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摸清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于2013年6~8月期间,专门组织力量在我国蛋鸡养殖主产区开展了大范围调研活动,对我国蛋鸡养殖规模结构分布、经营模式与生产指标等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化家庭养殖和中小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形式。养殖规模越大,专业养殖和有执照养殖(场)户所占比例越高,设有饲料加工、鸡粪处理区域的比例越高。阶梯笼养、乳头饮水器饮水、人工喂料、人工集蛋、深埋死鸡在不同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蛋鸡养殖地区继续向华北、东北集中。全国将建立20个左右大型蛋鸡养殖集团。受到玉米、粕类产品成本影响,华南、华北商品蛋鸡养殖业逐渐萎缩;非粮食主产区的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将压缩蛋鸡饲养数量,从华北地区调运鲜蛋数最增加。商品蛋鸡生产向小规模(年存栏在2万只以下)转化。一方面商品蛋鸡养殖主体由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向农户小规模区域性转变。北京、上海等大型企业90%退出商品蛋鸡养殖。全国大规模国有蛋鸡企业90%将转化为非国营蛋鸡生产。从饲养规模上,饲养蛋鸡存栏数量超过20万只以上的企业,由原先的18家下降到目前的3—4家。全闰产区鸡蛋价格呈现华北、东北地区比较低,华南、沿海地区相对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蛋鸡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当前已经步入产业转型期,行业自身正在悄然发生着新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种鸡层面来看,引进品种一统市场的格局正在改变,种鸡品牌差异化越发明显,进口品种和国内品种展开新一轮的市场竞争;(2)从生产层面来看,国内蛋鸡养殖区域市场开始转移,养殖重心向南移,主产区的养殖效益有所降低,全国蛋鸡生产与产品流通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设施畜牧业的发展,气候条件已经不再是影响蛋鸡养殖的决定因素,我国蛋鸡养殖区域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北鸡南养"现象越来越明显。相应地,在配制蛋鸡饲料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季节、气候、动物品种、饲料原料品种和量的供给等因素的变化,参照标准营养需要进行调整,以发挥蛋鸡的最佳生产性能。同样,由于各地区饲料原料、环境气候、饲养场地等不同,造成了各地蛋鸡的养殖模式有所不同,其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也应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集约化和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普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饲料浪费、生产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商品蛋鸡精准饲养技术可以系统性监测不同阶段蛋鸡机体状况,依据蛋鸡营养需求和采食量变化等特征,制定个性化饲养方案,可改善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成绩,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氮磷排放等环境问题,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蛋鸡不同阶段的营养调控措施、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以及免疫与卫生三个方面出发,综述了蛋鸡精准饲养技术的应用要点与发展趋势,旨在提高商品蛋鸡饲养水平,改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蛋鸡养殖面临的问题 1.规模化养殖程度整体不高、养殖门槛低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的整体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千家万户的养殖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蛋鸡生产目前仍以中小型农村养殖户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在2013年6~8月期间,专门组织力量在我国蛋鸡养殖主产区开展了大范围调研活动。农业部畜牧业司为此专门下达了《关于畜禽规模化养殖有关情况调研的通知》(农监测便函2013第[124]号)。通过研究分析,选定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9个蛋鸡主产省作为调查对象,由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牵头在相关主产省成立调研工作组,按区域养殖规模选取典型县开展入场(户)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8.
《养殖技术顾问》2005,(8):50-50
蛋鸡养殖向华北、东北集中,全国将建立20个左右的大型养殖集团。受到玉米、粕类产品成本影响,华南、华东商品蛋鸡养殖业逐渐萎缩;非粮食主产区的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将压缩蛋鸡饲养数量,从华北调运鲜蛋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当前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饲料“三高一低”(高磷、高氮、高Na、Cl,低能)现象,造成P、N污染环境和因鸡饮水超过自身生理需要的钠中毒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蛋鸡的营养调控,节水、节磷、节氮,减少环境污染。“三节”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效益低下,部分养殖户悲观失望,认为蛋鸡养殖没“戏”了,纷纷退出了这一行业。确实,由于市场调节,目前,我国蛋鸡养殖已由暴利时期转向微利经营,在处于低谷时,养殖户甚至赔本饲养,养殖积极性大大降,氐。蛋鸡养殖是否还有利可赚?笔队为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在养殖过程中大力挖掘生产潜力,就一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蛋鸡养殖肯定有“戏”。  相似文献   

11.
通常情况下,相比肉鸡和种鸡养殖,蛋鸡养殖中存在饲料水平相对较差、饲养环节中疾病较多等问题。近些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理念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在蛋鸡饲料生产中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层出不穷,植物性饲料添加剂(Phytogenic Feed Additives,PFA)即是其中新兴的一类。随着生产实践发展的要求,需要正确和合理地选择使用植物性饲料添加剂。文中就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在海兰褐蛋鸡养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验证,以实际生产的实践数据为在海兰褐蛋鸡养殖中合理使用PFA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蛋鸡饲养业经过2-3年全行业亏损,目前初见复苏迹象。但这种复苏,很难重复昨天的故事,全行业将出现结构性大调整———洗牌不可避免。蛋鸡业将如何洗牌?我想谈一些看法。一产区实行三个转移蛋鸡饲养业的主产区将会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由产区向销区转移,由集中向分散转移。主宰蛋鸡业的兴衰,主要有四大因素:市场、饲料、气候与人。就全国来说,南方是鸡蛋消费的最大市场。不仅南方各省自身消费量大,而且还可以出口港澳,远可达台湾、日本。随着中部、西部的开发与崛起,鸡蛋这一优质廉价的蛋白食品的消费会大大增加。而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13.
假如没有2005年10月底开始的一轮席卷全球的禽流感疫情,2005年对于我国的蛋鸡养殖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丰收年”。蛋鸡养殖维持了近几年来最长时间的高盈利:2005年1-11月.主产区每只蛋鸡平均盈利14元左右,远高于5-10元/只的正常盈利水平;主产区鸡蛋平均批发价格5.26元/kg,高于4~4.4元/kg的成本线约0.8~1.2元/kg,  相似文献   

14.
一、蛋鸡业发展概况 开改革放以来,蛋鸡业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饲养密度大、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劳动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养殖业。规模化养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产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加之80年代以来,随着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对家禽业实行了放开搞活政策,在良种引进、养殖技术、工艺设计、设备制造、饲料牛产、疫病防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和建设,使我国蛋鸡饲养业的良种繁育体系、商品蛋鸡生产体系、机械设备制造体系、配套饲料加工体系、兽药添加剂生产体系初步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蛋鸡养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方面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鸡蛋价钱低,饲料价格偏高,患病种类越来越多,疾病诊治越来越复杂,疫苗、药品费用上升。蛋鸡养殖已进入微利时期,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把好六大关口.这是作者在长期养鸡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供养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蛋鸡养殖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可影响产蛋性能和蛋品质量。添加剂的使用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植物性饲料添加剂(Phytogenic Feed Additives,PFA)作为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也有不少相关报道。随着近年来生产实践发展的要求,需要正确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植物性饲料添加剂。本试验就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在海兰褐蛋鸡养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鸡蛋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壳硬度、蛋白高度等。这些实际生产的数据为海兰褐蛋鸡养殖中合理使用PFA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蛋鸡养殖业在经历了2011年的“黄金期”后,至2012年初进入行业低谷期。年末岁初,不仅鸡蛋价格持续走低,还有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给养殖企业或农户带来了生产经营上的压力。更突如其来的春季疾病大流行,鸡只大幅落蛋、死淘严重增加,更使蛋鸡养殖业雪上加霜,结果惨不忍睹。所以,重新审视蛋鸡养殖行业,保证蛋鸡养殖的最大效益。现从团队管理、蛋鸡品种、饲养管理、防治体系、饲料营养五个方面去讨论蛋鸡养殖的支撑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现有养殖方式的不足之处 我国蛋鸡行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政府推动的“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为了解决市民吃蛋问题,由政府出资在各大中城市兴建了一批规模化集约化蛋鸡场,并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这为以后我国蛋鸡业的再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和技术普及作用。然而,由于当时管理体制的制约,目前这批“菜篮子工程”产物已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千家万户农民的养殖,形成了我国目前蛋鸡饲养的显著特点——小规模、大群体。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05,(5):7-7
<正> 2005年蛋鸡养殖布局新变化2004年全国禽蛋产量2360万吨,比2003年增长1.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商品蛋鸡饲养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山东、河北、河南等8个省区产量已占全国禽蛋总产量70%左右。随着商品蛋鸡养殖进入微利时期,2005年商品蛋鸡养殖呈现以下变化:蛋鸡养殖地区继续向华北、东北集中,全国将建立20个左右大型蛋鸡养殖集团。受到饲料玉米、粕类产品成本影响,华南、华东商品蛋鸡养殖业逐渐萎缩;非粮食主产区华南、西南、华中等压缩蛋鸡饲养数量,向华北区调运鲜蛋数量增加。如河北篙成县、江苏海安县养殖小区饲养总存栏量均达到7000万只以上。商品鸡蛋生产(年存栏在2万只以下)向小规模转化。一方面商品蛋鸡养殖主体由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向农户小规模区域性转变。北京、上海等大型企业90%退出商品蛋鸡养殖。全国大规模国有蛋鸡企业90%将转化为非国营蛋鸡生产。从饲  相似文献   

20.
蛋鸡分阶段饲养是家禽业从起初的传统庭院式的家庭饲养发展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一个主要方面,为了适应蛋鸡发展的需要,降低生产投入成本,节约饲料用量,提高蛋鸡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文章中对蛋鸡分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技术做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