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期以来,人们对种蛋在孵化期内最适翻蛋次数十分关注。Olsen(1930)和Landauer(1967)曾观察到母鸡在自然孵化过程中,每天翻蛋96次。Kuiper和Ubbels(1951)、Kaltofen和Ubblels(1954)、Kaltofen(1955,1956)认为,在人工孵化中,每天翻蛋24次比低于24次翻蛋的受精蛋孵化率高。而Robertson(1961)研究表明,过高频率的翻蛋,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例如每天翻蛋480次比每天翻蛋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重较大的种蛋会给商品代肉鸡饲养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对孵化单位而言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通常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率和出雏后健雏率与产蛋其它阶段相比都略低(见表1),根据这一问题,本文将以大型种蛋储存、孵化温度和孵化湿度等方面讨论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管理,旨在提高此阶段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4.
鸡不同饲养方式下产蛋周龄和种蛋保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批次多、分批入孵的厂家,如何取得最佳孵化成绩,怎样根据不同周龄的种蛋合理确定孵化条件,本人根据不同周龄的种蛋及贮存期作了一项试验. 相似文献
5.
影响鹅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鹅种蛋孵化率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有孵化因素,种蛋的采集、选择、贮存、运输和消毒以及种鹅等诸多因素,下面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6.
7.
近几年来我院实习牧场种蛋的人工受精率一直保持在 92%以上,入孵蛋孵化率不低于 82%,总结经验如下: 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决定种蛋受精率的先决条件,而种公鸡饲养条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精液的品质和数量,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说健康的雏鸡是养好种鸡的基础的话,则育成期的管理则是保证公鸡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公鸡的管理中运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种公鸡的饲养也是如此,育成时期有条件的鸡场最好不要把公鸡和母鸡一起放在中雏笼中饲养,公鸡的体型较大,生长发育也比母鸡快,中雏笼空间狭小,公鸡… 相似文献
8.
蛋重和蛋形对肉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种蛋的大小及形状对于孵化效果的影响已为很多学者所指出。如邱祥聘(1980)认为,蛋的形态构造,如蛋重、蛋形、蛋壳质量等均与孵化率有关。指出最好的蛋形指数为74%,范围为72%~76%,小于72%的蛋过长,大于76%时蛋过圆,都不符合要求[1]。王庆民(1990)、杨宁等(1995)指出,蛋重过大或太小都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一般要求蛋用鸡种蛋为50~60g,肉用鸡种蛋52~68g。合格种蛋应为卵圆形,蛋形指数为0-72~0-75,以0-74最好[2,3]。蔡雄成(1983)[4]等认为,一般… 相似文献
9.
王和中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11):34-34
受精蛋孵化率随着种蛋受精率的变化而变化,种蛋受精率高时,孵化率也较高,反之亦然。它们之间呈强正相关,而种蛋受精率又受种鸡年龄、健康状况,种公鸡质量、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4,(3):43-43
孵化期一般每2h翻蛋1次,3~7d是翻蛋的关键时刻.目前,大型孵化机均有自动转蛋装置,每次使蛋转动45°.采用我国人工孵化法孵种蛋时,炕孵是通过上下、前后调盘结合翻蛋来达到均温和翻蛋的目的的,一般每天翻蛋4或6次.平箱孵化时,翻蛋是结合调筛进行的,当入孵温度正常后,每隔0.5h转筛1次(180°)、每隔1h调筛1次、每隔6h翻蛋1次.总之,翻蛋时间和次数,主要根据温度来确定,原则是温度超过标准,各点种蛋温度差别大时就应进行翻蛋.把高温和低温位置上的种蛋进行对调,一方面使各个种蛋受温均匀,另一方面又能达到翻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珍珠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了珍珠鸡种蛋的蛋质量和蛋形指数,研究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珍珠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鸡种蛋蛋质量在34.2g-46.5g之间,蛋形指数在0.677-0.789之间孵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的相关性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受精蛋孵化率的因素很多 ,有孵化箱的质量、温湿度的控制、孵化车间人员的管理、季节、种鸡的年龄和营养及种蛋的贮藏、消毒等。此外我们发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和受精蛋孵化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对本场罗曼商品代种蛋 1 997年 1~ 1 0月份的孵化记录 ,1 998年 4~ 1 0月份的孵化记录 ,1 999年 4~1 0月份的孵化记录 ,分别逐月统计了平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 ,并对 1 997、1 998、1 999年全年的受精率、受精蛋的孵化率作了汇总统计。现将统计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统计结果表 1 1 997年 1~ 1 0月份孵化情况 (单位 :% )月份 12…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0.8℃,相对湿度89.9%),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天,4~6天,7~9天,10~12天)、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一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一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天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天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5.
16.
受精蛋和无精蛋、死胚及正常发育胚的种蛋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3批共1 626个海兰褐父母代种蛋进行试验,分析受精蛋和无精蛋、死胚及正常发育胚的种蛋品质差异,探讨种蛋品质对种蛋失重、死亡规律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孵化期间出现2个死亡高峰时段,即第0~7天和第14~21天.②孵化期间第0~7天失重率与蛋壳的大、小端气孔数呈正相关;3个阶段的种蛋失重率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且出壳重与失重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③孵化第0~7天死胚的种蛋(死精蛋)壳厚显著低于正常发育胚蛋,蛋壳两端气孔数少于正常发育胚蛋.④孵化第8~21天死胚种蛋蛋重显著高于群体平均蛋重,两端气孔数均多于正常发育胚蛋,蛋形指数小于正常发育胚蛋.⑤雏鸡出壳重与入孵蛋重有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数、蛋形指数、壳厚均无相关性.⑥受精蛋与无精蛋相比,入孵蛋重略大于无精蛋,壳厚显著地小于无精蛋,大、小端气孔数分别显著或不显著地多于无精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在家禽人工孵化中,因蛋黄本身含脂肪多,比重小,胚胎总是浮在蛋的上半部,如种蛋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位置,胚胎易与内壳膜、浓蛋白接触,发生粘连而致死。翻蛋可防止胚胎粘连,帮助胚胎运动,改善胚胎血液循环,增加与蛋黄、蛋白质的接触面积,加速营养物质供给,满足胚胎生长发育需要,还能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保证胚胎发育整齐。翻蛋最佳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 4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部分孵化设备厂在生产孵化器时设计的翻蛋角度往往达不到 90°,经常造成用户孵化成绩不理想,影响孵化经济效益。现将我市兽医站加大孵化器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