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程是应用型本科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专业课程之一。该文根据笔者多年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企事业单位对于高质量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
食品加工与保藏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独立开设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该文分析了食品加工与保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食品加工与保藏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探讨了改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结合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考试考核办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食品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食品分析》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是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的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优化教学内容、加深对分析原理的理解、重视实验技能、综合评定考核成绩,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可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独立动手能力和合理安排时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全面培养学生食品分析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现培养具有食品分析能力的人才目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2个方面的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并指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食品相关专业食品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构建一个理想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探索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食品分析课程,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习3个层次提出了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改革措施,充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熟练的动手能力,灵活运用分析方法的本领,旨在培养出一批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专业英语是高校食品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趋普遍,食品专业英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师资培养等多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提升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为食品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食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教学观念、课程特色、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综合性实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改革及推进校企合作等的探讨,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对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根据食品安全学的课程特点,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教学改革与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其实践创新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嫦娇  黄晓蓉  郑晶  张体银  陈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0-5321,5323
应用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VIDAS)方法和GB/T4789.4-2003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对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当样品中细菌含量只有3CFU/25g时,VIDAS方法的检出率达到90%,其中活菌的检测限为4CFU/25g;且用该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属和非沙门氏菌属标准株的特异性为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等特点,并可满足大批样品沙门氏菌筛选检测的要求,适用于食品卫生监管、商品检验检疫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高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分析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莞市的产业优势和东莞理工学院的定位,分析了应用化学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改革的目标、思路、内容、手段、方案与方法等方面对应用型高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阐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实施的选题要求,实验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及课后总结讨论,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技术因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可耦合联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综述了近年来Q-TOF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外源添加物、真菌毒素4个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农药残留检测原理的角度,对国内外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包括目前在实验室用于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薄层色谱法、色-质联用技术、极谱分析、超临界技术等;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酶抑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青岛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检验技能。在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名校工程建设的背景下,该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