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亮  张闯 《吉林农业》2003,(8):27-27
控制猪舍温度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 利用杂种优势 一般第1胎产仔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第4、5胎产仔数量高,以后逐渐下降,从第8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窝  相似文献   

2.
母猪多产崽,可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以下简介使母猪多产崽的几种方法,供参考。1.控制猪舍温度。据资料报道,一般后备母猪舍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舍的适宜温度为11~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2.控制胎次。一般第1胎产崽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4~6胎产崽数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第8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3.科学喂养。为了使母猪正常发育,有利于配种受胎,增加产崽数,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保持中等膘情。科学喂养的原则是:太肥的母猪,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应加强饲…  相似文献   

3.
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的影响力很大。母猪群体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第3—8胎,第9胎开始产仔数逐胎减少,仔猪存活率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白冰 《农技服务》1998,(11):34-34
<正> (一)控制猪舍温度 实验证明,高温对母猪繁殖有不良影响,胚胎死亡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配后15天影响最大,如果舍温高达35℃时,产仔数为11.7头,如合温控制在21℃左右,产仔数可达 12头。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 11~15℃。高温能引起母猪体温高,子宫温度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的附植,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为提高母猪产仔数,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 21℃。  相似文献   

5.
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郎溪县某养殖场的106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及其生产分娩记录为材料,对母猪的胎次、窝产仔数以及初生窝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供试母猪均使用相同的免疫程序,采取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结果表明:第1胎的母猪窝平均产仔数最低为9.67头,从第2胎开始到第4胎每胎逐渐上升,从第5胎开始下降。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3~4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均比较出色。因此,规模化集约养猪场的繁殖母猪群3~4胎的母猪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出色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白母猪利用年限相关性状的遗传结构,实现早期选种,本研究采用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华南种猪遗传评估网199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集的大白猪繁殖性状数据,使用DMU(V6)分析计算母猪第1胎分娩日龄、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第3胎稳定性、第5胎稳定性、终生总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和终生日龄间的遗传力与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大白母猪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终生总产子数、终生产活仔数、第5胎稳定性遗传力为0.132~0.198,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第3胎稳定性遗传力为0.230~0.271,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第1胎分娩日龄、终生日龄遗传力为0.492~0.642,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大白母猪第1胎总产仔数、第1胎产活仔数、前3胎产活仔数、前5胎产活仔数、终生总产仔数和终生产活仔数间有较强的正遗传相关,与终生日龄有较弱的正遗传相关,与第3胎和第5胎稳定性有较弱的正遗传相关。母猪初产日龄与终生总产仔数和终生产活仔数间呈一定的负遗传相关,而初产日龄与终生日龄呈强的正遗传相关。通过对母猪利用年限的遗传参数估计有望通过选育提高利用年限,通过母猪利用年限有关性状与其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有助于早期选种加快延长母猪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猪场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饲养管理得好,母猪膘情适中,发情正常,配种受胎率高,胎均产仔数多,有效使用年限长,经济效益好;反之,母猪过肥或过瘦,发情异常,配种受胎率低,胎均产仔数少,有效利用年限缩短,经济效益差。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应从以下4个阶段着手。  相似文献   

8.
由于猪缺乏汗腺对热应激比较敏感.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所以.猪只发生的热应激机会就多。繁殖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8℃.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7℃~20℃.引起流产的临界温度是32℃。眼下正值夏天炎热季节.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热应激就会造成母猪乏情、产仔数减少、弱胎死胎增多等繁殖障碍现象.甚至中暑。笔者在猪场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炎热季节防止母猪的热应激有效方法。特介绍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不同胎次大约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大约克夏母猪10个胎次,每胎次40窝,发现其断奶至发情配种天数,从第九胎开始有明显减少;产仔数从第八胎开始明显降低;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从第七胎开始明显下降;断奶数及断奶窝重从第六胎开始明显降低。因此,大约克夏母猪的淘汰,一般应从第六胎开始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猪缺乏汗腺对热应激比较敏感,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所以,猪只发生的热应激机会就多。繁殖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8℃,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7~20℃,引起流产的临界温度是32℃。即将进入夏季最炎热季节,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治母猪热应激,否则就会造成母猪乏情、产仔数减少、弱胎死胎增多等繁殖障碍现象,甚至中暑。1提高营养浓度保证饮水清洁环境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  相似文献   

11.
对皖南黑猪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数、产活仔数随着胎次逐渐上升,到第5、6胎达到高峰,自第6胎最高点开始下降;初生窝重、断奶窝重随胎次不同有显著差异,随着胎次逐渐增加,皖南黑猪仔猪初生窝重和28 d断奶窝重基本呈上升趋势,在第6胎达到峰值,第6胎以后开始下降;胎次对断奶头数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皖南黑猪母猪在第5、6胎繁殖成绩最好,第3~7胎处于高峰稳定期,在第8胎以后应开始逐渐淘汰.  相似文献   

12.
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能排出20~30个卵子,但一般每胎产仔数只有10头左右,究其原因,除母猪本身受精率低外,大部分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死亡而被母体溶化吸收而形成化胎。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小叶章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4.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黄瓜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棚栽培中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黄瓜喜湿,又怕涝怕旱,根系分布较浅,根群弱,吸水肥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非常重要,适宜的营养水平能保证正常的胚胎发育、仔猪初生体重,出生后生活力旺盛;母猪分娩后的泌乳性能良好,因而仔猪日增重高。1能量母猪存在妊娠合成代谢,如果供给较高的能量水平时,体内沉积脂肪过多,导致死胎增加、产仔数减少、难产和泌乳量降低等繁殖障碍,因此,应当限制能量摄入量。但如果能量摄入过低会导致母猪体瘦,胎儿发育受阻,初生体重小或弱胎和死胎增加等。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7,(7):56-56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兔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因此,加强兔舍环境的调节控制,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养兔效益。 一、温度控制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兔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适宜温度一般为:初生仔兔30~32℃,1-4周龄兔20-30℃,生长兔15~25℃,成年兔15~20℃。  相似文献   

17.
在生猪生产中,实现母猪多胎高产的途径有二:一是提高母猪产胎数;二是提高母猪每胎产仔数。目前,有些场、户由于配种技术不过关,哺乳期过长,保胎措施不力等,致使母猪在最佳利用年限内产胎数和每胎产仔数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了解长白猪的繁殖性能,为长白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方法]对长白母猪核心群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并对后备母猪的不同胎次产仔数、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断奶成活率等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长白母猪第1胎产仔数最少,逐步上升至第3胎开始稳定,到第4胎达到最高水平,第5、6胎略有下降。第1胎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最低,第3胎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最高。不同胎次的断奶窝重以第1胎最低,从第2胎到第4胎稍有上升并在第5胎后趋向稳定,并且断奶窝重主要与断奶仔猪数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第2胎与第6胎的断奶仔猪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反映母猪的繁殖性能,因此长白猪中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淘汰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能排出20-30个卵子,但一般每胎产仔数只有10头左右,究其原因,除母猪本身受精率低外,大部分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死亡而被母体溶化吸收而形成化胎。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1发病特征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减退,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仔猪容易死亡,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母猪产后少奶或无奶,断奶后不发情,子宫炎,难孕,产仔数减少,不孕。多发生在哺乳期和断奶后的仔猪。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d或1周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