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2.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今朝  方平  韩宗先 《食用菌》2008,30(5):25-26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以华平43为菌株.当栽培料中急支糖浆药渣占62%及以下时,再添加麸皮及过磷酸钙等辅料,平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3.
根据平菇的生长条件,以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的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为主料制定栽培配方,采用室内层架熟料袋栽法进行栽培。结果表明:用中药渣栽培平菇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佳的栽培料配方是:中药渣80%、麸皮17%、蔗糖2%、石膏1%,此时的生物学效率为83.6%,投入产出比达到1∶3.3。  相似文献   

4.
张功  马立新 《食用菌》1992,14(6):24-24
近几年,我区食用菌栽培业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仍较缓慢.其原因是栽培食用菌原料受限,生物转化率低.为了广辟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来源,多产优质新鲜菇,笔者就地取材以中药渣为主料,采用木屑埋菌棒方式栽培平菇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紫孢侧耳.培养母种为PDA培养基.培养原种为麦粒培养基.培养栽培种为中药渣、木屑培养基.栽培用培养料设四种配方(%):Ⅰ.中药渣60,木屑30,麸皮8,生石灰2;Ⅱ棉子壳  相似文献   

5.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野生平菇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瓶栽试验研究了急支糖浆药渣主料四季青(Euonymus japonicus)药渣和苦养头(Fagopyrum tataricum)药渣对野生平菇(Pleurotusoslreatus)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平菇丰野一号在以四季青、苦荞头混合药渣为主料的D配方和以四季青药渣为主料的A配方培养料上,菌丝长势强,子实体圆整、产量高,鲜菇产量(66.1g/瓶和59.1g/瓶)分别比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的野生平菇提高29.10%和15.43%。  相似文献   

6.
不同中药渣组合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药厂生产后的药渣(当归、党参、白术、白芍、甘草、桔梗、首乌)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药渣组合替代棉籽壳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渣组合能够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节省生产成本,提高菇农经济效益,有利于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最佳中药渣组合为当归、白芍和白术(根)0 kg,当归、甘草肉质根和桔梗茎20 kg,当归、白术和首乌20kg,此时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25%,发菌势较快.  相似文献   

7.
利用废弃的混合中药渣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极高,其菌丝对中药渣中的粗纤维、粗脂肪、淀粉、粗蛋白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有很强的分解能力,能充分利用废药渣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京地区双孢蘑菇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法难以再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质量和栽培效益,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问题,采用废弃中药渣替代部分的稻草、牛粪进行合理的调配,以牛粪:稻草:中药渣:其他辅料为4:4:20:2为理想配方,该基质与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基质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易于处理,菌丝生长快,出菇快,产量提高18.8%;微量元素Fe、Zn,矿质元素P、K及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每1 m2可净增产值4.9元,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南京地区双孢蘑菇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法难以再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质量和栽培效益,提高农民神植效益的问题,采用废弃中药渣替代部分的稻草、牛粪进行合理的调配,以牛粪:稻草:中药渣:其他辅料为4:4:20:2为理想配方,该基质与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基质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易于处理,菌丝生长快,出菇快,产量提高18.8%;微量元素Fe、Zn,矿质元素P、K及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每1 m~2可净增产值4.9元,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苗  夏伟 《食用菌》2024,(2):31-32+36
目的:系统性评价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丹栀逍遥散中药渣为研究对象,将中药渣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并分析不同配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重金属以及平菇中栀子苷的残留。结果:配方3(含中药渣40%)栽培的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菌袋污染率低;粗蛋白和总糖含量高,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灰分、粗纤维含量变化不显著;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且栀子苷未检出。结论:用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安全可行,既能延长中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平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要提取金丝桃素后的贯叶金丝桃余渣作培养基适合于种平菇,在有的方面比用棉籽壳及锯木屑木屑分别栽培的平菇品质更好,是一种新的,较好的培养基原料。  相似文献   

12.
废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茬菇,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菌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指导生产。在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中,配方5和配方4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对照棉籽皮配方。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小麦秸秆为主料,设计不同配方配制培养料,采用塑料袋熟料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100kg,配以棉籽壳50kg和麦麸30kg,平菇产量最高,鲜菇重达276g·袋^-1,生物学效率达110.4%,比纯小麦秸秆高63.2%。  相似文献   

14.
用发酵后经日晒处理的污染料栽培侧耳 ,污染率低 ,生物学效率为 1 1 7 2 %~ 1 2 8 2 % ,仅比非污染料的生物学效率小 9 6 %~ 1 3 6 %。这表明 :污染料仍有较大的重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桑枝屑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枝屑为原料做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15%,棉籽壳75%,麸皮8%,石膏1.5%和过磷酸钙0.5%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生物学效率可达148%.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平菇栽培材料.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近几年发展迅速,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茬菇,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菌糠,进行了菌糠栽培金针菇不同栽培配方的对比试验,探讨添加菌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生产用糙皮侧耳菌株对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菌渣不同发酵处理方式和复配基质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不同,各菌株以菌渣为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但降低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金针菇菌渣分别发酵0、3 d、5 d,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袋污染率呈降低趋势,糙皮侧耳产量呈升高趋势;单一金针菇菌渣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各潮菇的产量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第2潮~第4潮菇的产量降低更加明显,金针菇菌渣与棉籽壳、玉米芯复配基质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平菇代料栽培中污染木霉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北京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产区收集的木霉病害样本,通过分离纯化及显微观察,确定了5种引起袋栽平菇发病的木霉菌,分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viride),并发现了平菇栽培中的优势污染种--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  相似文献   

19.
棉籽壳不同预处理与平菇子实体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100 ℃和126 ℃下灭菌及堆积发酵等处理的含87%棉籽壳的培养料来栽培平菇,然后测定平菇子实体中棉酚的含量,结果发现棉酚含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0.02%即200 mg/kg)以内,其中以堆积发酵18 d的培养料栽培得到的平菇子实体棉酚含量最低,只有24.00 mg/kg.  相似文献   

20.
蚯蚓粪基质在茄子穴盘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蚯蚓粪为主要原料配合不同体积比的蛭石作为穴盘育苗基质,研究了复合基质对茄子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对比,蚯蚓粪具有容重较大,孔隙度和持水力较小,高P、K含量和低N含量等特性;2∶1(V∶V)蚯蚓粪复合基质育苗效果最佳,可增加茄子种子出苗率,提高幼苗质量,与对照相比,株高、茎粗、根体积、全株干重、壮苗指数分别增加了31.3%、20.7%、60.1%、80.3%、62.5%,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