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组培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和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ADI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ADI教学模式可显著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增强,可显著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分析技能、推理技能和评估技能)提高,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学习兴趣、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态度、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论证倾向,以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农林生物类课程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角下有效应用ADI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交流研究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推动专家与企业技术合作,农业工程杂志社在成功举办前6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7年3月18—20日在上海市举办了第7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包括3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植物新品种创制及育种、植物  相似文献   

4.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面临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和应用型农林人才的新要求。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现状和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植物组织培养章节为例,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植物组织培养有效课堂的构建。课后调查问卷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的BOPPPS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其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植物克隆技术亦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小植株的过程。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即一个活的植物细胞,具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因此就会有一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物的遗传基础。在适宜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植物快繁、植  相似文献   

6.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市场上专门的自动化培育系统还未普及,以至于植物组织培养面临劳动力成本高、工业化水平低的现象。植物组织培养机旨在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结合各类传感器及特殊结构对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监控、培育、杀菌。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业化及自动化,提高培养效率减轻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交流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方面所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农业工程杂志社于2016年5月19—20日在古都西安市举办了第6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包括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交流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方面所研究的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农业工程杂志社在成功举办前4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5年4月23—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继续举办了第5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暨“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并针对成立植物组培技术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事宜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植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新技术,在植物育种、脱毒快繁、次生代谢物应用、种质资源保存交换及植物转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植物新品种创制及育种和植物组培研究仪器设备等);植物脱毒新技术与检测技术;植物工厂化快繁育生产技术与管理(植物组培工厂化育苗设备及资材、组培规模化生产成本分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温室育苗技术和现代化温室研究等);植物组培技术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事宜。研讨会上,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郑学勤研究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肖玉蓝研究员、中国林科院齐力旺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乔春教授、中科院北京植物所胡玉欣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柳俊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郑成淑教授、青海大学唐道城教授、福建农林科技大学何碧珠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向增旭副教授以及凤阳金小岗农业科技产业公司訾庆顺董事长、北京必洁仕环保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凤兰经理等为代表的来自高校、研究所及企业的18位全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应用创新方面的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以上4个方面内容,就各自领域里的研究创新成果在大会上作交流报告。每个专题报告之后,都有一定的现场提问交流时间,使整个会议现场的学习交流气氛浓烈,台上专家和台下参会代表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交流。 8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的热带作物科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郑学勤研究员,已经是连续4年亲临研讨会现场,每年他都能带来新的研究成果与各位代表分享交流。今年的研讨会上,郑老先生作了题为《热带生物能源植物小桐子育种及其组培的研发》的大会报告。热带生物能源植物小桐子可全株开发,其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小桐子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小桐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郑老先生向代表们介绍了他所带领的技术团队,在小桐子育种、组培及其种植上的研究成果。产量的提高是小桐子种植目前核心的攻坚方向。小桐子是野生植物,直接拿来种植产量很低,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育种。小桐子经过多年的育种,产量提高了大幅度的提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肖玉蓝研究员作了题为《植物无糖组培快繁与工厂化育苗》的大会报告。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通过输入CO2气体作为碳源,并控制影响试管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使试管苗由兼养型转变为自养型,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动态调整优化植物生长环境,为种苗繁殖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苗齐、苗壮;继代与生根培养过程合二为一,培养周期缩短;大幅度减少了植物微繁殖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率;消除了小植株生理和形态方面的紊乱,种苗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植株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显著提高;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组培生产工艺的简单化,流程缩短,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度提高,降低了操作技术难度和劳动作业强度,更易于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培养不受培养容器的限制,可实现穴盘苗商业化生产,也可实现大规模容器自动工厂化生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乔春教授以《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方法与机理》为题,向代表们介绍了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在植物组培和种质资源保存上的应用。超低温保存是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如茎尖)置于液氮中保存的一种技术。在液氮条件下,细胞的分裂活动和生理代谢停止,植物离体材料可以无限期保存,并且保持其遗传稳定性。因此,超低温保存被视为植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被认为是脱除植物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为脱毒苗生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茎尖超低温处理可以同时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与脱除植物病毒双重目标。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訾庆顺董事长向代表们介绍了“金小岗农业”植物组培工厂的相关情况。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山东泰安市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小岗投资兴建。公司以有机大樱桃、蓝莓和樱花3大产品为主导,绿化苗木和旅游、生产、观光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总投资3.5亿元,在小岗村建设1万余亩现代组培中心、美国大樱桃、蓝莓、樱花苗木及农业科研基地。訾庆顺董事长表示,他愿意与各位科研专家学者一起交流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植物组培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研讨会的最后,各位专家及参会代表就成立“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联盟及专家组”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从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产业联盟的成立、专家组成员、运作模式、交流活动、技术培训以及参观考察等多方面进行商讨,以希望通过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更好地搭建起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蒋康  罗俊杰  王红梅  刘新星 《农业工程》2020,10(11):102-106
人参果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和高产高效益等特点,自引进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在现代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植物茎尖脱毒技术和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推动人参果种苗向大规模、优质高效、低成本和周年化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载体。对人参果脱毒快繁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针对人参果主要病毒病TMV、PMV和CMV的3种脱毒技术和4种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我国人参果种苗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并对比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未来人参果种苗脱毒快繁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和农业科技公司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2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对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农转资金项目专题"沙棘非试管快繁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在北京进行了阶段验收。这一专题  相似文献   

11.
植物工厂以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优点,被应用于植物生产。但植物工厂栽培板存在清洗费力、清洗不彻底问题,制约植物工厂生产效率。对比研究设计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清洗的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确定最优参数为水射流靶距20~60cm,水射流锥角65°,水射流压力1000Pa,口径3.5mm的扇型喷嘴。仿真分析表明植物工厂栽培板清洗装置可以达到有效清洗目的,为植物工厂清洗装置配套设计提供参考,有效提高植物工厂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根际微生物是植物根系环境中特有的微生物群.分析植物类型、土壤类型、栽培管理制度等因素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阐述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根际微生物来促进作物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在现代农业种植业生产中,为了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工艺不断更少,少耕,免耕,地面覆盖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正在推广,对农业种植机械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打穴播种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打穴播种机研究的发展并分析了各种机具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穴播种机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伟忠 《农业工程》2019,9(6):52-58
植物工厂是室内农业研究之重点,多采用水培方式结合层架补光栽培,以气雾栽培模式为主导。该文结合简易的环境调控与补光,提出一种植物工厂,具有投资成本低、耗能少且实用的优点,为室内农业的都市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学有效的灌溉方式对鲜食葡萄生长发育以及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鲜食葡萄研究现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水分胁迫对鲜食葡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并就其研究进展提出展望,为我国设施栽培葡萄种植制定合理、科学的水分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正逐渐向综合化、规模化、多尺度和高通量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表型研究的最新动向。然后针对室内表型监测平台的特点和各类室内表型针对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产量、品质、胁迫抗性(包括干旱、抗冷热、盐胁迫、重金属和病虫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通量、传感器集成度和平台大小等把一些国内外流行的室内植物表型平台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这些室内表型平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室内表型数据的管理和解析方法。最后,本文着重讨论了室内表型平台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中国植物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表型组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中国植物表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设施农业也迎来了其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植物工厂里的温室和大棚,由于受到阴雨、雾霾和雨雪等自然天气的影响,时常让植物出现许多缺光并发症。基于此,研制了一款基于旋转栽培架的补光设备,旨在通过补光使旋转栽培架上的植物避免由于光照不均匀所导致的打蔫、发黄和生长期延长等现象,同时也为同类补光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静 《湖南农机》2011,38(3):210-211
无土栽培技术,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发明的一种作物栽培新方法.本文结合番茄种植特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温室设施双机热备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种养的有效设施,打破了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地域和时空界限,在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水产养殖及种养结合等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现代温室设施控制系统采用双机热备冗余控制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控制系统CPU单元可靠性.为此,对基于马尔可夫过程模型的现代温室设施双机热备冗余控制系统CPU单元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其结果表明,双机热备冗余控制系统CPU单元较整个控制系统的各边、节点和子系统绝对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