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年的新春第一天,在凤庆县雪山镇新民村董家山坡上,四方群众汇集到这里,参加泡核桃种植现场培训会。雪山镇镇长、副镇长带领林业技术人员,现场示范、讲解高产优质泡核桃种植及管理技术。自此,新民村60多公顷连片高产优质泡核桃种植拉开了序幕。雪山镇位于凤庆县城南部,地处澜沧江支流顺甸河谷,总面积230.03平方公里,居住着2.8万多各族人民。雪山镇有着悠久的泡核桃种植历史,其品种以云南大泡核桃为主,该品种具有树型大、寿命长、挂果多的特点,因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而享誉中外。全镇适宜种植泡核桃的土地资源丰富,从海拔1200米到2500…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四川盐源县花椒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结合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了种植区划。结果表明:(1)盐源县花椒基本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2~13.5℃,最热月均温17.5~21℃,最冷月均温3~6.5℃,降雨量850~1 100 mm,年日照时数2 250~2 600 h;(2)盐源花椒(正路椒)适宜海拔范围为2 100~2 700 m之间,最适海拔为2 200~2 550 m;(3)进行种植区划,将全县划分为花椒种植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3.
我省凤庆县凤山公社水菁大队位于山区,海拔1900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4.7℃,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土壤深厚肥沃,为砂质黄壤。该队有泡核桃、夹绵核桃、铁核桃三个品种,生长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埂,菁沟和路旁。其中有5株(通过嫁接,长势旺盛,树龄15—28年生,树高14—18米,冠幅7×8—13×14米,结实500—  相似文献   

4.
近日,临沧市林木良种认定委员会认定了两个优良泡核桃品种"临凤1号"、"高山宝"。为把临沧市泡核桃产业推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轨道,市核桃研究所对在我市中高海拔1400--1900m米地区生长、产果表现较好的大泡核桃以及在海拔2000—2500m地区生长、产果表现较好的耐寒小泡核桃两个种的性状特性进行了认真调查、收集与分析整理,经市林木良种认  相似文献   

5.
核桃优质乡土品种选育是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种苗遗传品质的关键,2011年在贵州省息烽全县10个乡镇开展了核桃优良单株选择,为泡核桃采穗圃建设和进一步的品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依据优树选择标准初选152株优良单株,坚果的单果质量和壳厚变异最丰富,出仁率变异最小。综合评分评选15株优良单株,主要是浅麻壳细香泡核桃类型。坚果的平均纵径为34.09 mm,平均侧径为30.48 mm,平均横径31.26 mm,平均单果质量8.85g,平均壳厚1.01 mm,平均出仁率58.3%,冠影面积产仁量平均为0.53 kg/m2。  相似文献   

6.
对凤山县不同海拔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500~700、701~900和901~1 100 m 3个海拔区间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海拔对泡核桃产量、树高和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901~1 100 m的平均年产量最高;海拔与树高和胸径呈负相关关系。在凤山县海拔901~1 100 m的地区种植泡核桃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云南主要核桃品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我省大部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境内河流交错,山岭纵横,山区和半山区面积非常辽阔,凡海拔在1200—2950m的山箐、丘陵、凹地及四旁,都有核桃(Vuglans Sigillata Dode)的生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26个县市大都有铁核桃或泡核桃的分布和种植,是我国核桃的主要产区之一。 由于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核桃品种。广大群众根据核桃的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把核桃划分为泡核桃、铁核桃、夹绵核桃三个类型。现择要简叙如下:  相似文献   

8.
8个泡核桃品种在广西凤山县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能适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生态条件的优质丰产泡核桃品种,引进漾濞大泡、三台、娘青、大屁股夹绵、硬壳核桃、云新1号、小泡核桃7个泡核桃品种在该县进行了栽培试验,以当地优选的薄壳泡核桃凤优1号为对照,并对其早期表现及品种特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在凤山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收获;8个品种中漾濞大泡核桃与凤优1号的生态适应性强,果实大且品质优,综合性状好,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云新1号早实,可作为鲜食品种在当地发展;三台核桃除坚果较小外,其他性状较优良,可作为主栽备选树种发展;小泡核桃、娘青核桃取仁较难,出仁率低,宜作为漾濞大泡核桃、云新1号、三台核桃的授粉树品种;大屁股夹绵核桃与硬壳核桃坚果果壳不易破碎,取仁难,出仁率低,经济性状差,但其生长势强,可作为治理石漠化的生态树种加以发展,却不宜作为经济树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出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系),根据引种对比试验初选结果,以海拔和品种(系)为因素建立区域试验点,调查、分析小叶病情指数、4年生树坚果指标。结果表明:海拔对引进核桃品种(系)的抗病性无明显规律性影响,品种(系)间抗病性差异与品种(系)亲本种源相关,核桃品种年份间抗病性并未因不同年份的不同气候条件而引起显著差异;4年生树,随着海拔升高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出仁率、三径值、壳厚降低,适生区域范围差异显著。在鄂西地区‘清香’、‘鲁光’、‘元丰’、‘香玲’适宜在海拔600 m以上区域栽培、‘辽宁1号’适宜在海拔600~1100 m之间区域栽培,‘云新7914’、‘云新7926’适宜海拔1 100 m以下的区域栽培,适生区域栽培坚果综合品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1级或2级标准,比原产地下降1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系),分2次共引进西南、华北核桃产区21个品种(系),分别在海拔1 200 m、145 m建立品种(系)比较试验园,调查各品种(系)的物候期、生长习性和抗寒性。结果表明:品种(系)单株孕雄能力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在海拔1 200 m试验点,漾濞大泡、华林大白壳幼龄林休眠期间发生2~3级冻害,云新系列核桃品种(系)萌芽期主芽受晚霜危害的概率较高。在海拔145 m试验点,核桃黑水病、根腐病危害重,品种(系)保存率低;铁核桃抗核桃黑水病、根腐病的能力强,本区域核桃基地建设适宜选择铁核桃作砧木。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本地区域宜选择云新系列、鲁光、香玲、中林、清香等品种(系)开展海拔区域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笔者从1999年开始湖北核桃资源调查,初选出50棵优株,经复选、决选、品比试验等。在鄂西南、鄂西北等主产区进行区试,试验与扩大生产示范结合,连续多年多点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优株EH9909其丰产性、坚果品质、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能力明显优于湖北省兴山普通核桃。  相似文献   

12.
兴山核桃优株性状特征及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0个核桃优株的植株生长特点、坚果外形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提出了兴山核桃资源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1999年开始湖北核桃资源调查,初选出50棵优株,经复选、决选、品比试验等。在鄂西南、鄂西北等主产区进行区试,试验与扩大生产示范结合,连续多年多点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优株EH9909其丰产性、坚果品质、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能力明显优于湖北省兴山普通核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蒋家沟流域土壤种子库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明确种子库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响应性机制及群落恢复潜力,选取蒋家沟流域8条海拔带[Ⅰ(2700~2900 m)、Ⅱ(2500~2700 m)、Ⅲ(2300~2500 m)、Ⅳ(2100~2300 m)、Ⅴ(1900~2100 m)、Ⅵ(1700~1900 m)、Ⅶ(1500~1700 m)、Ⅷ(1300~1500 m)]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种子库相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Ⅲ、Ⅱ海拔带的平均物种数和种子密度显著高于Ⅶ、Ⅷ海拔带,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与物种数量随海拔降低而逐渐减少;Ⅰ、Ⅱ、Ⅲ海拔带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M)大于5.000,Ⅶ、Ⅷ海拔带M小于3.000。种子库萌发物种以菊科和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海拔2300 m以上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海拔2100 m以下则以1年和2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各海拔带物种分布均匀性较好,除Ⅵ海拔带外,其余海拔带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大于0.900。Ⅲ海拔带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分别为0.942和3.006;Ⅶ海拔带的D和H最低,为0.810和1.720。除Ⅶ、Ⅷ海拔带以外,其余海拔带的土壤种子库均与临近海拔带种子库相似性最高,Sorensen相似性系数(CS)为0.400≤CS<0.550,且整体上表现为随海拔升高CS逐渐减小的趋势。蒋家沟流域植被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变化受海拔梯度的影响,与蒋家沟流域内气候的垂直地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查清甘肃省内核桃资源的种类、类型、特点及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现状,筛选具有优良和特异性状的实生单株,为甘肃省核桃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4—2018年,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行业推荐、产地报优等方法,分析了甘肃各地的核桃地理分布情况、种质资源类型与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所调查和收集的资源坚果的表型性状和核仁营养成分,筛选出具有优良或特异性状的核桃资源。【结果】甘肃核桃的分布地位于北纬32°46′~39°49′、东经39°43′~35°32′;横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4个气候带,有陇南南北秦岭山地、陇东丘陵沟壑、陇中及陇中西南部、河西走廊等5个自然分布区域,其垂直分布于海拔849~2 034 m的地域内;调查并收集了地方种质资源658份,初步建立了甘肃核桃种质资源信息库,完成了对甘肃核桃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对246份核桃坚果样品的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坚果形状有12种之多,其单果质量为3.70~20.94 g,横径为23.00~40.87 mm,分别有58.0%和93.3%的坚果样品达到了国家特级及Ⅰ级标准;核壳厚的变幅为0.79~3.10 mm,有利于生食或加工的薄壳及较薄壳资源占调查样株总数的57.1%。核仁检测结果显示,有1株高脂肪和2株高蛋白质资源;核仁中的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ω-6)和α-亚麻酸(ω-3)的含量之和为78.3%~53.9%,说明甘肃地方核桃资源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初步探究了甘肃核桃的起源与历史,认为甘肃核桃由原产于陇南白龙江流域和经"丝绸之路"引入的两部分组成。【结论】筛选出了15类53株具有优良和特异性状的实生单株,为甘肃核桃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核桃特殊营养成分及其临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桃营养成分及功效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核桃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领域。2009年1月和2009年8月美国加州核桃委员会发布了核桃特殊营养成分功效12a和15a以上两个临床研究报告,报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核桃营养特殊营养成分以及功效的临床研究结果,而在临床研究方面我国显得明显不足,这两个报告对我国认识核桃独特营养成分功效以及开展核桃的研究都具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本文对报告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对我国核桃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帝山次生林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俊峰  张芸香 《林业研究》2006,17(2):111-115
为了分析和探讨海拔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沿海拔梯度(1600–2600m),设定14个样地,对每个样地内对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群落优势种变化依次为:辽东栎、油松、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群落内乔木树种的平均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单峰变化。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树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最大树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阔叶树最大胸径无明显变化规律,针叶树最大胸径不断减小。中海拔群落内,针叶树种的最大树高和胸径高于阔叶树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单峰变化,中海拔群落(1900–2200m)植物多样性最高,高于低海拔群落(1600–1900m)和高海拔群落(2200–2600m)。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反映出的植物α多样性变化与海拔高度显著相关。在研究地区,植物多样性变化与群落所处的海拔显著相关,此外,还与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人为干扰有关。图8表3参13。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5个泡核桃品种幼树的抗冻害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在保山市隆阳区西昌乡利用开展泡核桃无性系测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气候现象,对大泡、细香、宁香、龙佳和沧江早5个泡核桃良种或优系幼树开展抗冻害能力研究。结果表明:5个泡核桃品种幼树受冻害程度差异性均达显著水平(P〈0.05),抗冻害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宁香核桃〉细香核桃〉龙佳核桃〉大泡核桃〉沧江早核桃。  相似文献   

19.
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昌宁县核桃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宁县柯街镇仙岳村杞木林村民小组进行了沼气发酵剩余物对核桃生长及结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雌花初期和第一次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浇施沼液以及采果后深施沼渣等措施对核桃植株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坐果率提高到94.5%,比对照增加90.5%;株鲜核平均产量达41.7 kg,增产212%;盛果期平均株产鲜核果316.1kg,比对照增加54.2%.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楚雄地区海拔1346~2200 m区域栽培的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其感官性状:核桃取仁容易,仁色以黄白色或黄色为主,食味香甜或香纯,无涩或微涩;经济性状:坚果三径均值为3.32~3.51 cm,果形指数为1.14~1.20,果壳为1.27~1.37 mm,单果质量为1.27~1.37 g,出仁率为46.21%~51%,单果质量、果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26、8.35,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低,为4.19。在不同海区间段三径均值、果形指数、果壳厚差异极显著,单果质量及出仁率差异不显著。海拔与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单果质量与出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出仁率与果壳厚、果形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海拔1800~2100 m区域果实性状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