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宁阳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把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五动”战略,取得了显著进展。2008年,全县新增玉米收获机133台,保有量达到254台;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78台,保有量达到87台;规划保护性耕作面积3.7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示范点6个、2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30个。全县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做法:一是行政推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提供领导保障;二是宣传发动,为做好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上下联动,把发展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四是效益驱动,为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典型带动,推动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旱作农业耕作制度上的一项创新,是促进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鄄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全县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18.98万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14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达5366台,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6%,2012年全县保护性耕作小麦20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阳谷县于2004年引进了第一台小麦免耕播种机,在全县5个乡镇、9个村推广示范。2008年在巩固扩大重点示范区基础上,建立了2个核心示范区、22个示范点,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7.2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走在了全市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利用国家、省、市农机购置补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以及保护性耕作等项目资金74万元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2006年秋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296台,全市保有量达到1102台,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0多万亩,深泽、藁城等9个县(市)试验数据表明,该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秸秆还田后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保护黑土地行动的持续推进,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逐年加大,各方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保护黑土地最合理、适用的技术方案,2020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再创新高,达到1850万亩,新增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近0.6万台,保有量近1.9万台,满足了保护性耕作所需机具的刚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2006年,沈阳市沈北新区被列为省级保护性耕作推广县区,新区农林局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通过大力宣传、认真培训、加强示范点建设等有力措施,使保护性耕作应用遍及全区4个玉米种植乡镇,实施面积2万亩,达到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的7%,新增配套机具138台(套)。目前,保护性耕作的保水保墒、培肥地力、增加单产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年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70-3万亩,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小麦、玉米产区。2005~2007年实施了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08年又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截至2008年底,全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6.7万亩,辐射带动15.4万亩,累计推广各种保护性耕作机械463台。  相似文献   

8.
高唐县属农业大县,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以上。近年来,高唐县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广以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新技术,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显著增加,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为农民增收明显。到2011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加到136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6.6%,小麦免耕播种机670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9.6万亩,机械化回收秸秆近万吨。  相似文献   

9.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全县设有13个乡镇、53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6万人,耕地面积5.6万hm2,常年种植小麦3.3万hm2,玉米3万hm2,属一年两熟制农业种植区。截至2009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39万kW,拖拉机保有量2.6万台,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267台,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198台,保护性耕作机械  相似文献   

10.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 2008年,山东省日照市在14个乡镇35个村设立了共计1万亩的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区;2009年,又在21个乡镇建立了57个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示范点。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已初步落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万余亩。  相似文献   

11.
一、推广现状 山东省茌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从2005年开始,冯屯镇引进了全县第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冯屯镇菜刘及附近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后,逐年扩大示范面积。2008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2009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已达290台。从调研情况看,茌平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具备了加快推广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全省138个农业县(市、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达1133个,比上年增加384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09万亩,新增177万亩,同比增长134%;全省保护性耕作覆盖率达5.8%,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5):F0004-F0004
2005年高平市农机局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00多万元,带动农民投资230多万元,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2台,秸秆还田机、旋耕播种机、深轮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配套作业机具88台。此外,新增30个农机户,户均经营收入达到6万元,纯收入4万元。省、市领导参观保护性耕作现场农民喜领农机购置补贴局领导深入农户家中进行生产指导高平市保护性耕作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麦积区农机管理站在花牛镇、甘泉镇、马跑泉镇、中滩镇、新阳镇等5个乡镇33个村农户地块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完成小麦保护性耕作少免耕施肥播种4.33万亩(对比试验田45亩),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9台,其中免耕播种机84台,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177台。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陕西省岐山县先后在项目涉及的凤鸣、大营、青化、益店、京当5个乡镇创建深松整地技术试验示范田。通过逐年抓点示范、辐射带动,目前全县深松作业面积累计达到4.2万亩,拥有深松机具103台。同时形成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辽宁省法库县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截至2008年底,全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1万亩,累计推广各种保护性耕作机械435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累计实现增产粮食969.15万kg,增收节支1526.49万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将全面推广旱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计划用7年到10年的时间,在我国北方全面推广以免耕为主要内容的耕作模式———旱地保护性耕作。目前,农业部已在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的58个县建立了旱地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示范面积近200万亩。如果进展顺利,到2005年,示范面积将达到1520万亩,形成“环京津区”和“西北风沙源”两个保护性耕作带。到2010年,示范推广面积将达到1.5亿亩,使“三北”地区1/3的旱地实现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与强调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层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不同,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将作物秸秆残茬留于地表。其核心技术是:土壤尽量不翻耕,留下秸…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建设节约型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是环保农业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是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5年我县小麦保护性耕作项目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2万亩。项目涉及全县8个乡镇、47个村、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40台,每亩地节水50吨,共节水110万吨,每亩节约农机作业费60元,共节约农机作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农业部启动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2005年底,在北方13省(区、市)100个县实施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251个县实施省级项目,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7亿元,农民及服务组织自筹4.3亿元。各类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近3.3万台(套),其他配套机具3.6万多台(套)。国家级项目县实施面积已达到870万亩,实现节本增效6亿多元,涉及农户约150万户。  相似文献   

20.
1保护性耕作项目基本情况及效果 1.1项目完成情况 绥中县地处辽西走廊,属于半干旱地区.2003年5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38个、辽宁省4个保护性耕作重点示范县之一.2002年全县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为0.13万hm2(2万亩),2003年为0.26万hm2(4万亩).两年来共投入640万元,其中中央投入82万元,市、县投入配套资金48万元,争取购机补贴15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66万元,全县新增农机具155台(套),三个示范区农机装备提高了29.4%,节本增效464.2万元,农田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2%,冬闲农田季风扬尘时间由180 d下降了30 d,遏制了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缓解了"沙尘暴"对我国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