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传染性法氏囊炎在部分地区呈高发和多发趋势.发病日龄跨度大,从10日龄到130日龄之间均有发病,其中肉鸡以2d-30日龄为多发,蛋鸡不仅20-30日龄多发。而且60-90日龄之间也呈高发趋势,严重地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肉鸡腹水症是以腹腔积蓄大量渗出液为特征的疾病。 1 发病日龄 该病多发于4周龄以后的仔鸡,早的10多日龄就出现腹部膨大症状。体况健康,生长快速的鸡发病率高。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且症状更为严重。40日龄以后的鸡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传染性法氏囊炎在部分地区呈高发和多发趋势,发病日龄跨度大,从10日龄到130日龄之间均有发病,其中肉鸡以20~30日龄为多发,蛋鸡不仅20~30日龄多发,而且60~90日  相似文献   

4.
该鸡舍饲养规模为6000只左右,饲养品种均为快大黄羽肉鸡,前后两批鸡发病日龄接近,均在20日龄左右,第一批发病日龄为19日龄,第二批在22日龄,两次发病均出现鸡只流眼泪甚至单眼或双眼盲眼,病鸡表现张口喘气、伸颈等严重的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每天死亡在20只左右,持续了约一周时间,全程死亡率在1%~3%不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滨州邹平某养鹅专业户放养45日龄鹅200只,30日龄和15日龄“草鸡”各20余只,未防疫。于40日龄左右有少数鹅发病,精神萎顿、不食、拉黄白色稀粪;在鹅发病后,鸡也有类似症状而先后发病死亡。发病后1周内,第1批鸡已全部死亡,发病10天后,第2批鸡也开始出现同样症状,并死亡2只。鹅、鸡曾服用土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6.
1发病特点鸡新城疫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临床多发生在30日龄后的蛋鸡或肉鸡。但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日龄有所提前,有幼龄化的趋势。许多资料表明,新城疫的发病日龄已提前到1周龄内的雏鸡,最早可提前到4~5日龄。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们陆续治疗了32个有下列症状的蛋鸡群。发病鸡群陆续出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蓬松不整,渐进性消瘦,畏寒怕冷,粪便干细,零星死亡,对产蛋性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病例至240日龄仅有约60%的产蛋率,发病日龄最早可见于15日龄,迟的可出现在100日龄。  相似文献   

8.
(一)小鹅瘟 该病为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烈性传染病,多发于4~20日龄的雏鹅,30日龄以上的仔鹅很少发病。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1996年8~10月,我们在上海外贸(松江)茸北出口猪场,进行了“初生雄性仔猪3日龄内阁割与60日龄生长关系”的试验。目的是改革传统的仔猪闭割日龄,简化操作手段,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养猪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选择该场“杜长上”三元杂文初生仔猪10窝91头,分别编耳号和称取个体重,分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头、对照组47头,每组各5窝。试验组雄性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施行闭割下水,手术时要求卫生消毒严格、手术操作轻巧;对照组雄性仔猪出生后24日龄实行闭割手术,试验组、对照组雌性仔猪均不阉割。二组仔猪于5日龄统一开食引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的发病率较高,且覆盖面较广,鸡群的发病日龄也在逐渐向前后两方向扩展。按以往惯例,IBD的发病日龄多在20~50日龄之间,而此次流行的发病日龄则较广,小的有12日龄,大的有95日龄以上的,且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一腺胃炎发病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病普遍存在。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家禽。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的部分地区蛋鸡沙门氏菌病发病较多,发病日龄从1日龄到400日龄不等,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而且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发病情况 菏泽市某蛋鸡养殖场,存养了批褐壳蛋鸡发病时分别为180日龄、250日龄、350日龄,共8000只。首先350H龄鸡只发病;随后另外两批鸡也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病学 细菌性腹泻从发病日龄上看,一般仔猪红痢、黄痢多在10日龄以内,流行没有季节性,头胎母猪所产仔猪易发生黄痢,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而仔猪白痢多在10~30日龄,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1 仔竹鼠的生理特点 竹鼠属晚成的哺乳动物,胎儿未发育成熟就产下来了。刚出生的仔竹鼠全身光滑、无毛,呈半透明的粉红色,两眼紧闭,身体软弱,四肢无力只能爬行,体重平均在38g左右;3日龄起才开始长体毛,体表由粉红色变为淡灰色;10日龄时体毛密布,体表呈深灰色,并开始长出门齿;15日龄体毛长齐;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散发性传染病,一般发病日龄在10~30日龄左右。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曾遇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地区某饲养户饲养了3500羽肉鸡,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大群采食量下降。与以往不同的是发育良好的鸡出现打蔫、瘫痪、站不起来,公雏比母雏发病多。一般2~3d就死亡,死亡多集中在十几日龄,每天死亡70~80羽左右,来诊时已死亡300多羽。  相似文献   

19.
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肠道疾病。2006年3月,我县某鹧鸪养殖场饲养的鹧鸪3000只,10日龄时开始发病,至40日龄时来我处就诊。据该养殖户叙述,该群鹧鸪在7日龄时用Ⅳ系 H120、25日龄时用Ⅳ苗各两倍量饮水免疫,发病时有少数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粪便,发病率达50%,日死亡数十只,曾用过多种抗菌素及抗病毒药,但均无明显的效果,至40日龄时已死亡近1000只,死亡率达到33%,特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20.
法氏囊病一般发生在3~6周龄的雏鸡。近年来法氏囊病发生有提前的趋势,有的地区雏鸡在20日龄以内就发病,严重者在12日就有发病。1原因分析1.1种鸡不注苗、管理差一些种鸡场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不给种鸡注射法氏囊油苗,导致雏鸡母源抗体低下,造成提前感染,发病提前;有些种鸡场产蛋期管理差,发病多,导致疫苗免疫期限缩短,产蛋期所产蛋的抗体离散度大,母源抗体参差不齐,导致法氏囊发病提前。1.2免疫程序传统的免疫程序一般为首免12~15日龄,二免为28~32日龄,这种免疫程序对于母源抗体较高,均匀度比较好的雏鸡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但对于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