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通讯     
在我国芜菁花叶病毒是引起油菜病毒病的主要病毒种类。作者于1986—1990年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和温室人工接种鉴定方法,首次对我国油菜种质资源3510份进行了抗芜菁花叶病毒特性鉴定,其结果如下: 1.共发掘抗病材料111份,其中高抗者42份,中抗者69份,无免疫品种。这些品种是我国宝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油菜种质资源317份的抗(耐)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进行鉴定研究,结果为:云南省的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虽无对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免疫的品种,但存在着高抗(耐)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的种质资源。其中,在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1份(高抗3份,高耐8份)、高抗(耐)菌核病的种质资源有3份、高抗(耐)霜霉病种质资源1份;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高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1份;甘蓝型油菜无高抗(耐)3类病的种质资源。云南省大部份油菜种质资源对3类病的抗性为低感至高感,占油菜资源总数的89.4%。  相似文献   

3.
油菜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生长后期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有油菜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和蚜虫等.油菜是本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现将多年从事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2006年油菜苗期蚜虫为害.2007年油菜病毒病在桐庐县局部地区重发。产量损失较大。油菜病毒病已成为当前我县油菜重要病害之一。根据我们对桐君街道琅苑村的调查,该村有10%左右油菜面积遭受病毒病为害,严重田块株发病率达1/3强,产量损失在5%-30%之间,发病品种以秦油7号为主。病毒病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前期叶片皱缩、植株偏小,  相似文献   

5.
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是安徽省主要油料作物,病毒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菜病毒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总结了油菜病毒病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番木瓜斑斑病毒和畸形花叶病毒调查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鉴定了广州,南宁,厦门和福州市番木瓜病毒病病原种类,发现都是由番木瓜环斑病毒引起的,未发现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7.
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田秋旱年份流行性病害。蚜虫是油菜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阻截和控制蚜虫的发生,就可有效控制油菜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耿玲 《农家顾问》2007,(7):34-34
“沪油杂1号”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鉴定的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品种。2003年通过上海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查国莉  伊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96-3596,3622
油菜的生育期长,病害种类繁多,造成为害的原因复杂.在病害中为害最严重是菌核病,其次是病毒病.综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概述了菌核病与病毒病的发生特点、侵染循环、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8月22日.在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主持下,由江苏省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成员、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耀明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镇江市农机推广站李建国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的鉴定会上,富来威2ZQ-4油菜移栽机科技成果、小批试制(投产)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和畸型花叶病毒调查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鉴定了广州、南宁、厦门和福州市番木瓜病毒病病原种类,发现都是由番木瓜环斑病毒引起的,未发现番木瓜畸型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2.
油菜缢管蚜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缢管蚜又称萝卜蚜,属同翅目蚜科,是危害油菜的蚜虫中的重要种类之一,同时又是传播油菜多种病毒病的祸首。发生特点油菜缢管蚜发生极为普遍,各地油菜产区均有发生。缢管蚜1年可发生10代~20代,四季都可繁殖,世代重叠,生活史错综复杂。无明显越冬现象。  相似文献   

13.
油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强 《现代农业》2009,(3):35-35
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从苗期发病,影响油菜一生,尤以白菜型品种为重。  相似文献   

14.
<正>油菜对磷、氮、硼、钾等营养元素需求量较大,缺素即可患生理性病害,直接影响油菜正常生长发育。只有对油菜主要缺素症及菌核病、病毒病症状熟悉了解,对症下药及时防治,才能达到增产增效。根据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实践,结合姚安县油菜生产实际状况,总结油菜主要缺素症及菌核病、病毒病的正确诊断与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同时其还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播者,如果防治不力,会给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油菜的各个生长期防治好蚜虫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B. napus)油蔬两用新品种宁杂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杂15号是在MICMS雄性不育系宁A6改良成功的基础上,以新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油蔬两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测交配组并进入产量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油菜新品种预试,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通过江苏省审定的第1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油菜病毒病又名油菜花叶病,在油菜产区均有发生,白菜型、芥菜型、早熟甘蓝型油菜地和秋旱年份易发病。一、发病症状油菜病毒病从苗期至角果期均可发病,但不同类型的油菜发病症状差  相似文献   

18.
蚜虫除危害油菜外,还可传播病毒病,对油菜蚜虫进行防治和不防治对比试验,以掌握防治蚜虫对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时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菜病毒病是青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流行年份可以造成严重损失。1979~1994年,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青菜病毒病病毒种类鉴定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1985年1月16日通过技术成果鉴定。参加鉴定过的有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省农林厅、省蔬菜办、苏州农校及常州、无锡、南通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共20余人。  相似文献   

20.
周益军 《农家致富》2005,(21):37-37
现任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病害室主任。主要从事禾谷类作物病毒病、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病原对象有:水稻稻瘟梭条花叶病、从矮病、黄矮病,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和其他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油菜菌核病,病毒病以及蔬菜病毒病等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