化锰,以孢子量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借助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并确定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28℃,接种量15%,料水比1:0.70的培养条件下发酵7天,孢子量为8.505×109CFU/g。通过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配方为:麸皮(过40目筛)50%,稻壳粉(过20目筛)30%,玉米粉(过80目筛)20%,硫酸铵1.08%,黄豆饼粉2.00%,玉米浆干粉2.00%,碳酸钙0.55%,氯化锰0.37%,pH 6.0~7.0。该配方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发酵水平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哈茨木霉与啶酰菌胺互作对番茄灰霉病的增效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杀菌剂与哈茨木霉菌互作防治植物病害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互作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用互作系数>1作为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在离体叶片上以互作前、后保护作用EC50值差异倍数>2及治疗作用EC50值差异倍数>10同时验证其增效作用。3种方法表明杀菌剂和木霉菌互作后对灰霉病的防效均高于两者单独处理的防效。用互作系数评价出啶酰菌胺、嘧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噁唑与木霉菌互作有增效作用,氟啶胺无增效作用,与离体叶片法验证结果一致。互作系数作为木霉菌与杀菌剂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在生产上可作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