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辽宁省燕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 kg/hm2、37.35~41.10 kg/hm2、110.40~121.05 kg/hm2,可获得3 581.25 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为供试作物,采用二次回归3414设计,分析氮磷钾肥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大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量,章党镇的最佳施肥量为:N3~3.5kg/667m2、P2O52.7~2.8kg/667m2、K2O4~4.2kg/667m2;兰山乡的最佳施肥量为:N3kg/667m2、P2O54.5kg/667m2、K2O4.5kg/667m2。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获得冷棚马铃薯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为Y=1563.74+56.93N+116.45P+4.84NP+7.37NK-9.42PK-6.31N2-5.92P2,求得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2.05kg/667m2,P2O5=9.42kg/667m2,K2O=6.72kg/667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1.58kg/667m2,P2O5=8.39kg/667m2,K2O=7.19kg/667m2。  相似文献   

4.
温室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无土栽培樱桃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温室内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了不同的水肥耦合试验,旨在揭示番茄产量与灌水量及施肥配比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灌水量、施肥配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都极显著;生育期最优灌水量为8467.2 m3/hm2,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3;6~11月份的最优灌水量都为试验的高水,6、7月的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2,8~11月的最优施肥配比为N∶P2O5∶K2O=2∶1∶3。  相似文献   

5.
冷棚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获得冷棚马铃薯三元二次肥料效应甬数为Y=1563.74+56.93N+1 16.45P+4.84NP+7.37NK-9.42PK-6.31N2-5.92P2,求得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2.05 kg/667 m2,P2O5=9.42 kg/667m2,K2O=6.72 kg/667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1.58 kg/667m2,P2O5=8.39 kg/667m2,K2O=7.19 kg/667m2.  相似文献   

6.
抚顺县大豆"3414"田间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供试作物,采用二次回归“3414”设计,分析氮磷钾肥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大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量,章党镇的最佳施肥量为:N3-3.5kg/667m^2、P2O5 2.7-2.8kg/667m^2、K2O 4-4.2kg/667m^2;兰山乡的最佳施肥量为:N3kg/667m^2、P2O5 4.5kg/667m^2、K2O 4.5kg/667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保水剂在滴灌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蕉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施肥处理(CK:N 596.8 kg/hm2,P2O5312.8 kg/hm2,K2O 1850.3 kg/hm2)、化肥减量(T1处理:N、P2O5各减量55%,K2O减量50%)、化肥减量+保水剂(...  相似文献   

8.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但该地区"十年九春旱",春季干旱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坐水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为坐水效应>施氮效应>施磷效应;在玉米覆膜及基施肥硫酸钾150 kg/hm2时,N(追肥)用量为80.0~103.9 kg/hm2,P2O5(底肥)用量为66.1~90.8 kg/hm2,坐水量为63.4~76.5kg/hm2时,黑土区玉米可获得13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并比较3种不同N、P、K配比施肥与当地常规施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河淤土区玉米生产的N、P、K适宜配比为N∶P2O5∶K2O=1.0∶0.5∶(0.4~0.5)时,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并比较3种不同N、P、K配比施肥与当地常规施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河淤土区玉米生产的N、P、K适宜配比为N∶P2O5∶K2O=1.0∶0.5∶(0.4~0.5)时,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育时期干物质生产动态规律,探索高产高效的科学施肥模式,以标准冲施肥(含N量16%,含P_2O_5量5%,含K_2O量19%)为施肥种类,施肥量以N素为基准分为4个肥料处理水平,即F1(高肥)、F2(中肥)、F3(低肥)、F4(不追肥),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干物质累积、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施肥量呈"抛物线"关系,当N施量为290.6 kg/hm2(F2)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7 776.93 kg/hm2和49.27 kg/m3,说明适量施肥可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肥料生产效率(PFP)在施肥量为(N)41.4~539.9 kg/hm2范围内呈现负指数降低趋势。植株干物质累积量表现出F2处理F1处理F3处理F4处理。果实干物质累积进程符合logistic函数轨迹,中肥处理比高肥、低肥处理提前进入快速累积期,使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比其他处理长1~8 d。全株总干物质转移量对果实贡献率为1.97%~6.96%,说明果实干物质高达90%以上依靠株体自身光合作用填充。因此,番茄结果期加强水肥的供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寒香蜜’葡萄为试材,开展田间膜下滴灌施肥试验,探讨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水量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180(W1)、270(W2)、360(W3)、450 mm(W4);施肥量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N 150 kg/hm~2+P_2O_5120 kg/hm~2+K_2O 165 kg/hm~2(F1)、N 225 kg/hm~2+P_2O_5180 kg/hm~2+K_2O248 kg/hm~2(F2)、N 300 kg/hm~2+P_2O_5240 kg/hm~2+K_2O 330 kg/hm~2(F3)、N 450 kg/hm~2+P_2O_5360 kg/hm~2+K_2O495 kg/hm~2(F4),共计1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为W2(270 mm)及施肥量为F2(N 225 kg/hm~2+P_2O_5180 kg/hm~2+K_2O 248 kg/hm~2)的组合处理下,葡萄新梢生长效果较好,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于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分别达到3.28、3.77、3.65、3.53 mg/g;F3W4处理果形指数最高,但除F1W1和F1W2处理外,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此外,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表明,虽然F2W2处理对应的葡萄果实产量并不是最高,但其与产量最高的F2W3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且F2W2处理果实品质较理想,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9.64%,果实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果实硬度也较优,分别为17.00%和0.71 kg/cm~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F2W2水肥组合对稳定葡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麦行间套播夏玉米,采用滴灌方式和适宜灌水量、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氮磷肥适宜调配等有效技术措施,全生育期追施氮(折纯N)、磷(P2O5)肥量分别保持在168~186kg/hm 2 和132~159kg/hm 2 水平时,可获取9450kg/hm 2 以上产量,水分生产效益达到1.9kg/m 3 以上,显示出良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入钾肥可促进水稻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及高效叶面积率、干物质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子粒产量百分比的增加,提高钾肥利用率及钾肥生产力,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滨海盐碱稻区适宜施钾量(K2O)为67.5~9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水肥供应对榆林沙土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大田滴灌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水肥供应对滴灌施肥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大田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60%ETc)、W2(80%ETc)和W3(100%ETc)以及3个施肥水平(以氮、磷、钾施肥量计)F1(100-40-150 kg/hm~2)、F2(175-60-225 kg/hm~2)和F3(250-80-300 kg/hm~2),共9个处理,分析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等指标对不同灌水量和不同氮、磷、钾施用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肥量均对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肥料偏生产力(PFP)、不同块茎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马铃薯生长量、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水(W3)处理更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但W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W1和W2处理,W1处理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W2和W3处理高5.83%和13.05%;生长量和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产量在高水中肥(W3F2)处理获得,为59 394.98 kg/hm~2,且F2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大于F1和F3处理。通过线性拟合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增加具有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可知,适宜的灌水量和氮、磷、钾施用量不仅能维持马铃薯较好的生长特性,还能获得较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从产量和节水节肥的角度考虑,W3F2处理(100%ETc,175-60-225 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16.
水肥耦合对棉花产量、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棉花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影响,并运用多元二次回归与归一化及3种不同目标值组合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满足多目标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滴灌水肥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于2012年和2013年棉花生长季,设置5个N-P2O5-K2O施肥水平150-60-30、200-80-40、250-100-50、300-120-60、350-140-70 kg/hm2(分别记为F150、F200、F250、F300、F350)和3个灌溉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结果表明,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水肥耦合效应明显,60%ETC灌水水平显著抑制籽棉产量并降低净收益,100%ETC灌水水平能够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净收益,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60%ETC灌水水平。2012年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300-120-60 kg/hm2(N-P2O5-K2O)时籽棉产量最高,但净收益并未增加,2 a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250-100-50 kg/hm2(N-P2O5-K2O)时的净收益最高。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种组合方式均可用于水肥多目标优化,其中乘法组合方式2 a水肥投入量差异更小且各目标值变化也更小,2012年灌水量92%ETC、施肥量278-111-56 kg/hm2(N-P2O5-K2O)以及2013年灌水量90%ETC、施肥量268-107-53 kg/hm2(N-P2O5-K2O)可作为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水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小粒咖啡灌溉、施肥和遮荫高效管理模式,设置灌水(WL:0.8ETP,WM:1.0ETP和WH:1.2ETP,其中ETP为水面蒸发量)、施肥(FL∶N∶P2O5∶K2O=90.8∶90.8∶90.8 kg/hm2,FM∶N∶P2O5∶K2O=181.6∶181.6∶181.6 kg/hm2和FH∶N∶P2O5∶K2O=272.4∶272.4∶272.4 kg/hm2)和遮荫(NS:自然光照和S:30%遮荫度)三因素完全组合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施肥和遮荫对小粒咖啡冠层结构、光合特性、水肥利用以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同时拟合不同水肥光条件下光合指标日变化.结果表明,提高灌溉水平和遮荫度会显著降低冠层开度,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NS相比,处理S光合特性日变化拟合曲线为“单峰”,同时对干物质累积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24%,11.21%和11.54%.提高灌溉水平能增加干物质累积量与肥料偏生产力,但降低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与FL相比,FH提高干物质累积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0.59%,6.94%,FM分别提高23.00%和7.63%.由极差分析及综合评分法得出,WMFLS组合的小粒咖啡干物质累积量与水肥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小粒咖啡高效生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敬美  丁文峰  王琳 《农业工程》2022,12(2):129-133
合理控制化肥用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有效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地力水平、增加作物产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了不同绿肥品种下氮肥与磷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肥混播条件下,氮磷肥料分别减施至120 kg N/hm2与80 kg P2O5/hm2时,小麦可达到其产量的最高值,这表明该种施肥处理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可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肥处理对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以补水量X_1、氮肥量X_2、磷肥量X_3、钾肥量X_4为试验因素,选用4因素10水平的均匀设计,研究不同补水量以及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和逐步回归建立N、P、K肥利用效率与试验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过量施肥会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各因素对N、P、K肥料利用效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各因素对N肥利用率影响顺序为:X_4X_2X_1X_3,对P肥利用率影响顺序为:X_3X_1,均大于X_2和X_4,对K肥利用率的影响顺序为:X_4X_3X_2X_1。在实验条件下,推荐补水施肥方案为:补水量为1 058.5m~3/hm~2,N、P_2O_5、K_2O分别为241.05、380.6、93.5kg/hm~2。  相似文献   

20.
滴施液体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施用液体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植株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滴施液体肥处理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液体肥处理,增产15.47%~36.26%,其中以滴施450kg/hm^2液体肥处理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在整个生长生育期,马铃薯能持续吸收养分,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