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豆荚螟对丘陵地区大豆和绿肥柽麻为害极重,能使柽麻种子产量,由刚引进种植时每亩300—400斤降为几十斤,严重的威胁柽麻绿肥的发展。为探索豆荚螟的发生规律,通过1979年的连代饲养和几年来的田间调查,明确了豆荚螟在南阳地区年发生5代,世代重迭,以老熟幼虫于10月下旬入土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羽化。主要寄主有豌豆、蚕豆、刺槐、春柽麻、夏柽麻、大豆、黑豆等。  相似文献   

2.
强迫取食试验结果初步证实,甜菜大龟甲幼虫在藜科藜属杂草灰藜、小藜、杂配藜上能完成个体发育,取食甜菜时发育慢,死亡率高,幼虫个体间对甜菜的适应性差异大,赵冬代成虫出蛰期、一代卵及幼虫发生期与灰藜生长期的配合程度大于甜菜,但在田间灰藜等杂草数量少时,卵也可产生在甜菜叶片上,灰藜叶片被食光后幼虫转至甜菜为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稻田适量喷施保护性农药是否影响周边香根草对水稻螟虫的诱集效果,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在水稻和香根草上分别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对大螟成虫趋性及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喷药后第1天,栖息在香根草上的大螟雌、雄成虫总量分别为4.2头和3.8头,显著高于水稻上雌、雄成虫的总量1.00头和0.60头;在水稻上喷药后1~3 d接入大螟,在水稻上不产卵,直到第6天才出现卵块;喷药后6 d和12 d接入大螟,在香根草上的卵粒数分别为287.2粒和309.2粒,显著高于其在水稻上的57.2粒和81.4粒,约为水稻上的5.0倍和3.8倍。在香根草上喷药后1~3 d接入大螟,成虫选择水稻居多,在香根草上的产卵量为0;喷药后6 d接入大螟,成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喷药后12 d接入大螟,在香根草上的成虫数量为9.8头,约为水稻上的2.5倍,产卵量也约为水稻上的1.9倍,二者均差异显著。表明香根草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后其对大螟的诱集作用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玉米螟在张家口地区一年发生两代,分布普遍,为害严重。虽经连年越冬防治,处理玉米秸杆比较彻底;玉米心叶末期防治一代也很普遍,但是两代螟害无明显减轻趋势,春玉米被害株率心叶期约30—50%,穗期可达50—90%。为此1977—1979年我们从寄主植物角度研究各代玉米螟发生的虫源,进一  相似文献   

5.
一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年~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江西省彭泽县棉区,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一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代棉铃虫的寄主在我省主要有大豆、棉花、蕃茄、烟草、辣椒等;发育历期以大豆饲养的发育最快,其次为棉花(泗棉三号),抗虫棉、辣椒、蕃茄饲养的发育慢;其存活率也是以大豆、泗棉三号最高,抗虫棉、辣椒、蕃茄极低;选定的五种寄主植物,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辣椒;饲养过程中前期用寄主叶片,后期用果实作饲料比全期用叶片饲养,棉铃虫发育快、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水稻大螟为害规律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螟田间分布规律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大螟的趋边集中为害行为.幼虫侵入水稻方式以从剑叶叶鞘缝侵入和从剑叶叶鞘处咬孔侵入为主.幼虫为害水稻造成白穗,随为害茎节的升高而加重,以穗茎节为主,占80%左右,其次是穗茎下第一节.一至四龄幼虫为害均能造成水稻白穗,以二龄为害造成白穗为主,平均为86.7%.据此提出了大螟的测报调查方法,防治时期应在水稻破口期和卵孵高峰期,以及轻发年份田边挑治、重发年份全田用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蜡螟个体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的主要敌害。据我们1984年1~6月在试验蜂场先后抽脾(边脾)33张剥查,其中有大蜡螟2719头,占99.02%,有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27头,占0.98%,平均每张巢脾有大蜡螟82.39头,给养蜂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给养蜂业中大蜡螟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984~1988年,代们对大蜡螟个体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蜡螟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之一,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危害尤重。1984~1988年,我们在研究大蜡螟生物学的基础上,根据大蜡螟产卵及幼虫上脾危害等习性,研制成一种阻隔器,安装在蜂箱前、后壁上,控制了大蜡螟幼虫上脾途径,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不同寄主植物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和为害,一方面受棉田内自身生态条件影响,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与棉田外寄主植物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2a的多点调查认为:棉铃虫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和寄主的不同生育期,对寄主的“亲和性”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的“适应性”也不同,由此可将棉铃虫寄主分为4个类型;另一方面,各寄主植物间虫源表现为相互转移和扩散,即寄主间有“库”与“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及寄主植物对豆野螟发育历期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20、25、30℃3个不同温度及豇豆、扁豆、菜豆3种寄主植物对豆野螟发育历期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和30℃条件下,产于3种寄主植物上卵的历期无显著差异;对整个幼虫期而言,20℃和25℃下,取食3种寄主植物后的幼虫历期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30℃下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取食菜豆的幼虫历期显著短于豇豆和扁豆(P<0.05).对于蛹期,3个温度条件下均以菜豆上的蛹历期最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25℃和30℃条件下,相对扁豆和豇豆而言,幼虫取食菜豆后,其世代平均周期、未成熟期和种群倍增时间均为最短,且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高.结果显示菜豆是豆野螟野外的主要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1.
农药雾滴在吊飞昆虫不同部位的沉积分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翔的昆虫对农药雾滴不只是被动的接收靶体,它对不同粒径的雾滴有一定的选择捕获能力。作者在试验风洞中初步研究了粗雾滴、细雾滴两种喷雾方法在模拟昆虫靶标和吊飞活体粘虫靶标上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靶体形状对雾滴沉积有很大影响,雾滴在尖细靶标(触角、腿)上沉积量(μg/cm~2)远高于粗大靶标(体);农药雾滴在吊飞昆虫上的沉积量一半在翅上;雾滴粒径对其在靶标上沉积分布有很大影响,同样施药剂量下,吹雾法(43μm)药剂在吊飞粘虫上的沉积量是常规喷雾法(181μm)的1.49倍。  相似文献   

12.
金鋼钻是四川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已經发现有鼎点金鋼钻(Earias cupreoviridis Wlk.)和翠纹金鋼钻(E.fabia stoll),以前一种占绝对优势。已发現鼎点金鋼钻的寄主植物有4科8属13种。除棉属而外,最重要的寄主为錦葵科中的冬莧菜及蜀葵。一年中鼎点金鋼钻可发生4—5个世代,以蛹茧越冬。完成一个世代的有效温积为375.3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2.7℃。各代雌虫寿命9.2—15.2天,雄虫9.4—13.6天。平均每雌一生可产卵102—275粒。第1代幼虫主要在5月为害冬莧菜和蜀葵。第2代以后主要为害棉。田间发生的世代重迭,但从棉株上卵和幼虫的数量,可以明显地划出各个世代的高峯时期。雨天多、雨量大对田间虫卵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現蕾早的棉田和生长壮旺的棉田虫害较重。  相似文献   

13.
梨叶叶龄与梨黑星病菌侵染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鸭梨叶片在生长发育期抗病性差,易感染黑星病;发育成熟后,抗病性逐渐增强。自然条件下,受叶片抗病性和孢子着落量的综合影响,鸭梨成熟叶片很少感染黑星病。鸭梨叶片从展叶到发育成熟,在梨树生长发育前期(盛花期后60d内)约需40d,后期(盛花期60d后)约需30d。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鸭梨叶片受侵染,潜育期为18-25d,发病后,病斑大,产孢期短;成熟叶片受侵染,潜育期多在40d以上,发病后,病斑小,产孢期长。梨树生长前期梨黑星病的流行主要由于大部分叶片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抗病性较差;后期果实发病则主要源于成熟叶片内长期潜育和长期产孢的黑星病菌。  相似文献   

14.
 1.油菜菌核病在我国的分布共有19省,而以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为主。它的分布区域决定于較低的温度(15℃左右)、充沛的雨量(月平均超过100毫米)及寄主易感阶段(一般为花期)三者的密切配合。在秦岭以南的早春和深秋以及松花江流域的夏季,其配合是符合于这种情况的,因此发病較为普遍而严重。秦岭以北,包括华北与西北,上述三方面的配合基本上是不协調的,因此菌核病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证明,虚伪钝绥螨对猎物的寻觅行为是受猎物的某种化学信息物所影响。雌、雄猎物产生的信息物对其引诱力无差异。当虚伪钝绥螨长期取食某种猎物,对这种猎物的信息物反应特别敏感。当改用其他猎物饲养两代以上后,其趋性反应也随之改变,对前者反应减弱,对后者增强,说明该螨的食性有较大的适应能力和可塑性。用甲醇对硃砂叶螨雌成螨,及其所排出的丝和粪分别提取,虚伪钝绥螨对叶螨粪的提取液反应最强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调查了分离自不同寄主植物的107株青枯假单胞菌(简称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野生型菌株,发现30株野生型菌株具有十分明显的游泳运动性和爬行运动性。这是运动性青枯菌野生型菌株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苜蓿盲蝽在豫东棉区的寄主选择及其转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网、目测、盘拍和室内饲养方法,调查研究了河南东部棉区苜蓿盲蝽的野生寄主和栽培寄主植物种类,已发现161种,其中野生寄主植物137种,分属32个科,栽培寄主20种。研究了苜蓿盲蝽在这些寄主植物间的转移规律,表明该棉区以田菁、草木樨、野苜蓿为主的豆科植物及小白酒草为主的菊科等植物和小麦、棉花一起,构成了有利于苜蓿盲蝽发生的生态环境。抽穗期的小麦为越冬代成虫向棉田过渡的主要桥梁寄主,棉花仅仅是第1至第3代苜蓿盲蝽的侨居寄主,田菁、草木樨、小白酒草等豆科和菊科杂草丛生的地方是其第4代、第5代生存和越冬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8.
3种赤眼蜂在多种寄主卵单独或共存条件下,趋向产卵的行为反应趋势相似。各“蜂—卵”组合之间,在上卵蜂率,偏嗜指数等行为反应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该趋势与寄生特性不尽吻合,不同蜂种对不同寄主卵有各自的偏嗜性选择。繁蜂所用中间寄主卵,对蜂种原有的寄主选择嗜好性具有驯化改造作用,赤眼蜂对寄主卵的有机溶剂抽提物有敏感的趋向行为发生,赤眼蜂对寄主的选择性行为可能与寄主卵的化学信息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以作物群体为中心形成的,害虫的综合防治问题应与作物生产紧密结合。了解棉花生长和发育是设计与执行棉虫综合防治不可忽视的部分。棉红铃虫的防治措施不仅要根据蛾量,而且更重要的应考虑棉株发育时期。如果红铃虫蛾量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