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劼  杨芳 《中国林业》2013,(24):1-1
2014年1月1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即将实施。随着条例的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初步在云南建立。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圣境     
“香格里拉”被称作梦中的天堂,恐怕要归功于普达措。普达措位于三江并流腹地,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整体性和有效保护,对迪庆州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从国家代表性、生态系统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估。适宜性分析结果认为,拟扩建区域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典型完整,足以支撑地带性生物区系,区内多样的地貌构造以及珍贵、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和遗迹,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和保护价值,动植物区系较完整,能维持种群生存繁衍、生态功能稳定和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原真性十分突出。扩建后国家公园面积1030919.93 hm2,涉及香格里拉市的11个乡镇。综合评价认为,拟扩建区域资源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系统突出,并具备管理可行性,全面符合建设国家公园的条件。提出将白马雪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梅里雪山和碧罗雪山等6片区纳入普拉措国家公园扩建范围,并对扩建后国家公园更名、建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2006年,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立。截至目前,云南已建立8个国家公园,分别是香格里拉普达措、丽江老君山、西双版纳、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普洱、高黎贡山、南滚河和大围山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挂牌成立的国家公园,位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境内,距离县城22 km,面积602.1km2。"普达措"就是今天"碧塔海"的藏语原名,意为"普渡众生到达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明镜般的高山湖泊,被原始森林和草甸环绕。这是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这儿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一词来源于梵文音译,意为"舟湖",公园最大的亮点在于"水",以水而名,因水而灵。公园内的碧塔海与属都湖,被称为"香格里拉的眼睛"。摄影/丁文东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属于全球保护地的一种,其最本质属性是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以1974年IUCN对国家公园的定义为依据,将中国国家公园的准入标准概括为面积、资源级别、人类足迹指数和功能全面性4个方面,并据此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法对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三江源、黑龙江汤旺河、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普达措、湖南南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和北京八达岭国家公园。从结果来看,完全符合中国国家公园准入标准的试点区有青海三江源、吉林长白山和湖北神农架,即可以进入中国国家公园体系;黑龙江汤旺河虽然综合排名第2,但是资源级别不符合要求;云南普达措、湖南南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和北京八达岭则是人类足迹指数未达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合理开展生态体验项目是实现国家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的重要途径。文中总结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和韩国国家公园生态体验项目发展实践、成效与经验,概述云南省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体验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体验项目优化策略,包括加强生态体验项目的互动性、挖掘生态体验项目的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形式多样的科普类生态体验项目和建设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以该国家公园二期规划区域为对象,在划分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和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普达措国家公园有亚高山森林草甸、高山湖泊、牧场等自然景观;自然资源质量等级高,类型丰富,品级高,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照国内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差异,结合国内国家公园建设背景,提出了坚持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完善资源指标和社会指标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加强社区参与和健康可增长的资金运转机制、深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科教元素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立对我国的森林保护是一次机遇,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寻找一条更人性化的出路,同时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公园范围内的森林是当地社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不可分割,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问题。所以,文章从社区林业的方法出发去调查了解,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周边社区对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现状,从而分析如今公园成立后,公园对当地社区有什么影响;当地社区与森林资源开发存在哪些问题;建立公园管理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经验的精髓是绿色管理,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1)在国家宏观层面的保护管理,新西兰在法律上颁布《保护法》统管《野生动物法》、《野生动物控制法》、《自然保护区法》、《国家公园法》、《海洋保护区法》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法律体系;在机构上成立统管土地、森林、野生动物、环境委员会的国家保护部门——保护部,专司保护的职能;在行动上,形成了政府和社区民众双向平行参与的"双列统一管理体系"的保护管理模式。2)在国家公园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将国家绿色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公园,将国家公园作为国家的绿色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国家的绿色健康价值理念;3)在国家公园管理的微观层面,全面推行绿色规划和设计技术,实行强势保护下的特许经营以及社区公众全方位参与保护的机制。这些经验,对中国大陆首批国家公园——云南滇西北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许经营制度是世界各国有效实践国家公园综合管理的重要工具。文中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我国三江源、大熊猫、普达措、武夷山、神农架等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政策及实践,归纳国内外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设计和实施经验;以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个案,分析其开展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国内外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实践的几点启示,包括采取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特许经营组织模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公园是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新趋势。该文以日本ASO生态公园为例,分析了现代生态公园与城市功能结构以及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推介了建立生态公园规划与管理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提高对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民众自主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科学规范的监测与评价,以反映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和促进对生态体系完整性的保护.文中综述了国家公园的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健康等多种效益。对城市公园使用潜力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服务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美国ParkIndex指数开发过程内容和实践,ParkIndex开发主要包括3个过程:ParkIndex原型开发、关键人物访谈和试点测试。最终形成的 ParkIndex 指数模型包含 3 个变量,分别是 0.804 km(0.5 mile)内公园数量、0.804 km(0.5 mile)内公园总面积和0.804 km(0.5 mile)内公园平均质量指数。随后,在纽约布鲁克林某社区进行实践,研究变量改变对ParkIndex值的影响;并对其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我国开发城市公园使用评价体系提出启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趋势;建立完善、科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城市公园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高适应性和有效性;城市公园使用评价需纳入多方意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自然保护意识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事业,是国家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充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最佳形式。生态与旅游相结合是当前世界旅游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资源应该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的原则是:1。保护管理与旅游经营的统一;2。以生态是主观为主体,维护持续续利用的生态体系;3.突出生态知识性与寓教游。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机会。文中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政策法律、原住民参与、游客教育和野生生物监测等对野生生物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我国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步较晚,对其功能评价体系、健康评价体系不完善,综述了我国湿地公园健康评价体系研究进展,为建立科学的湿地公园健康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