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的特点海南岛位于北纬18°10'至20°10'和东经108°37'至111°03',面积33907.7平方公里.所谓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亦即赤道两侧各23°27'的纬度带.海南岛位于热带区的北部.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海南岛红树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探讨该植物区系热带北缘特性及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并分析红树林植物区系特有成分贫乏的原因;概述海南岛红树林严峻的现状和影响海南岛红树林保护与发展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初步调查海南岛各市县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现状,介绍了薇甘菊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危害特征,并提出科学防治措施.薇甘菊在海南岛已有蔓延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报道自2001年至2005年于海南省石灰岩地区进行的一系列简单调查所发现的17种蝙蝠,包括了海南省的一个新记录管鼻蝠属一种(Murina sp.).限于某些属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我们未能确定海南岛的蝙蝠物种总数,但全省共有翼手目约33种.海南岛的蝙蝠大多数都与洞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石灰岩地区就是它们极为重要的栖息地.由于各种不同的威胁因素,包括被捕捉作食用、采矿和旅游带来的洞穴破坏,海南岛的大部分蝙蝠种类都受 到了威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种类属于中国动物红皮书所划分的易危种类.假如海南要保持本岛的哺乳类动物组成,那么对海南岛的蝙蝠及其栖息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以及对它们开展综合性的研究都是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发现一珍稀新物种——五指山含笑.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简单回顾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并简要介绍了作者的一些研究结果,包括区系种类组成、区系与群落中的优势科和表征科、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特征等.最后,提出一些海南岛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研究中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剌桐姬小蜂在海南的发生与防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外来入侵种--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tts erthrinae Kim)生物生态学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刺桐姬小蜂在海南岛的发生和危害以及影响等情况,其中对刺桐姬小蜂在海南岛的扩散趋势及防治措施作了重点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的锈菌种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就林木锈菌而言,除过去个别文献有过零星记载外,尚未见专门报道。笔者在过去多年的工作中,曾在海南岛各地进行了调查,收集有关标本资料等。本文就海南岛9个树种10种锈菌的林木锈病作一初步报告。一、海南岛的10种林木锈病海南岛的10种林木锈病如表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南岛的多孔菌资源及其生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多孔菌312种,隶属13科,54属。其中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15个,海南岛新纪录属24个,海南岛新纪录种162个。同时,对海南岛的多孔菌资源及其环境作了简要论述,分析得出多孔菌在不同的生态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于2003、2004和2005年连续3年对黑脸琵鹭在海南岛已知和潜在的越冬地进行调查.分别在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临高县后水湾和东方市北黎湾发现了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后两者是在海南岛首次记录到.2005年海南岛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数量已达77只,约占全球越冬种群数量的5%以上,这是继香港和台湾等地之后黑脸琵鹭在中国的又一重要越冬地.调查结果表明:黑脸琵鹭越冬栖息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湿地滩涂的围垦、海产品挖采和非法猎捕.建议有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分别在2个新发现地建立保护机构,并对越冬地周围的村民进行保护意识教育和宣传,以加强黑脸琵鹭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丰宁满族自治县为河北省重点林业县之一。为使林业打破以往单纯生产原木的旧格局,走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新路,县林业局与河北林学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县重点山区进行了树木资源调查,共采集标本2000余号。经整理鉴定,现知全县木本植物有243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于45科,91属。根据调查资料,本文就该县木本植物组成、区系概况、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浙江武义县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计有92科268属680种,论述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基本特点后,按其经济性状,将其分为材用、果类、纤维、油脂、芳香、鞣料、观赏、密源、药用、淀粉共10类,最后对它们的综合利用提了一些建议,将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城市植物区系内容,选取郑州市9所典型高校,在全面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区系的组成成分、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共有木本植物60科115属191种;在科属多样性上以寡种科属植物和单种科属植物居多,蔷薇科植物种数最多,大属植物较少;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上,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较为突出。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复杂,地理成分多样,但物种种类多样化上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南岛最新的蝶类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海南岛蝶类共计613种,隶属于11个科220个属。并对海南岛资料较全的589种蝶类昆虫进行了区系分析,其中属东洋区系种类的占总数的81.49%,其它跨区系的广布种占18.51%,显然,东洋界的种类占优势。提出了实现海南岛蝶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物候观察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工作,要积累大量植物体生长发育资料,为农林业服务。此项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的。我国用物候知识指导农时虽历史悠久,但未形成观测网络。近20年来国内建立了个别观察站,配合气象资料做了一定工作,但进展缓慢。仅北京的林业院校、科学院进行了较详细的物候观察记载,并指导生产。我们在海南岛尖峰岭林区设置试验点,做了18种乔木的物候期记载工作,1981年以后由所树木园统一记载,现仅将1976—1980年观察资料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生态治理、产业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发掘、综合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和良种培育、人才培引和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区植被修复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钟藤在海南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原产地的金钟藤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种在海南岛分布广泛,并对该岛中部山区的中低海拔次生林和人工残次林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云南、广西等省区虽有分布,但危害较轻。根据对金钟藤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分析,结合其在新旧分布地的现状,认为该种为典型的生态危害种,具有很强的潜在入侵能力,对其防治应以综合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上犹县五指峰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五指峰地区木本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16科319属869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21属30种,被子植物107科298属839种。2)五指峰木本植物科属组成中,寡种科和寡种属、单种属较多,大种科和大种属、中等属较少。3)五指峰木本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对五指峰木本植物区系分布类型在科级和属级水平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指峰木本植物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呈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并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其中有珍稀濒危木本植物2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