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适应性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草原红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是适于北方地区放牧饲养的乳肉兼用品种牛.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6月从内蒙古赤峰市引进年龄2.5~3.5岁,健康无病的草原红牛13头,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生产两种犏牛.经3年观察,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抗病力较强,耐寒、耐粗饲,能随甘南牦牛同群放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受胎率、产犊率、犊牛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为60.69%、87.98%、88.01%和46.99%,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农牧渔业厅、内蒙古科委,对内蒙古草原红牛进行了鉴定、命名。经过十多名畜牧专家、教授及科技人员现场鉴定和对各种技术资料的认真审查、评议,一致认为,草原红牛的培育,措施得当,资料完整,数据可靠,已具备新品种条件。198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这一新品种正式命名为“内蒙古草原红牛”。内蒙古草原红牛主要产于赤峰市、锡盟南部地区,该牛的特点是,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红色或深红,生产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对草原红牛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种草原红牛和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各16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下进行10个月的集中舍饲育肥,研究了2组牛生长速度、产肉率及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和嫩度等肉质水平。结果显示, 改良牛的体高、体长、胸围、体质量、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改良牛的眼肌面积比草原红牛增8.39%,大理石花纹等级和嫩度剪切力值也略大于草原红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肉用性能改良效果显著,且对草原红牛的肉质没有明显影响,草原红牛保持了其原有肉质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中国草原红牛介体复合物亚基4(MED4)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影响,实验以118头20月龄的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测序的方法对草原红牛MED4基因第7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利用SPASS 20.0软件分析MED4基因SNP位点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红牛MED4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A...  相似文献   

5.
中国草原红牛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建国后自行培育的肉乳兼用型新品种牛,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通榆县以三家子种牛繁育场为核心的十几个乡、镇、场中。在50多年的育种与繁育推广进程中,中国草原红牛已经成为通榆县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为通榆县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笔者从事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的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多年,对中国草原红牛的历史与发展有详尽地了解,现将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木赞牛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体尺性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原红牛的进一步选育过程中,引进利木赞牛杂交,用SPSS软件对各杂交后代以及草原红牛群体间体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在体高、十字部高、坐骨端高、体长、坐骨端宽、髋宽和腿围等7个体尺性状上均值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F2代在腿围和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F3代在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因此,采用引入杂交可以提高草原红牛群体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草原红牛是我国培育成功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采用英国兼用短角牛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牛为母本经过级进杂交至第2代或第3代,通过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的.从产肉性能来说,肉质性状作为一种综合性状,和其他性状一样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而可以通过选种选育的方式提高草原红牛的肉品质.阐述不同基因对草原红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培育新的草原红牛品种或者品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1985年开始在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进行了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液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丹红F_1毛色基本同草原红牛;尻部宽、长而平,原有斜尻缺点已明显得到改进;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有明显提高,尤以体躯的重量、宽度、高度和后躯的提高更为显著;适应性与草原红牛无差别;其产肉性能和产奶性能比草原红牛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1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育种史概述中国草原红牛是我国自己培育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培育起始期可以追溯到1936年,吉林、内蒙古和河北的毗邻草原曾引进乳用短角牛与蒙古牛杂交,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强化了杂交改良,1973年成立了三省区草原红牛育种协作组,采用了冷冻精液技术,促进了该品种的育成。后又引进了加拿大和美国的乳肉兼用型短角牛,提高改良速度。1979年草原红牛育种委员会成立,次年着手自群繁育。1985年正式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草原红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试验以发育40 d的草原红牛胎儿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草原红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绘制生长曲线,再以SRY基因为模板设计性别鉴定引物,通过对已知性别草原红牛血液基因组PCR扩增检验所设计引物的性别特异性,最后采用基因组PCR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成纤维细胞的性别。结果表明:成功分离纯化出草原红牛胚胎成纤维细胞,经基因组PCR检验该细胞株性别为雄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厂家FSH制剂对草原红牛超排及预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肉牛,要想迅速扩大群体数量胚胎移植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为探讨草原红牛超排药物成本和超排效果进行了用宁波激素厂生产和加拿大产的FSH制剂对16头草原红牛进行超排处理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草原红牛自1985年育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肉用性能,于1994年开始在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开展了利木赞杂交改良草原红牛试验,显著地提高了草原红牛的产肉量。笔者就利草F1育肥牛体尺性状与部分肉用性状的表型相关进行分析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木赞杂交草原红牛的肉用性能,选择断奶后小公牛利草F139头、草原红牛79头,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至18月龄时屠宰。结果表明,利草F1出栏体重和育肥期日增重极显著地高于草原红牛(P〈0.01);体躯高度、体斜长、坐骨端宽、胸围、管围、腿围均极显著地大于草原红牛(P〈0.01),整体结构趋向于偏肉体型;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等主要产肉指标极显著地高于草原红牛(P〈0.01);利草F1肉中的粗脂肪含量较草原红牛有一定的下降,而粗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上升;利草F1的油酸含量比草原红牛下降2.43个百分点;不饱和脂肪酸、与鲜味有关的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利草F1与草原红牛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草原红牛与利木赞杂交后增重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草原红牛育成后,肉用性能亟待提高,因此我们搞了用利木赞杂交的试验。试验从草原红牛与利木赞杂交后的育肥效果观察,可以看出:杂交后利×草F1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草原红牛,且适合于草原地区放牧饲养,此杂交组合应当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草原红牛血液蛋白多态性及与生产性能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草原红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13头草原红牛和18头利×草杂交牛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后白蛋白(Pa)3个血液蛋白多态性位点.结果发现Hb、Alb、Pa分别受2个等位基因控制,其中Hb在草原红牛中发现1头牛有4条带的变异;血液蛋白多态性位点与生产性能的方差分析表明,3个蛋白位点对草原红牛及其利木赞改良牛群体的某些性状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草原红牛是我国北方(吉林、河北、内蒙)即将育成的一个适于草原地区放牧饲养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牛。我省的草原红牛育种区现有草原红牛和不同代数短角杂种牛174,200头,基础母牛约6~7万头,农村对这些牛仅用做繁殖,基本上没有开展挤奶活动,改良牛的产奶潜力没有充分得以发挥,在经济上对国家和个人都  相似文献   

18.
笔者调查了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近年来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引导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草原红牛IGFBP-5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SSCP及PCR-RFLP两种方法分别对58头草原红牛群体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到的突变位点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GFBP-5基因第3外显子在191 bp处存在G(A)突变,该基因多态性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呈显著相关,BB型显著高于AA型(P0.05);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研究IGFBP-5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为草原红牛的选种选育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