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归抽薹是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为此,从导致当归抽薹的遗传、种苗、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栽培研究,为技术人员对当归抽薹研究和药农综合防治当归抽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漳县农业气候条件与当归规范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漳县自然气候独特,非常适宜当归等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本文通过对当归全生育期规范化生产关键环节的介绍,分析了当归选种、育苗、成药栽培与农业气候条件的关系,简单介绍了地膜当归栽培情况,并对当归提前抽薹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适宜当归栽培的各项生态因子,介绍了当归的生长习性、繁殖特性、栽植管理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并且分析了判断当归质量的标准,以期为当归高效栽培及筛选优质当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省当归产区气候和环境特点从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3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云南省当归有机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岷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当归的主产地,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当归的栽培和应用具有1700多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岷县当归产业发展迅速,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然而,当归文化的开发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没有重视当归文化作为当归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在产业品牌提升、价值重塑、促进当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当归文化的开发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基础上,提出了当归文化建设建议。主要有:加强当归文化的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举办当归文化节;举办当归美食大赛等。  相似文献   

6.
道地中药材当归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总结分析了近年当归栽培技术相关研究,归纳了当归栽培的适合条件,阐述了严重制约当归产量和质量的抽薹问题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当归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中药材,目前已经在中成药力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作为一个当归种植历史悠久的国家。现阶段当归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地区,由于当归的药用价值很大,因此需要积极了解当归高产栽培技术,掌握当归栽培要点,积极了解当归的生长特点和习性,并根据实际问题来提出了有效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方案,提高了当归产量。1当归高产栽培的环境分析1.1地区地貌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8.
当归是康乐县的优势中药材,为探讨适宜的当归栽培方式,设置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康乐县西南部当归种植区,以120 cm白膜膜上栽培和60 cm黑膜膜侧栽培当归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产鲜当归12 466.5 kg/hm2、11 316 kg/hm2,产值较露地分别增加10 627.5元/hm2、5 257.5元/hm2。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归栽培过程中筛选出的适宜除草剂扑草净进行残留分析和测定,以确定当归栽培过程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可行性,确立当归地化学除草造成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为建立规范化(SOP)当归生产体系提供标准和依据.结果表明,当归干燥根中存在扑草净残留,剂量约为0.42 mg/kg.  相似文献   

10.
正岷县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的接壤区,是天然药材宝库,是当归药材的道地主产区。岷县当归的人工栽培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至今当归药材畅销国内外。岷县非常重视当归药材的人工生产工作,在当归的人工栽培技术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使岷县成为国际和国内当归药材的主产区和供应区。但随着当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当归病虫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当归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展试验研究的同时,总结群众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攀枝花地区东当归的丰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单因素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不同追肥量试验、不同遮阴效果试验和修剪拔薹试验对攀枝花地区东当归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优选最佳栽培条件。[结果]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东当归的最佳栽培条件为:采用种植密度为20 cm×20 cm、追肥量为尿素15 g/株和菌肥60 g/株,不采用遮阴措施,发现植株抽薹采用及时修剪。[结论]试验优选了东当归的丰产栽培技术,为东当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当归全膜双垄沟栽、全膜单垄垄栽和全膜平栽3种栽培方式与施0(CK)、600、750、900 kg/hm2复合肥4种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生育期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当归产量.结果 表明:除当归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0~20 cm土层土壤外,同时期同层土壤中全膜双垄沟栽+施肥750 ...  相似文献   

13.
甘肃当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甘肃省目前当归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是:建立当归种源生产基地;制订种子种苗标准,建立检测中心;加强品质育种;加快当归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扶持龙头企业,抓好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当归产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民乐县种植的当归药材和种植土壤分别进行采样测定,结果表明民乐县人工种植当归的质量稳定,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低,符合药典标准规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浸出物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阿魏酸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挥发油与测定的土壤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当归浸出物、挥发油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当归阿魏酸含量的重要因子;且磷、全氮和有机质对浸出物、挥发油、阿魏酸的影响程度不同。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因子对民乐县种植当归品质的影响规律,可为民乐县规范化种植当归药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种子类型和密度对直播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不同种子类型和密度对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当归直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归叶片数增长呈"缓增-剧增-降低"趋势;当归株高受种子类型和密度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条件下正常头穗种子直播生长速率最快,火药籽次之,正常二穗种子最慢,同一种子类型株高随密度递增呈下降趋势;直播当归单根鲜质量、干质量、主根长和根粗均以密度20cm×20cm直播正常头穗种子最高;正常头穗种子以密度10cm×20cm直播收获株数和产量最高,侧根数最少;直播当归药材中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正常头穗种子采用株、行距10cm×20cm种植适于当归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明日叶为试验材料,观察其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同时检测明日叶的营养成分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明日叶能在上海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生命周期为2年,第1年营养生长,第2年生殖生长,采收期从第1年5月到第2年7月。明日叶中的主要成分为水分79.00%~90.45%、灰分6.00~9.50g/100g、粗纤维6.60%~11.60%、还原糖4.00~34.90g/100g,蛋白质10.21~24.47g/100g,维生素C 39.84~132.23mg/100g,氨基酸含量42.296~143.564mg/g,总黄酮4.10~17.80mg/g。其中干明日叶中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140~9.213、1.956~7.575、0.388~2.287、2.921~10.609、3.419~14.298、2.374~9.225、2.062~7.940mg/g。明日叶不同部位的各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茎干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和蛋白质,维生素C、总黄酮、氨基酸在叶中的含量尤其丰富,根部的精氨酸含量高于茎、叶,明日叶的根茎叶均可食用。  相似文献   

17.
种苗大小对当归综合农艺性状及抽苔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原产地大田试验,研究了种苗大小对当归生长发育及综合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归生长前期,种苗越大生长速度越快;而在当归生长的中后期,中种苗生长速度较快.大种苗和中种苗的芦头径比小种苗的增大了2.83%和8.48%;侧根数分别增大了8.32%和5.07%;当归的主根长分别增加76.02%和88.50%.种苗大小对当归抽苔率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种苗越大抽苔率越高.综合分析后认为,当归栽培宜采用中种苗,即苗重0.88 g/株、侧根数1.1条/株、主根长14.5 cm左右的种苗,这是实现当归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当归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当归根分泌物的自毒作用。[方法]用水培法收集当归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对当归、小麦、油菜和燕麦种子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实验。[结果]浓缩系数为2和8的当归根分泌物收集液对当归幼苗的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浓缩系数为2和4的当归根分泌物收集液对苗高和苗干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通过综合化感效应的对比,当归根分泌物未显示出明显的自毒作用,这或许与当归植株内所含的自毒物质的释放途径和作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云当归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当归切片干燥特性,解决云当归的干制问题。[方法]利用干燥试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干燥速率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水分比变化拟合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切片的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干燥用时越短;切片厚度越大,干燥用时越长。Page模型对云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拟合性较好,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性好,可以用来预测云当归切片的干燥过程。采用4~6 mm厚度的切片,在60~70℃热风干燥温度下,云当归干制品中阿魏酸与蒿苯内酯的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实现云当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