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食用兰州百合的高效优质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产品以鳞瓣大而肉厚,风味甘甜,营养丰富而闻名,名列栽培百合之首,素有"食用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食用兰州百合属川百合的变种,地下块茎由数十瓣鳞片相叠抱合而成,  相似文献   

2.
兰州百合与川百合试管苗结鳞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百合与川百合组培苗为材料进行了试管内结鳞茎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百合试管内诱导形成鳞茎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IBA,平均每株结鳞茎数可达3.1个,鳞茎平均直茎为1.0cm,鳞茎形成部位在试管苗的底部。川百合试管内诱导形成鳞茎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1.0mg/LIAA,平均每株结鳞茎数为1个,鳞茎平均直茎为0.7cm,鳞茎形成部位在试管苗的顶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兰州百合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别测定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P_n)和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07:00-17:30,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_a)均呈单峰曲线,先升高后降低,13:45达到峰值;空气相对湿度(RH)呈"V"形变化,大气CO_2浓度(C_a)变化较小。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P_n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呈"W"形变化,气孔限制值(L_s)变化趋势与C_i相反;蒸腾速率(T_r)呈倒"V"形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呈"M"形变化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P_n、G_s、T_r及WUE的日均值呈不断下降趋势,而C_i日均值逐渐上升,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兰州百合各指标变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非气孔因素是引起连作兰州百合P_n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AR、T_r和WUE是影响兰州百合P_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光合作用能力不断下降;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兰州百合不同的光合参数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PAR、T_r和WUE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兰州百合一般采用真空包装销售,在采后需要较长的储藏期。近年来贮藏期间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常常给广大百合种植、加工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兰州百合是七里河区的名优特产之一,这里产的百合具有个大洁白、细腻甘甜,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适应形式的需要,需推广兰州百合无公害生产技术、这对于提高兰州百合的层次和档次,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兰州百合主产区兰州市七里河区试验观察了不同采挖时期对兰州百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20年3月11日和2019年11月7日采挖的百合品质较好,但2020年3月11日采挖的百合与2019年11月7日采挖的相比较,含水量、粗纤维含量、钾含量、钙含量、锌含量均上升,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其中总糖、可溶性糖显著下降,钙含量显著上升。综合考虑认为,11月7日采挖时百合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建议将11月7日作为兰州百合的适宜采挖期。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龙牙百合为材料,研究4种百合土壤栽种时的物候期、鳞茎生长量、株高及鳞茎在培养基上培养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化率差异。结果表明,卷丹发芽相对最早,龙牙百合发芽晚于其他3种百合1~2周;兰州百合苗期短、开花早,枯萎期历时长达8周;4种百合采收时鳞茎鲜质量增加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卷丹龙牙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其中,卷丹鳞茎鲜质量增加相对最高,为33.92 g,龙牙百合围径增加相对最大,为4.35 cm;兰州百合在6-BA、NAA浓度分别为1.5、0.5 mg/L的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增殖芽增殖倍数相对最高,为5.75倍;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6%、94%,卷丹、龙牙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则低于90%,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离体繁殖效率高于卷丹、龙牙百合。  相似文献   

8.
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和高频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低温及自然冬季萌芽两条路线进行兰州百合(L.davidiivat.unicolor(Hoog)Cotton)鳞片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以MS+0.0~1.0mg/LBA+0.0~0.1NAA为初代培养基,成功实现了南方高温地区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初代诱导。低温冷藏有利于鳞芽诱导,但不是鳞芽诱导的必要条件。采用MS+0.0~0.5BA+0.0~0.1NAA继代培养基,高温(28~29℃)培养与丛芽继代方式实现了兰州百合高频繁殖,其繁殖系数达3.0~5.0,继代周期为16~18d;组培生根苗的分单株大田移栽方法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用苗量;为工厂化生产其组培苗及炼苗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百合与亚洲系精粹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不同规格鳞茎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小规格鳞茎淀粉积累始期与高峰期分别比较大规格鳞茎提前约10d。兰州百合鳞茎A[φ=(6.4±0.6)cm]可溶性糖的积累比鳞茎B[Φ=(4.9±0.3)cm]提前10d,而精粹百合鳞茎C[φ=(6.0±0.5)cm]比鳞茎D[Φ=(4.3±0.5)cm]提前20d。精粹百合萌发阶段总可溶性糖的下降幅度大于兰州百合。百合鳞茎中的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β-淀粉酶活性,并且较大鳞茎的淀粉酶活性高于较小鳞茎。采收期不同,不同规格的百合鳞茎内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水平有较大差异。兰州百合鳞茎A淀粉含量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30.39%),鳞茎B花后60d淀粉含量达最大值(37.87%)。  相似文献   

10.
兰州百合是兰州的特色农产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兰州市的安宁区、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四个区的消费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消费者的行为细分,找到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及其对兰州百合的不同需求。以期提高兰州百合在兰州市场的消费者满意度,进而提升兰州百合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兰州百合干中的二氧化硫本底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集的百合干生产厂家的百合干产品及实验室采集的鲜兰州百合并模拟百合干生产加工过程制作百合干采用凯氏蒸馏-滴定法测定百合干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鲜兰州百合自制百合干和百合干生产企业生产的百合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即百合干中都含有二氧化硫本底值,根据百合干中二氧化硫含量分布及频次,认为百...  相似文献   

12.
兰州百合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兰州百合加工业 ,实现百合产业化经营 ,可以延长百合产业链条 ,提高兰州百合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水平 ,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认真分析了兰州百合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兰州百合加工业的五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引种到哈尔滨的兰州百合,经过2a的栽培试验表明能抗-40℃的低温而露地越冬。越冬植株生长健壮,开花多,在全光下栽培能顺利完成生活史,而遮荫栽培不利于生长、开花。蒸腾强度测定结果表明兰州百合蒸腾量低,抗旱性强。在开花前1—3d辅助授粉才能结实,但以开花2d前辅助授粉的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榆中地区对野生兰州百合、大花卷丹、王百合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野生百合品种均能适应榆中地区的环境条件,但生长周期存在差异,为174~226 d。王百合花型大、柱头长、植株高、茎粗、叶多;大花卷丹花型、花形等花性状与王百合相似,但自身结实率较高,采收后产量增长率较高;兰州百合花型小、柱头短、采后母籽个数,但母籽周径小于大花卷丹。可利用各自的优良性状进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兰州百合叶片为外植体,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激素的浓度配比对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及生根诱导效果,选择适合兰州百合快速繁殖的最佳体系,为兰州百合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MS+6-BA1.0mg/L+NAA0.5mg/L为诱导芽的最佳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2mg/L,I/2MS+IBA0.1ms/L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钉对近年来兰州百合的产销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新世纪兰州百合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子向,发挥资源和生产优势,合理进行生产布局,实施名牌战略,创立百合优胜品牌.大力推进百合产业化经营。主要对策包括:积极培育市场,努力开拓市场;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建设好百合商品生产基地;在重抓好百合科研与开发,推广和创新;改善和强化宏观调控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食用百合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合是单子叶埴物亚纲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值物,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甚高。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用百合、食用百合和观赏百合。我国食用百合的主要品种有甘肃兰州百合、湖南邵阳百合、江苏宦兴百合,以兰州百合品质最好,兰州百合是一种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优良食用品种,鳞茎瓣厚、丰润、口感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兰州百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兰州百合不仅是中国百合中的上品,而且是中国唯一的甜百合,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保健和观赏价值,作者对兰州百日合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资源开发、质量控制、观赏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归纳和整理,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进行正反交,研究了花期调控、不同授粉方式、蒴果采收时间及胚挽救培养基配方对杂种胚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延后种植及大花卷丹提前种植,可有效地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时,花期授粉的蒴果膨大率可达93.3%,种子有胚率为2.00%;大花卷丹与兰州百合杂交授粉时,切割柱头的授粉膨大率最高,仅为7.6%,但种子有胚率为0%。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后60~70 d的蒴果进行胚培养较为适宜。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的杂交胚适宜培养基为MS+0.3 mg/LNAA+0.2 mg/L6-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