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7、1998年分别审定通过了7个和8个水稻新品种。(1)皖稻63号原名竹青,系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与省种子总公司合作用海竹与二九育配组,于1993年育成的早舢品种,1997年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属早中熟类型,分美力中等。株高80cm左右,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主茎叶12张,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穗弯弓形,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5~26g。米质中等,米粒变白较大。抗稻瘟病能力强,不抗白叶枯病。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对照8B40增产5.5%~19.4%。一般每…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5年3月审定通过了6个水稻品种(组合),认定了1个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6个水稻新品种是: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5年1月审定通过了5个水稻品种(编号1~5),认定了2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九稻60号(九03A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稻60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方法、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抗性、品质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5年5月审定通过了3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认定了2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2006年江苏省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江苏省第三十九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16个水稻新品种。本文简介了16个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8.
新稻1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皖稻153(1892S/RH0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稻153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云南省审定通过了7个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新稻35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晚熟黑粳品种奥羽368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自治区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611.44kg/667m^2。2010年3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集优质、丰产、营养价值丰富、抗病、抗倒于一体,适合南、北疆≥10℃积温在3200℃以上稻区种植,是一个推广应用前景良好的特种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历史,总结了1997年以来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主要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及审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全衡 《中国稻米》1995,(1):F003-F003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4年7月13~14日审定通过了15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水稻品种1个,即云粳27号。  相似文献   

15.
(1)皖稻71号原名早籼14 ,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品种。1996~1998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产量与对照种8B40相当 ,一般单产400kg/667m2。株高80cm左右 ,株型较紧凑 ,分蘖力较强 ,每穗总粒数95粒 ,结实率80 %以上 ,千粒重23~24 g,米质较好 ,经测定米质指标有8项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中抗稻瘟病 ,不抗白叶枯病。(2)皖稻73号原名351A×9247 ,系池州地区种子公司与青阳县种子公司协作 ,经1997~1998年…  相似文献   

16.
黄发松  胡学应 《中国稻米》1994,(1):F003-F003
1994年1月,湖南、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分别为17个和16个,认定的分别为5个和3个。兹以水稻为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1973—2021年期间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全国共育成实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509个,选育出了一批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先后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审定品种数量由“九五”期间的28个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 550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两系法超级稻品种31个,略低于三系法超级稻品种数量,但在单个品种的推广面积上,两系法杂交水稻则明显高于三系法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8.
新稻50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于201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新稻50号的主要特征特性、米质分析情况、产量表现等,并从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如下9个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丽稻一号是由天津市东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晚熟粳稻品种。2001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一、选育经过1990年 ,我区引种了日本水稻品种中国91。该品种具有穗长、粒大、米质优、抗倒伏、抗病等特点 ,但生育期较长。为了将中国91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利用 ,1991年我们选用中国91做父本 ,选用大面积种植水稻优良品种中作321做母本 ,经过7代的优中选优 ,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丽稻一号 (原代号9603)。二、产量表现丽稻一号于1998年至1999年参加天津市水稻品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