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10个2年生桉树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树高、胸径、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微纤丝角5个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并且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开展了桉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为广西、海南等华南片区筛选出一批生长和材质兼优的纸浆专用材无性系。结果表明:桉树无性系间的5个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且这5个性状具有较高的重复力(0.591~0.877),受较强的遗传控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胸径与材性性状间的负相关主要受遗传机制控制。利用这5个性状建立无约束指数方程I=1.021·H+0.2912·H+6.5581·BD+0.0010·TL-0.1353·MFH,指数准确度达到0.9477,并且利用该方程对桉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选育出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兼优的JG-36和JG-31 2个品系。  相似文献   

2.
在垂榆嫁接育苗生产中,常常会因嫁接方法及绑缚物解除时间不当,而造成嫁接成活率的严重降低,给嫁接育苗带来重大损失.为减轻风害损失,经几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垂榆的嫁接方法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德祥  田艳  李果 《现代园艺》2013,(20):84-85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桉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对比较常发生、危害较严重的桉树青枯病、桉树紫斑病、桉树焦枯病的发生和防治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防治桉树病害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滨海公园棕榈类植物抗风性调查与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口市公园常见的18种棕榈植物为试材,采用分区调查法,研究了棕榈风害受损情况并测定形态学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测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再用综合评价法对受损指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形态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进行聚类对比分析,以探索棕榈植物抗风性强弱及其与受损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抗风性强弱的形态指标预测体系。结果表明:受损指标中主干断裂、主干倒伏、枝梢断裂及形态指标中的树木类型、树高、胸径、冠幅与棕榈植物抗风性强弱关系密切,权重值分别为0.444 6、0.287 6、0.124 3、0.415 5、0.148 6、0.236 8、0.126 1,分别高于其它所测指标;受损指标与形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8种棕榈植物抗风性强弱均可分为3级,分级完全相符的有14种,其中Ⅰ级6种,Ⅱ级4种,Ⅲ级4种,其余4种分级结果相近。滨海公园棕榈植物的抗风性强弱差异较大,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作为棕榈植物抗风性评价方法,主干断裂、主干倒伏及枝梢断裂可作为判断其抗风性强弱的主要指标,可通过树木类型、树高、胸径、冠幅来预测棕榈植物的抗风性强弱。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人造林数量不断增多,在南方地区桉树的数量比较多,是当地比较常见的木材树种之一。由于自身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快、生态环境效果好等特点,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种植,在桉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展下,引发了部分学者对桉树生态环境效益的思考。基于此,分析和探讨了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潘英琴 《花卉》2017,(4):107-108
桉树以其速生、丰产、抗性强、耐贫脊、用途广等优点,在给林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得人们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就是桉树的快速生长对地力衰退和水资源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桉树的生态效益,并根据具体实践提出桉树的经营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立巴旦杏试管苗无性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莎车1号、莎车2号、莎车24号3个巴旦杏品种的1年生实生苗的幼芽茎段为外植体,经研究筛选获得了其最适的初代、继代、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1.0mg/L(下同)+NAA0.05(或0.1)+IAA0.1、1/2MS+6-BA0.2(或0.5)+GA30.2、1/2MS+IAA0.5+青霉素4.0,3个品种的实生苗增殖系数分别为21.42、19.73和18.14;有效生根率依次为75%、65%、60%。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增加了对桉树工业用材林的使用需求。由于各地环境不同,所使用的栽培技术不同,导致了桉树林的种植不能均衡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桉树使用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文将对桉树栽培技术的管理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青檀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12年,在国内青檀自然分布区收集119份种质资源,并进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研究,获得青檀优良无性系23个,其中7个进入区试和示范栽培阶段。  相似文献   

10.
活血丹嫩茎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人们栽培活血丹对种苗的需求,以活血丹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试管苗的生根、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地建立起活血丹嫩茎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1mg·L-1+CH10mg·L-1+2,4-D2.0-2.5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8mg·L-1+NAA0.1mg·L-1+AgN030.2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BA0.8mg·L-1+NAA0.1mg·L-1+GA30.4mg·L-1是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IBA0.6mg·L-1+NAA0.1mg·L-1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通过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年繁殖量可达4.19.1个。移植到山林下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活血丹的各种生物性状,且生长旺盛,当年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桉树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对桉树可能产生潜在风险的有害生物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介绍了桉树的主要有害生物,并探讨了桉树有害生物的防治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桉树组培苗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初步解决了进一步提高桉树组培苗造林成活率的问题,从而为其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敏  徐泽  胡翔  张玲 《西南园艺》2006,34(3):64-65
重庆市现有茶园2.53万hm2,其中有性系茶园占了绝大部分。为加快重庆无性系茶园的发展,介绍了无性系茶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资源和实现栽培,以当药的嫩茎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研究,建立起当药的嫩茎无性系。结果证明:MS+ZT0.3mg/L+2,4-D2.1mg/L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0.5mg/L+BA0.2mg/L+KT0.4mg/L+NAA0.2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向分化不定芽的培养瓶中倒入3~5ml浓度为0.5mg/L的NAA溶液对不定芽处理24h,接种到White+ABT2号0.5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White+ABT2号0.5mg/L+NAA0.5mg/L是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4.0%~95.2%,定植成活率为97.3%。定植的试管苗当年开花结果,并保持野生当药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5.
蓝必布 《花卉》2020,(16):212-213
结合桉树生长发育特点,例如喜光、喜肥、存活率高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简要介绍研究桉树精品林营造技术的现实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桉树精品林营造水平,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落叶果树》2021,53(4)
中国北方茶树长期以种子苗栽培为主,随着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无性系茶逐渐引进栽植和推广。总结了诸城当地无性系茶栽培关于茶品种选择、茶苗移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为无性系茶在北方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4种食用菌进行栽培试验,探讨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配方D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20.
桉树栽培紫芝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桉树栽培紫芝的可行性,笔者于2012年-2013年利用当地5年~6年树龄的尾叶桉为菌材,开展了桉树栽培紫芝对比试验,并对其灵芝产品营养成分送样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桉树栽培紫芝是可行的,其菌丝生长速度快于米槠(CK)菌材,当年平均产量(早晚季合计)25.42kg·m^-3,比对照提高2.67%,差异不显著;氨基酸、粗多糖等营养成分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桉树早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6.05g/100g,晚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7.31g/100g,早季粗多糖含量0.52g/100g,晚季粗多糖含量0.67g/100g,比米槠(CK)栽培粗多糖含量0.59g/100g高1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