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是以生物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各种食用菌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栽培方法。在食用菌生产中,随时都有被病害虫害所浸染,轻者减产、重者绝产,给广大菇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2.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中害菌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中害菌的防治措施周功和(浙江省龙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3700)周功为何建芬(龙泉市农业局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陈丽蓉(浙江龙泉市植物检疫站)龙泉市近年来,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年达5000多立方米,所产灵芝质佳,曾获’95中国食用菌新技...  相似文献   

3.
夏季栽培食用菌如何防治病虫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荣 《食用菌》2007,29(3):62-63
食用菌的杂菌污染是长期以来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菇农最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夏季菇的栽培,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实践证明,夏季菇栽培病虫害防治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一些细菌性病害已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障碍,严重时几乎全部失败。多年来,我们在教学和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了几种常见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指导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往往也适合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如果单靠药剂防治病虫,容易降低食用菌的商品性和安全性,所以对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布局,选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王德明 《北方园艺》2007,(1):177-177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可采用以下10种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栽培迅速发展。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产量逐年提高,据有关部门估计,仅2005年产量将达1000万t,产值400亿元。但随着栽培年限增长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这一方面与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政府部门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不够,对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由此导致菇农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盲目施用甚至滥用化学农药和化学生产促进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而且导致食用菌户: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严重超标,使原来消费喜爱的食用菌生产出现了停滞,给食用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极大的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搞好食用菌无污染、无公害物质残留和食用菌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是当前食用菌科研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要食用菌病虫表现与综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形式下,栽培中出现的病虫侵害以及高毒农药的施用,所造成残留超标问题严重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文中列出当前主栽品种与相关病虫侵害程度关系、环境温度与病虫发生危害关系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国内登记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农药名称和使用方法提倡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用国家登记农药对症下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冯国民 《食用菌》2010,(4):44-44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予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d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min,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一面观察,一旦发现体小呈扁平或椭圆形、白色或黄色、长有多根刚毛的菇螨时,可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贵巧 《北方园艺》2006,(1):109-110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近年来食用菌的栽培种类不断增多、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但食用菌病虫害给食用菌生产蒙上了一层阴影,食用菌病虫害一旦发生,轻则减产30%~50%,重则绝收,尤其是虫害,个体小,危害隐蔽,一旦发现时,虫口密度较大,很难控制,为此我们对河北省邯郸地区的一些食用菌种植区,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发现该地区,食用菌虫害中较难控制的是食用菌菇蚋,它繁殖力强,生长温度范围广,发生严重时一个菌袋有其幼虫几万条,并且它可侵害当地栽培的多种菇类,如平菇、白灵菇、灵芝、双孢菇等,为此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泽涛 《食用菌》2012,(2):31-32
绿霉又称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严重的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并分泌出毒素毒害菌丝及子实体。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绿霉侵染,每年都有大量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到侵害而损失。下面介绍它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常会造成很大损失,是栽培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细菌性病害可发生于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等各类食用菌中。介绍了主栽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综述主要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种类、致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江涛 《食用菌》2011,(1):58-58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食用菌栽培要获得优质丰产,防除绿霉是关键。防除绿霉可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鸡腿菇叉状炭角菌的为害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鸡腿菇菌肉嫩滑、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菌类。近年来广大地区利用栽培食用菌的废料及棉子壳、稻草等原料进行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生产上常出现叉状炭角菌为害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本文主要介绍叉状炭角菌的形态、发生与为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德明 《食用菌》2006,28(6):12-12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或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如处理不及时,将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霉菌,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食用菌设施栽培若连年重茬种植,易导致病虫害多发,单产下降,效益降低,不少菇农被迫更换栽培场所,甚至连栽培设施都更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查阅有关农业资料,找到了食用菌重茬栽培容易失败的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1重茬栽培失败原因1.1灭菌消毒不彻底种植过食用菌的菇棚再利用时,若消毒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土壤处理不彻底菇棚内的空气、土壤、设施带菌,是造成食用菌重茬栽培失败的主要原因。1.2预防措施不够菇农对前一年发生的轻微病虫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感染菌袋随处乱扔,虫卵和病原菌积累越来越多,导致设施环境恶化,无法再进行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指在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农业栽培、生物、化学和生态等防治方法。现将其关键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边银丙  徐璟煜 《食用菌》2008,30(6):55-56
随着双孢菇、巴西菇等草腐食用菌栽培不断发展,食用菌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对食用菌病害类型及发生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食用菌病害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林地面积较大,但林地利用率低,林地栽培食用菌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广阔的前景,总结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常用栽培方法,对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指出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是值得推广的持续循环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20.
介绍食用菌几种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上海市奉贤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201400)李国贤食用菌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导致绝收。因此,我们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现将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