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荠菜强大的功效和保健作用的发现,荠菜人工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种植有机荠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日趋明显。本文介绍了荠菜的特征特性及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荠菜露地有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荠菜需求量逐年增加,单靠采挖野生荠菜已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近几年来,我们对荠某人工种植进行了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荠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块选择、整地做畦、及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合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春播荠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者高效种植荠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荠菜,别名枕头草、三角草、粽子菜、菱角菜等。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荠菜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或菜、麦地等处。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全草入药。它性味甘、平,有利尿、止血、降压、清热明目和消积等功效。因而荠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建辉  杨巍 《吉林农业》2011,(2):113-113
文章介绍了荠菜的价值和特点,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翟洪民 《新农村》2011,(9):21-22
秋季光照、气温较适于荠菜生长。荠菜秋栽生长期较长,可多次收获,产量高,不易抽薹,品质好,是荠菜的主要栽培季节。7月下旬至9月上旬均可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开始收获,9月中旬播种的晚秋荠菜,可在元旦或春节上市。大棚栽培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7.
<正>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食用的一年生植物。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的认识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荠菜属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  相似文献   

8.
荠菜中活性物质叶绿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pH值、温度、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荠菜中具有生理活性的叶绿素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荠菜叶绿素光稳定性较差;弱酸、弱碱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温度对荠菜叶绿素的影响较小;强氧化剂的存在不利于荠菜叶绿素的稳定;铜离子有助于荠菜叶绿素稳定性的提高,而铁离子加速荠菜叶绿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9.
荠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近年来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其嫩叶清香、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日本专家研究证明荠菜有预防肿瘤和抑制癌肿作用,可谓营养保健佳品,特别是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的荠菜将成为市场上的稀有蔬菜。笔者曾连续两年在佳木斯市引种试种,下面把荠菜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以荠菜、苹果为原料,研制果蔬混合汁。重点研究了荠菜汁的护绿技术、果蔬汁的稳定性及口味。  相似文献   

11.
荠菜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荠菜多因素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荠菜的较适播种期在11 月~12 月中旬,适宜播种量为4 ~15kg/hm 2 ;用设施栽培荠菜可显著提高荠菜的产量;用50 mg/kg 的 G A3 处理荠菜种子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对在江西气候条件下种植荠菜的一系列技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一般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据考证,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3000多年了。近来,不少地区将荠菜作为蔬菜来进行人工栽培,如上海在20世纪初就开始荠菜栽培,后来,南京、杭州等地也对荠菜进行人工栽培。但荠菜在冬季露地生长缓慢,产量低,采收费工,而利用大棚栽培,则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较省工。故人工栽培荠菜近年来一般均采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据资料介绍,荠菜属高钙野菜类型,每100克含钙1134毫克,含铁85毫克,其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都比较高,可蒸着吃,做汤做馅,味美可口,拱棚荠菜赶在冬季上市,一般市场售价每公斤8—10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荠菜食疗价值认识的深入,荠菜已成为城市居民喜爱的保健蔬菜.翻秋栽培的荠菜,不仅可补野生荠菜市场供应"淡季",而且此期整个蔬菜市场都处于淡季,因而价好畅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荠菜生长的影响,用100~600mg/L矮壮素及清水做对照,喷施荠菜叶片.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矮壮素有利于抑制荠菜抽薹、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当矮壮素处理浓度为233.3mg/kg时,荠菜产量最高;矮壮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荠菜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野生荠菜的人工驯养和实地栽培,总结出野生荠菜大棚内播种、播种后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期为野生荠菜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提取荠菜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荠菜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L9(34)正交试验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荠菜总黄酮提取中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乙醇体积4个因素对荠菜总黄酮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荠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荠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乙醇体积40 mL(1 g样品),提取时间1.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荠菜对锶(S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温室内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不同土壤有效Sr浓度下荠菜的生长特性、Sr吸收和分布特性、Sr富集特性。结果表明:过高的土壤有效Sr浓度会抑制荠菜的生长,但并不抑制荠菜对土壤中Sr的富集,最适宜荠菜生长的土壤有效Sr浓度在80 mg/kg左右;在筛选超富集植物最常用的2个评价指标上,荠菜Sr转运系数都大于1,Sr富集系数都大于0. 86,达到了Sr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因此荠菜可能是Sr的超富集植物;单株荠菜的生物量较小,因而Sr富集总量较小,进一步的研究应尝试通过农艺学强化等手段提高单株荠菜生物量,或者通过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土壤上荠菜的Sr富集总量。  相似文献   

19.
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的一种植物。一年生,以嫩叶食用为主。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大棚栽荠菜     
<正>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前后,便成为荠菜消费高峰期。其实,不仅仅是三月三,荠菜任何时期食用都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荠菜幼嫩的茎叶可供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含量超过菠菜,且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味道鲜美,纤维素含量高。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全草入药,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花荚期的荠菜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随着人们对荠菜食疗价值认识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