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发一种适于真空包装预制牛肉的复合保鲜剂,并探索其在真空包装条件下的保鲜效果,为预制牛肉制品及其他肉类制品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Nisin为保鲜剂,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标菌,通过抑菌试验研究其抑菌效果,再以中心组合法建立以预制牛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新鲜度品质评价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研究3类保鲜剂复配结合真空包装对预制牛肉新鲜度的影响,并对保鲜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Nisin的抑菌效果与其质量浓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当三者质量浓度分别大于1.0,8.0和0.7mg/mL时,抑菌效果即进入平台期,此时增加保鲜剂质量浓度对2种指示菌抑菌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保鲜剂对不同种类细菌具有选择性抑制,山梨酸钾和Nis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P0.05),而双乙酸钠则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回归模型表明,复配保鲜剂对预制牛肉TVB-N值有显著影响(P0.05),且影响顺序为山梨酸钾双乙酸钠Nisin,但其对预制牛肉制品TBA值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优化得到复配保鲜剂最优配方为山梨酸钾1.50mg/mL、双乙酸钠9.90mg/mL和Nisin 0.10mg/mL,该复配保鲜剂处理后的预制牛肉经真空包装,得到菌落总数为6.09×105 CFU/g,且4℃冷藏7d仍保持一级鲜度。【结论】成功筛选出了一种针对真空包装预制牛肉冷藏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李玉峰  黄大明  安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40-8241,8316
[目的]为延长樱桃的保鲜时间,制得优良的樱桃保鲜剂。[方法]采用固-液反应法制备了巯基化壳聚糖及它们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并以壳聚糖的改性材料配制成樱桃保鲜剂,通过对樱桃损耗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保鲜剂对樱桃的保鲜效果。[结果]用壳聚糖制备的保鲜剂能有效地延长樱桃的贮藏期,降低贮藏期间樱桃果实的损耗,减缓樱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还能减弱樱桃的新陈代谢。巯基化壳聚糖对于樱桃涂膜保鲜的最优浓度是10 g/L,其保鲜效果在21 d以上;添加金属离子制得的复合保鲜液对樱桃能起到更好的保鲜效果。[结论]巯基化壳聚糖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可作为保鲜剂用于樱桃的保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壳聚糖溶液、壳聚糖和氢氧化钙复合溶液、液体石蜡3种保鲜剂在常温下对鸡蛋的保鲜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35d的储藏时间,发现氢氧化钙与2%壳聚糖溶液复合保鲜剂和液体石蜡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相当,好蛋率、失重率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保鲜剂成膜的致密性和阻气性是影响鸡蛋储藏期的关键,而非传统观念上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马铃薯净菜保鲜的最佳保鲜剂配方。[方法]研究了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的3种保鲜剂,其基本配方为A(壳聚糖溶液)、B(壳聚糖+生姜提取液)、C(壳聚糖+大蒜提取液),壳聚糖溶液设4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即0.5%、1.0%、1.5%、2.0%,均以马铃薯净菜为对象进行涂膜处理,通过对感官指标的评定,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测定,分别探讨了3种不同保鲜剂对马铃薯净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同保鲜剂均可减缓马铃薯在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变化、减少水分蒸发、抑制PPO酶活性,但加入了生姜和大蒜提取液的复合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均比单一壳聚糖的保鲜效果好。[结论]保鲜剂B2(1.0%壳聚糖+生姜提取液)对马铃薯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物保鲜剂对冰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冰鲜猪肉的保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以山梨酸钾为参比,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评定冰鲜猪肉冷藏过程中色泽、气味的感官变化,测定其pH值、酸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等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研究Nisin、茶多酚、壳聚糖和植酸等生物保鲜剂对冰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单一Nisin、茶多酚、壳聚糖使冰鲜猪肉的色泽评分、气味评分、pH值、酸价、TVB-N含量、细菌总数的变化均优于或显著优于山梨酸钾、植酸和对照。生物保鲜剂Nisin、茶多酚和壳聚糖复合使用时,冰鲜猪肉的感官评分、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值均优于其单一使用的效果,复合生物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壳聚糖25.0 g/kg+茶多酚0.41 g/kg+Nisin 0.14 g/kg,该复合保鲜剂可使冰鲜猪肉的保鲜期比对照延长25 d以上。【结论】生物保鲜剂Nisin、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使用能够明显延长冰鲜猪肉的保鲜期限。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葛根淀粉和抗坏血酸等制成复合膜对冰鲜鸽进行保鲜处理,通过测定鸽肉的挥发性盐基氮、汁液流失率和细菌菌落总数等指标来比较其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葛根淀粉-壳聚糖复合膜中壳聚糖、葛根淀粉、抗坏血酸最佳浓度分别为2%、2%、0.5%,此浓度下的复合涂膜具有较好的抑菌保鲜效果,能延长冷鲜肉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鲜切李子品质的影响及其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李子为试材,采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并添加具有抗氧化功能的Vc和具有稳定性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纳,配制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液,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涂膜液对鲜切李子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褐变度、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衰老指数与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保鲜剂能很好地保持鲜切李子的品质,并通过感官评定确定壳聚糖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0.6%壳聚糖,0.2% CMC-Na,0.4%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8.
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冻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保鲜剂处理金枪鱼背肌的K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以比较壳聚糖、茶多酚以及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鲜度的影响,并得出各自最佳的保鲜浓度.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壳聚糖、茶多酚均对金枪鱼背肉有保鲜作用,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7、15、6g/L.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壳聚糖基复合茶多酚衍生物涂膜保鲜技术,为食用菌产后安全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壳聚糖为基体、以茶多酚为功能性添加剂制取不同浓度配比的壳聚糖基复合涂膜剂对平菇进行涂膜保鲜,然后比较其对平菇颜色、形态、硬度和气味的影响。[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复合涂膜剂的保鲜效果,得到最佳配方组合:壳聚糖质量∶茶多酚质量为5∶1。[结论]茶多酚能显著提高壳聚糖复合膜的抗氧化能力,且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但是茶多酚浓度过高并不利于平菇保鲜。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的优化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将壳聚糖、溶菌酶和茶多酚进行复配,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含量和pH等作为评价指标,评定带鱼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从中筛选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型生物保鲜剂.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溶菌酶、茶多酚;10.0 g.L-1壳聚糖、0.3 g.L-1溶菌酶和3.0 g.L-1茶多酚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带鱼经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4±1)℃下贮藏,其TVB-N含量、细菌总数、TBA含量和pH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冷藏货架期可延长11-13 d;经后期成本核算,处理1 kg带鱼仅需0.24元,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6株植物枯萎病菌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含量壳聚糖对植物枯萎病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经壳聚糖处理后,植物枯萎病菌的形态出现畸变。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在壳聚糖的φ=0.4%时,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达到最大;但是随着壳聚糖含量的继续增加,其抑制作用反而下降,这可能与高含量时壳聚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自相聚集造成有效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体外抑菌测定和盆栽生物测定研究了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效果。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0 mg/L浓度下,甲壳胺对菌丝生长先表现出促进作用但最终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达到400 mg/L和800 mg/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83.75%和89.77%。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壳胺诱导辣椒抗疫病的最佳施药浓度为12 000×叶/20 000×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二苯醚为母体衍生出氨基酸基团,改善二苯醚类化合物的传导性。[方法]从苯氧基苯甲醛出发,合成了不同取代的α-苯氧苯基-甘氨酸,并以水稻、黄瓜种子为试材,利用小杯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室内根、芽生长的影响;以3~4叶期玉米为材料,利用再生苗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在玉米苗中的传导性。[结果]供试化合物对水稻、黄瓜的根、芽生长基本表现出抑制作用。此外,在黑暗条件下,化合物I对水稻的根、芽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高浓度下表现出抑制生长的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化合物I、II对黄瓜的根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出抑制生长的作用。2 000 mg/L目标化合物药液处理玉米苗后,对再生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二苯醚衍生氨基酸基团后,其生物活性和光活化活性得到了保留,具有潜在的除草剂或者生长调节剂的功能,并能改善二苯醚类化合物本身在植物韧皮部向下传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硬皮马勃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Per.)子实体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非蛋白氨基酸,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N,N-二甲基苯丙氨酸(N,N-dimethylphenylala-nine)。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与黄硬皮马勃总浸膏以及黄硬皮马勃正丁醇部分浸膏对5种细菌和3种霉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于细菌的抑制效果要明显强于霉菌。该化合物对供试的5种细菌最小抑制浓度基本保持在3.75 mg/mL。  相似文献   

15.
以莴苣为受体,采取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4种苯甲酸型酚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和4种肉桂酸型酚酸(肉桂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以及2种类型混合酚酸对莴苣的化感作用,对其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IC50(半抑制浓度值).结果表明,单一或混合酚酸浓度高时明显抑制莴苣生长,浓度低时抑制能力减弱或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2.71×10~(-4)和1.56×10-3mol·L~(-1),而肉桂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8.01×10~(-4)和1.77×10~(-3)mol·L~(-1).可见,苯甲酸型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肉桂酸型酚酸,且混合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组分酚酸.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绿豆芽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绿豆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不仅可以增加绿豆芽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绿豆芽的品质.其中壳聚糖谷氨酸盐表现最佳.在使用浓度为0.05%,浸种时间为8 h时,总产量增加10%以上,Vc含量提高61.93%,且硬度、茎粗和茎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冷藏条件下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的防腐保鲜效果。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质量分数1%壳聚糖分别与质量分数0.2%、0.4%、0.6%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果实(分别记为T1、T2、T3),以用蒸馏水处理和仅用质量分数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分别记做CK1、CK2),比较处理果和对照果的腐烂率、落粒率、质量损失率及呼吸强度和果实相关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K1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和落粒率均高于CK2,但处理组T1、T2、T3果实的上述指标均低于CK1、CK2,且与对照相比果粒硬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处理组T1、T2、T3的果实维生素C、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较CK1、CK2果实下降缓慢,但对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延长果实贮藏时间。综合考虑,质量分数0.4%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红橘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8-6230
[目的]为了开发红橘贮藏保鲜的新途径。[方法]以红橘为原料,按壳聚糖8种浓度添加或不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构成涂膜液的8个处理,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配比的壳聚糖与生姜大蒜提取物的复配涂膜液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处理3(1.5%壳聚糖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其50d腐烂率最低,为5.9%;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抑制以处理3和4(1.5%和2%壳聚糖分别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与处理7和8(1.5%和2%壳聚糖分别不添加生姜大蒜提取物)的效果较为明显,分别为11.1%、11.3%、12%和10.9%;果实总酸含量、Vc含量影响最小的是处理3。[结论]处理3对果实涂膜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的抑制了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总酸和Vc含量的下降,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均相N-酰化反应,控制摩尔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乙酰度而分子量相近的乙酰化壳聚糖,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电位滴定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并测试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抗植物病原真茵活性,且制备一系列较高乙酰度而重均分子量(Mw)不同的水溶性壳聚糖,考察分子量对其抗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L-1的酰化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小麦颖枯病病茵、黄色镰刀茵和立枯丝核菌 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抗茵性,抗菌性随着乙酰基团的增加而增强,酰化壳聚糖和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和小麦颖枯病病菌的最低抑茵浓度(MIC)分别为0.5 g·L-1和1.0 g·L-1.较高乙酰度的水溶性壳聚糖具有抗茵性,随着重均分子量的下降,对黄色镰刀茵的抗茵性增强,而对其他3种菌的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