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油菜磷肥施用效果 与土壤速效磷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两年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27个油菜大田施磷试验。试验统计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磷肥具有明显 的增产和增收效果, 25 个试验施磷增产效果在5%以上,施磷增产油菜籽产量15 ~1 783kg/hm2 ,平均增产量 558kg/hm2 ,平均增产率为53. 0% ,每千克P2O5 平均增收油菜籽6. 2kg;施磷的纯利润平均为831. 6元/hm2 ,产投比 平均为3. 10。油菜施磷增产幅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按照不施磷对照处理产量占施磷处理产量 的50%、75%和90%作为判断土壤缺磷标准,则土壤速效磷极度缺乏、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指标分别为9. 9mg/kg、 14. 3mg/kg和20. 2mg/kg;以施磷产投比2. 0和1. 0作为土壤缺磷标准时,土壤速效磷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指标分别 为16. 2mg/kg和20. 2mg/kg。  相似文献   

2.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90.0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51.2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 001.9~1 253.9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油菜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为26.4%;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41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1.2kg/kg P2O5和7.3kg/kg P2O5。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磷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67.8kg P2O5/hm2,推荐幅度为0~114.3kg P2O5/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磷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586**,n﹦18),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磷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161.43﹣36.436Ln(x)求得。  相似文献   

5.
铁明366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10年以铁T0278为母本,铁T0759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2年参加辽宁省晚熟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3 833 kg/hm2,比对照沈玉21增产20.92%,2013年和2014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224.5 kg/hm2,比对照增产10.7%,2014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603 kg/hm2,比对照增产13.3%。  相似文献   

6.
闫广艳 《玉米科学》2007,15(Z1):169-170
通过对13个玉米新品种在沈阳市的品比试验,对这1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株高、出籽率、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良玉6、丹科2157的丰产性最好,平均产量分别为11 021.9 kg/hm2和10 670.2 kg/hm2,分别比对照丹玉39增产24.2%和20.2%,达极显著水平;鲁单6006居第3位,平均产量为10 216.3kg/hm2,比对照增产15.1%,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苦荞麦新品种定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杂粮作物》2005,25(6):362-363
定引1号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经6年试验成功的具有抗病、抗旱、早熟、丰产、适应性广的优质(高芦丁含量)加工型苦荞麦新品种.籽粒水分含量11.48%,粗蛋白含量128.7g/kg,粗脂肪含量26.6 g/kg,粗淀粉含量659.3 g/kg,芦丁含量高达26.1 g/kg;2000~2002年3年全国区域试验定西试点平均产量2 213.55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27%;2002~2004年3年示范21点次,平均产量1 472.1 kg/bm2,较对照凉荞1号增产242.25 kg/hm2,各点增幅为3.1%~29.2%;2003~2004年在全市各地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070~2 520kg/hm2,增产幅度为3.6%~17.8%.适宜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茶园滴灌施肥的增产提质及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氮素用量(450、300、150 kg/hm2),研究了茶园滴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3.4%~9.3%,施氮量与产量间呈明显正相关,以年施氮量300~450 kg/hm2产量较高,滴灌施肥对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成熟叶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季节性差异明显,秋茶﹥夏茶﹥春茶,滴灌施肥可促进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土壤pH值明显高于对照,可能因其氮素利用率较高而有助于减弱无机氮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常淮霞  韩金荣 《杂粮作物》2007,27(4):307-309
采用两年定位试验,研究"莲味宝"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玉米增产效果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莲味宝"有机无机复合肥1 050 kg/hm2玉米籽粒产量最高,为7 570.5kg/hm2,比对照增产46.4%,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比施等氮量尿素玉米增产4.7%,行粒数增加1.8粒,单株鲜、干重分别增加0.5 kg和0.002 kg,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0.488%、0.0097%、4.1 mg/kg、1.3 mg/kg。  相似文献   

10.
丰产早熟抗病亚麻新品种天亚8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亚8号是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不同生态区穿梭选育而成的丰产早熟抗病油纤兼用型亚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油分品质较好、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甘肃省区试平均产量1 324.95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10.2%.全国(华北、西北)胡麻区试平均产量1 729.8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6.29%.生产示范最高产量3 062.3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1.89%.籽实平均含油率39.07%,其中亚油酸含量14.35%,亚麻酸含量52.98%.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对氮肥、保水剂用量及不同的栽培方式与半干旱地区旱地玉米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内微集流沟播比膜上穴播增产8.7%,比微集流膜侧种植增产58.4%。不同栽培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覆膜微集流沟播水分利用率比覆膜穴播和微集流膜侧种植提高9.97%和51.75%,节水8.4%和34.6%。施N150.0kg/hm2、P2O5150.0kg/hm2比N112.5kg/hm2、P2O5150kg/hm2和N75.0kg/hm2、P2O5150.0kg/hm2分别增产14.9%和31.8%,水分利用率提高12.74%~39.78%,氮磷最佳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通院9号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40 d,属中晚熟品种。2003年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 017.5 kg/hm2,比通35增产1.5%;2004~2005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586.0 kg/hm2,比通35增产6.5%;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068.5 kg/hm2,比通35增产7.0%。2007年8月获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蒙944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39.78%,脂肪含量22.66%,生育期106 d.2004-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686.8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8.64%.2005年同时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41.3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11.92%.  相似文献   

14.
米稻间作(玉米和旱稻间作)是高秆作物和矮秆作物相搭配的一种间作模式,经过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示范场两年试验表明:米稻间作能够充分发挥玉米边行增产优势,产量10 500kg/hm2以上,比纯种玉米增产3 000 kg/hm2以上,增产幅度达到40%,增加效益6 750元/hm2左右,增产增效十分  相似文献   

15.
运单 15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玉米课题组新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的玉米新品种。2 0 0 2年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晋单 4 6。1 主要表现(1)高产稳产。小区品比试验 ,1997年和 1998年单产分别为 6 480kg/hm2 和 885 4.5kg/hm2 ,比对照晋单 34增产 18.6 %和 2 1.6 %。两年平均单产 76 6 8kg/hm2 ,比对照增产 2 0 .1% ,经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复播区区试 ,对照为晋单 34,1999年 8点平均单产 7987.5kg/hm2 ,比对照增产 16 .8%。 2 0 0 0年 8点平均单产 75 30kg/hm2 ,比对…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讨脲酶/硝化抑制剂配施氮肥在黑土区玉米体系中的氨减排及氮素增效效果。设置两种耕作模式(条耕和旋耕)和3种氮肥类型(常规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尿素)。结果表明,条耕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为8 631 kg/hm2和33.4%,明显低于旋耕;氨挥发总量为20.6 kg/hm2,明显高于旋耕。脲酶/硝化抑制剂配施氮肥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为10 737 kg/hm2和46.0%,较常规尿素分别提高25.6%和23.6%;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为18.6 kg/hm2,明显低于常规尿素。抑制剂类型显著影响氨排放,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低于添加硝化抑制剂尿素。相同氮素投入条件下,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尿素在土壤条耕和旋耕模式下均可实现增产增效及氨减排效果,且添加脲酶抑制剂尿素具有较好的氨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Hybrid-Maize模型分析1984~2017年气候变化对山前平原区20世纪80年代品种与当前主栽品种产量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品种的产量潜力平均为10 890 kg/hm2,目前主栽品种的产量潜力平均为16 220 kg/hm2,较20世纪80年代品种提升了48.9%。在此期间,研究区域气温呈增加趋势,温度每升高1℃,20世纪80年代玉米品种和当前品种的产量潜力分别下降638、591 kg/hm2。夏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太阳辐射总量从1984~1994年呈下降趋势,1994~2017年呈波动维持的状况,太阳辐射每下降100 MJ/m2,20世纪80年代品种产量潜力下降330 kg/hm2,当前主栽品种下降480 kg/hm2。降雨量呈增加趋势,但玉米产量与降雨量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生产上可以通过选用长生育期、耐高温品种等方式减少气候变化对产量潜力的影响。总体来看,当前品种的产量潜力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中的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织金县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 ,马铃薯产量为14 91t/hm2 ,超过当地平均产量 1 5倍 ,钾肥配施可增产马铃薯 1 0~ 2 5t/hm2 ,增幅 8 0 6 %~2 0 6 3% ,施钾产投比可达 2 0~ 3 5。施钾肥后马铃薯薯块重量增加 19 2 % ,增产以增加薯块为主 ,马铃薯品质有较大改善 ,试验认为 ,高产高效施肥的N∶K2 O比为 10 0∶95~ 14 0为宜 ,即施氮 (N)10 5kg/hm2 ,施钾 (K2 O) 10 0~ 15 0kg/hm2 为宜。施磷量应根据土壤中缺肥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油菜施钾效应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8年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67个田间试验,研究施钾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施钾效应的影响,并对土壤速效钾临界值进行初步判定。结果表明,油菜施钾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平均增产率19.1%,增产范围为33-1 587 kg/hm2,平均增产332 kg/hm2,每千克K2O平均增加2.5 kg油菜籽,其中51个试验施钾增产效果在10%以上;施钾平均产投比为1.4,产投比大于1.5的试验占35.8%。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施钾产量效应及经济效应均有明显影响,土壤速效钾与施钾增产量及产投比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以不施钾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标准,初步估计土壤速效钾临界值为106 m g/kg;以施钾产投比2.0和1.5为标准,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70 m g/kg和100 m g/kg。  相似文献   

20.
甜菜新品种新甜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