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籼稻在储藏期间因通风降温,导致水分散失,水分过低不仅影响籼稻加工品质工艺,同时造成保管损耗加大。在轮换出库前对储藏早籼稻进行通风增湿调质,经过适当的调质处理,既可提高早籼稻的加工工艺品质,又可降低保管损耗,减少存储企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小麦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而损失一部分水分,轮换出库时水分含量通常比入库水分低1%左右,低于国家标准,不仅造成较大的储粮重量损耗,而且还影响小麦品质。本试验利用环流风机改造成雾化机,在小麦轮换出库前通过调质通风,适当增加小麦水分含量,以减少储粮的数量损耗,改善小麦加工工艺品质。  相似文献   

3.
应用智能超声雾化调质机,采取下行式内循环方式对即将轮换出库的1380 t稻谷进行调质通风试验。试验时间累计210 h,其中调质通风140 h,均衡粮堆水分和温度通风70 h。全仓稻谷平均水分由11.16%上升到11.74%,增幅0.58个百分点。期间仓内基本无明水、无结露产生,粮情稳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稻谷在保管期间使用机械通风降温的同时会导致水分散失,造成粮食数量的损失,并影响其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对拟轮换出仓的早籼稻利用轴流风机及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保水通风,并在出库前进行科学的调质处理,达到保水减耗的目的,提高了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北方主要储藏粮种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收获季节水分普遍偏高。为了保证储粮安全,入仓前需经过烘干、晾晒或机械通风等方法进行降水处理,直至达到安全水分。储存过程中经大功率风机的通风降温以及出入库搬倒作业都会造成水分损耗,势必会影响粮食的加工品质。为了减少玉米保管损耗,保管人员对即将轮换出库的玉米进行了调质通风试验。  相似文献   

6.
在稻谷出仓前利用调质机进行调质通风,结果表明,调质后两仓稻谷水分分别增加了0.69%和1.05%,稻谷品质有所提高。调质通风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湿膜加湿器智能控制整仓小麦调质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湿膜加湿技术,配合智能通风控制和离心风机下行式循环通风技术,对待出库的整仓小麦进行通风调质试验。仓内小麦平均水分由原来的11.4%上升至12.4%,增幅1.0%,且粮温正常,粮情稳定,小麦外观籽粒饱满,光泽好,其它品质无明显变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东粤西地区气候特点,对在储小麦进行降温保水试验过程中,湛江直属库探索出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替代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通风降温,并结合自然通风,有效降低了能耗;在出库前对在储小麦进行通风调质,减少粮食损耗,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粮食企业在保管原粮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采用烘干、晾晒、通风降水等方法,将原粮的水分严格控制在规定的安全水分标准以下,最终导致储粮水分减量损耗过高。这样不但造成了粮食的资源浪费,让粮食仓储企业承受了相应的经济损失,而且降低了粮食的食用品质,减弱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采用增水调质的方法适当提高原粮的出库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低水分晚籼稻谷增湿调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粮食储存期的延长,普遍存在水分减量问题,而在粮食轮换出库时,水分损失又会给购粮方(加工厂)带来米粒干燥、皮层疏松、韧性下降、爆腰率高、碎米多、出米率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供需双方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库采用在自然高湿的条件下进行机械通风增湿调质试验,使粮食均匀吸湿,将水分调整到13.4%-14.2%,平均水分13.8%,满足了购粮方在加工工艺品质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