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8号是以自育品系酒0403 F2为母本、宁春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846.6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8%。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西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 805.1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7.82%。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2.6 g/kg、湿面筋33.1%(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24.0 m L。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等生态条件类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是以外引材料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4.5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58%。2020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546.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73%。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0.0 g/kg、湿面筋321.0 g/kg、赖氨酸3.8 g/kg,沉降值32.1 mL,吸水率60.5%,稳定时间1.6 min,最大拉伸阻力142 E.U,拉伸面积26 cm~2。适宜在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春麦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6号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8447"为母本,"CMS4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7-2008年甘肃省东片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定丰16号折合平均产量为5 408.5 kg/hm2,居9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16.60%,湿面筋33.6%,沉降值48.5 mL,降落值277s,形成时间4.7 min,稳定时间3.2 min,属中筋优质春小麦。该品种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抗青秕,宜在甘肃省中部地区、甘南州、宁夏隆德县、西吉县等种植。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原代号陇春13J6)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从自育春小麦品种陇春23号变异株—顶芒单穗经系统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5 640.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8.72%;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5 724.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4.78%。陇春36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108~115d,平均株高为94.6 cm,平均穗粒数为31.4粒,平均千粒重为46.1 g,平均容重735.67 g/L。籽粒含粗蛋白163.2 g/kg、湿面筋355.0 g/kg,沉降值35 m L。抗条锈病、白粉病,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性强。适宜在甘肃省中部的临夏、兰州、定西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和高寒阴湿区及沿黄灌区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酒春10号是以0777F1为母本,巴丰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898.4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6%。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3%。株高82.0 cm,千粒重44.3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湿面筋含量305 g/kg(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33.0 mL,面团形成时间7.3 min,稳定时间6.3 min。适宜在甘肃酒泉、张掖、武威、白银等生态条件类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春7号是以自育品系酒0325 F_1为母本,冀89-60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7 720.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9%。2014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091.3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8%。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24.9 g/kg、湿面筋27.1%(以14%水分计),Zeleny沉淀值28.2 m L。适宜在甘肃酒泉、张掖、武威等生态条件相类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新品种武春7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引进种质"永434"作母本、"鉴94-11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7-2008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8 2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4.83%.籽粒含蛋白质14.14%、湿面筋31.30%,面团稳定时间3.3 min,降落...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新品种武春5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7906/ROBLIN作母本、21-27作父本通过系统选育而成.在2003-2004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8 006.4、8 750.4 kg/hm2,较对照品种高原602分别增产9.78%、8.21%,分别居当年参试的10、13个品种(系)的第1、第2位.生育期103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14.32%、赖氨酸0.46%.抗叶枯病,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宜在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白银市以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其它春小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节水型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4号以张春11号/93-7-31//23416-8-1为母本,以矮败小麦/高加索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7 977.22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3.68%。200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甘春24号平均折合产量为8 329.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2.22%。甘春24号属中晚熟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89~109 d,株高为78~89 cm,穗长8.4~9.9 cm,穗粒数为33.0~54.2粒,千粒重为40.5~52.2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5.34%,湿面筋含量31.2%,降落数值340 s,Zeleny沉降值为40.5 m L,吸水率为65.6%,容重805 g/L。面团稳定时间达到8.3 min,面条加工品质为85.5分,色泽评分为8分,馒头加工品质分别85.0分,比容评分为14.0分。中抗条锈,抗旱性中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经检测,甘春24号为1BL/1RS易位系,且HMW-GS亚基组成为1,7,5+10,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及抗旱节水等优点。适宜在甘肃沿黄灌区、河西地区及生态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是以9064为母本、陇春8139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 423.1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2.06%。2016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4.3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93%。陇春35号属春性中早熟普通小麦,生育期99 d,平均株高98 cm,平均穗粒数31.35粒,平均千粒重47.9 g,容重753 g/L。穗型纺锤形,红粒角质。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0 g/kg、湿面筋340 g/kg,沉降值29.8 mL。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落黄好。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古浪县等地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1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携带Tal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用自育品种定丰1号作为转育对象,通过连续转育选育而成.1997-1998年在定西市(原定西地区)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264.0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0.45%;2001-2003年在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区域试验中,3 a 1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735.90 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平均增产12.89%.抗旱,抗倒伏,抗条锈,高产、稳产,籽粒含粗蛋白15.47%,湿面筋38.9%,沉降值63.0 mL,降落值254 s,吸水率69.4%,形成时间4.7 min,稳定时间3.8 min,软化度80 F.U,评价值57,属中筋优质小麦;主要适宜在类似甘肃中部地区、宁夏宁南山区及青海民和县等生态条件类似的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8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于1988年以外引材料RFMⅢ-101-A为母本、以自育品种定西3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0-2002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98.50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14.13%,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在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轻感,成株期对水4、水7表现免疫,对HY8表现中抗,对水14、条中32号及混合菌表现中抗。籽粒含粗蛋白14.32%、湿面筋29.7%,沉降值20.3mL,面团形成时间2.0min,稳定时间1.4min,评价值33。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会宁、榆中、永靖、兰州、甘南州、临夏州以及宁夏西吉、海原,青海民和等省(区)年降水量200~600mm、海拔1600~2800m的二阴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新品种酒春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酒春6号是以自育品系酒96159为母本,酒90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2010-2011年在甘肃省(西片)水地组春小麦区域试验中,适宜区2 a 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7689.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5.7%。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4.2 g/kg,容重802 g/L,角质率90%,湿面筋295.6 g/kg(以14%水分计),沉淀值32.2 mL。适宜酒泉、武威、张掖市等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新品系酒9061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系酒9061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89117"F1为母本,"柴春2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7-1998年在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6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888.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5.9%。籽粒含粗蛋白144.4 g/kg、容重839 g/L、角质率90%、湿面筋245 g/kg(湿基14.0%水分)、沉降值30.05 mL,属优质强筋小麦。适宜酒泉市各县(市)、武威市民勤县、张掖市民乐县、金昌市以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4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中作871为母本、永32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7 627.35~8 624.4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6.65%~11.65%.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86%,沉降值33.7 ml,湿面筋29.20%,面团稳定时间5.2 min;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轻感,成株期对混合菌表现为高抗到免疫.丰产性强,适应范围广,可在张掖、酒泉、民乐、民勤、白银、黄羊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金玉糯856是以自育自交系糯玉米919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彩甜玉米5105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从出苗到鲜穗采收102 d。株高24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9.2 cm,穗粗4.9 cm,穗轴白色,穗行数13.5行,行粒数36.6粒。籽粒含支链淀粉达100%。经人工接种鉴定,表现高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瘤黑粉病,中抗茎基腐病、矮花叶病,抗红叶病。平均鲜果穗产量(带苞叶)15 982.5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粘1号增产4.2%。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和兰州周边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新品系9016是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70—14”作母本、“8365—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6年甘肃省东片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644.5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10.8%,居10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该品系抗旱性强、抗倒伏、抗青秕、抗锈,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地区,宁夏隆德、西吉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陇春9143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引进品系山农8003作母本、自育高代材料8553-5-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2 a的国家西北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716.88 kg/hm2,比对照品种定西35增产6.39%;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30%、湿面筋32.30%、沉降值25.2 ml;经室内、室外鉴定,抗旱系数为0.701 6,抗旱指数为0.919 5,适应度61.111%;对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高感黄矮病;适宜在甘肃省定西、临夏及宁夏西吉、固原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 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2004年甘肃省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472.75 kg/hm2,与对照品种陇春23平产.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08.0 0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5%.抗条锈,抗倒伏.籽粒含粗蛋白13.76%、湿面筋30.8%,属中筋优质小麦.适宜在甘肃省安定、陇西、临洮、渭源、临夏等县(区)及宁夏西吉、隆德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