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云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简介、特点及创新以及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意义;提出了云南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彰武县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旱灾频繁,全县绝大部分耕地无水浇条件.详细介绍秸秆覆盖及高留茬、机械化深松及重耙压、地膜覆盖3项技术的内容和效果,通过多种作业模式的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探索旱作条件下依靠天然降水实现大面积旱作农田保土保肥、抗旱保水节水、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正在全省实施的几项主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出了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是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业严重缺水的现状,提出了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基本技术,强调指出机械化是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甘肃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增加农机装备投入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以完善创新 ,组装配套单项旱作机械化技术 ,引进、吸收先进机械化技术 ,努力扩大应用范围 ,提高技术水平 ,因地制宜地建立系列化、规范化的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这一思路 ,近年来 ,我省农机部门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绩。1 加大机修梯田力度 ,改变农业生产环境我省现有耕地 350万hm2 ,其中坡耕地 2 0 0万hm2 。坡耕地改梯田是改善农田条件的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甘肃省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自然降水与农作物生长不同步等现状,论述了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效果,并总结了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工程技术,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对于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阐述旱作农业工程节水技术的内涵,介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少免耕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改旱技术5种技术内容,为旱作农业工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简述了曲阜市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介绍了整平深耕、机械深松、旱田机播、培肥覆盖4项主要旱作农业技术及相应设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河南省南阳市旱地的特点,结合过去推广的旱作机械化技术,指出了旱作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总结了实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简介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面积约有 7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51.9%,其中北方旱地面积 5300万公顷,南方 1700万公顷,分布于 20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且水资源在地理和时空方面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旱地作物比有灌溉条件作物每公顷产量低 1200~ 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深耕、深松以及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等。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对于干旱定义的综合提法是巾于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或者是一种因长期无降水和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由于干旱是一个分复杂的综合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与众多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也与人类社会因素有关。因此,针对齐齐哈市旱灾频繁和旱作农业现状,提出了旱作农业发展对策和几点建议,对大力发展蓄水保墒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化旱作新技术、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宏观上论述了国内外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旱作农业耕作机械发展的3个阶段;探讨了旱作农业机械耕作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旱作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适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耕作机械系统.农业耕作机械将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最终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干旱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框栽方式,研究不同阶段干旱处理对土壤水分、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随干旱历时的增加而递减,长时间干旱后稳定在20%~24%;对于短期干旱处理,灌溉量较大时,土壤含水率会迅速恢复到稳定值32%~34%,但是对于18d以上的干旱历时,较少的灌溉量并不能保证土壤含水率在1~2次灌溉后得到恢复,表明较少的灌溉量对土壤含水率的提升能力有限。各干旱处理结束时期,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均随干旱历时增加呈下降趋势,长期干旱会使全株干物质积累下降13%~30%;苗期和花荚期的短期干旱处理产生激发补偿效应,不会使大豆减产,结荚鼓粒期对水分供应较为敏感,干旱导致大豆减产。  相似文献   

14.
李莲 《农业工程》2015,5(4):160-161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该技术在青海省同仁县已应用了6年,总结了其特点、推广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实施成效,以使该技术更好地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农业旱灾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旱灾的发生频率、时空分布、发生与发展过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旱灾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粮食生产对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安徽省的旱灾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轻重灾情交替出现,其波动周期大致为5~10年;严重以上旱灾的发生机遇平均约为4年一次,且旱灾在水旱灾害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对粮食生产的致灾强度呈增长变化趋势;农业干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安徽淮河流域旱灾的年均成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均占全省的70%左右。粮食减产率与旱灾成灾率二者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成灾率的增加粮食减产率呈上升趋势,其拟合关系以多项式较为理想,为减轻粮食灾害损失、进行旱灾治理的重点区域是该省的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17.
锌肥对干旱下冬小麦产量形成及籽粒锌积累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胁迫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寻干旱防御技术,本研究以豫农211为材料,在拔节期、灌浆期对小麦进行不同水分和锌肥处理,研究了施用锌肥对干旱条件下冬小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籽粒锌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叶片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率、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籽粒锌积累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下降,施用适量锌肥可以提高小麦叶片含叶绿素量,增加叶片相对含水率及单株干物质总量,提高籽粒灌浆速率,促进籽粒锌积累速度及最终籽粒含锌量,提高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锌肥能增加干旱下小麦产量4.80%,籽粒含锌量36.8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周麦22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设置轻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60%~70%)、中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50%~60%)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40%~50%),对比分析了冬小麦根系形态、根系分布、株高及叶面积的变...  相似文献   

19.
干旱频发对生态资源、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山西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基于1971—2020年山西省2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方法检验各气象因子的年变化趋势,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析单个气象因子变化情况下ET0的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比较各时间尺度(月、季、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山西省干旱灾害监测能力。结果表明:ET0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气象因子对ET0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2m处风速、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ET0呈波动下降趋势。SPEI能够在多时间尺度上有效反映山西省干旱状况,是该地区干旱监测的有效工具。在月、季、年尺度下,比较3个干旱指数, Pa检测效果较差,〖JP2〗SPI和SPEI在某些地理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而言,SPEI在多数地区检测干旱的性能更好;SPEI-1〖JP〗尺度下,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轻旱(14.8%)、中旱(10.6%)、重旱(5.6%)、特旱(1.9%),3月干旱发生率最高(34%),12月发生率最低(31.8%),吕梁市、晋中市、大同市干旱情况较为严重;SPEI-3尺度下,季节发生干旱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33.5%)、夏季(32.5%)、春季(31.9%)、冬季(31.4%),大同市、长治市特旱发生频率最高,旱情最为严重,忻州市轻旱频率、朔州市中旱频率、吕梁市重旱频率最高;SPEI-12尺度下,轻、中、重、特旱频率分别为14.8%、10.5%、5.4%、2.3%,SPEI-12相较SPEI-1和SPEI-3识别重旱、特旱的站点更多,并基于游程理论得出,山西省南部干旱频次更多,东部干旱历时更长、干旱严重程度更大,干旱峰值主要出现在山西省南北部,由于年均降水呈波动性下降,年均气温整体上升,山西省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南北部旱情将有所加重,中部地区旱情有所减缓,全域性干旱仍有很大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20.
对阜新地区常用的21个玉米杂交品种的籽粒产量、干物量、单株穗数、株高、倒伏系数、雌雄穗开花间隔、叶片卷曲指数、叶片衰老指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得出各品种的综合耐旱指数,并利用选择指数多性状综合评价品种的抗旱性,为农业生产及进一步筛选耐旱玉米种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