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马瘟是目前已知对马属动物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马感染非洲马瘟后的死亡率可高达95%.2020年,非洲马瘟首次出现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该病经由邻国传入云南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提高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马属动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对该病的认识,从非洲马瘟的病毒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技术、疫苗免疫和预...  相似文献   

2.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12日,安顺市某养牛场饲养的牛陆续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关节肿胀等病症,并有少量犊牛死亡。为找出可能的病因,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养殖场养殖与管理情况、发病死亡情况、用药治疗情况等,并采集血液样本和鼻腔棉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性研究,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统计软件,计算不同群间的相对发病风险(RR),分析发病风险因素。本次疫情的犊牛袭击率为100%,病死率为7.5%;育肥牛袭击率为82.0%,能繁母牛袭击率为22.5%,种公牛袭击率为20.0%;犊牛发病风险是育肥牛的1.2倍(95%CI:1.1~1.3),是能繁母牛的4.4倍(95%CI:2.5~7.9),育肥牛的发病风险是能繁母牛的3.6倍(95%CI:2.0~6.5)。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是一起因外购犊牛管理不善、产生应激反应而引发的养牛场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暴发事件。采用针对性的药物,如氟苯尼考、地塞米松、环丙沙星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提示,场主需规范场内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产生,提高牛群抗病能力,以降低此类疫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腹痛病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占内科疾病的52.8%以上,往往由于诊断失误而导致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马属动物腹痛病平均死亡率为20.2%,腹痛病是一个综合性症候群,导致发病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以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最为多见,又称"真性病痛",主要是由于草料、饮水的量和质的异常,饲喂方法不当,使役的不合理和外界气候条件的突变以及寄生虫等综合因素影响,并在胃肠机能紊乱的基础上所引起的.而寄生虫与腹痛病的发病关系方面报道甚少.我们收集和整理了近几年西藏林芝八一镇马属动物腹痛病发病情况,并对寄生虫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属动物膝盖骨上方脱位是马类家畜常见病,当地称为"麻筋腿"或"绞筋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使役. 近年来笔者收治马属动物膝盖骨上方脱位45例,其中马20例,骡22例,驴3例,均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 1 发病原因 该病多因外力冲击如跌跤、在泥泞路上剧烈使役、跳跃、撞击、竖立或由于股四头肌的异常收缩以及猛然站立等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5.
杨涛 《中国动物检疫》2014,31(11):12-15
[目的]2013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厦门市某猪场的一间产房兼保育猪舍出现了大规模的仔猪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了找出引起病症暴发的可能病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特点进行描述,对发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断奶仔猪袭击率为85.7%,病死率为66.5%;哺乳仔猪袭击率为60.3%,病死率为54.9%,断奶仔猪的发病风险是哺乳仔猪的1.4倍(95%CI:1.3~1.6);从饲养密度看,高床上每栏饲养15只以上的断奶仔猪的发病风险是每栏饲养15只及以下的断奶仔猪的1.6倍(95%CI:1.4~1.8);从母猪每窝产子数看,产床上母猪1胎产子8只以上的哺乳仔猪的发病风险是1胎8只及以下的哺乳仔猪的1.2倍(95%CI:1.04~1.4)。[结论]结合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可能是一起仔猪应激反应引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暴发事件。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建议场主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流感简介     
马流感(即马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文章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诊断与防控方法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马流行性感冒,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症状。与使役和饲养管理有关系。某年,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阿力得尔苏木,首先发生马流行性感冒(后简称马流感),在全旗流行,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科尔沁右翼前旗辖24个乡(苏  相似文献   

8.
马的肩胛上神经麻痹又称肩膊闪伤,多为使役和管理不当造成的,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病,主要发生于役畜,如误治失治,会影响马匹的使役,出现运动障碍,长期跛行、甚至瘫痪。多年来,笔者采用电针、中药外敷配合西药穴位注射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肩胛上神经麻痹多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马属动物肩胛上神经麻痹相似于祖国传统兽医学所说的肩膊闪伤,由于闪伤造成气血凝滞于肩臂部,不通则痛,故表现为肩膊部疼痛。此病发  相似文献   

9.
正马胃蝇蛆病,也叫马胃蝇蚴病,俗称瘦虫病,是由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幼虫寄生在马、驴、骡等马属动物消化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马属动物一旦感染,表现为贫血、消瘦、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1发病情况靖远县刘某饲养的1匹役用成年骡子,于2017年5月中旬开始咳嗽、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耕地时不上趟。电话请求出诊诊治,接诊后到圈舍现场,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马胃蝇蛆病。立即  相似文献   

10.
鞍伤感染是马属动物的常见外科疾病,其多由鞍具的压迫及马背与鞍具的摩擦而引发,特别对骑乘马该病较为常见.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易复发.碘仿磺胺软膏可用于马属动物鞍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治疗. 1 病因 鞍具制作不合理,不适合马的体型时,可导致马背机械性损伤;鞍具使用不当,鞍垫过薄或鞍垫不干净,夹杂有沙粒等异物时,可损伤马背而引起发病;马使役不当,如骑乘于崎岖的山路及遇坡陡、急弯等也会造成其背部损伤;马体的构造不良,如凸凹背、平肋或圆肋及高低髫甲的马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1.
马属动物的膝眼风,中兽医称鹤眼风,大骨节病,西医称腕关节、周围性关节、关节球囊炎等.是我区兽医临床的常见病,多发于驴,马、骡次之,对马属动物危害极大.患病后病程较长,治疗方法甚多,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可形成腕痈,破溃、久不愈合,失去使役价值.笔者自1986年以来,在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笔者采取合液汤治疗马属动物膝眼风100余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马的球节扭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球节扭伤发病较急,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的球关节炎。轻者影响生长和使役,重者引起残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应用中兽医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球节扭伤19例,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肾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为主要特征.巍山县马属动物发病率较高.劳役过度、使役中突然受惊吓、高蛋白饲料(蚕豆)突然加大、中暑等是其诱因,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长期从事牧业科技推广中,通过总结以往经验,悟出饲喂畜禽要领4则,不妨介绍如下: 一、马喂夜草肯上膘 俗语说:"马无夜草不肥".这是因为马属动物(马、驴、骡)是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有4个胃)牛、羊不同,胃里储存的草料有限,一般吃到胃里的草料不到4小时就会全部消化.因此,光靠白天饲喂,显然不能满足它们的需要,只有晚上加喂夜草,马才能吃得饱,肯上膘.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内脏出血、肺和皮下结缔组织水肿为特征的马属动物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幼龄马最易感,病死率可达95%以上。该病通过库蠓、伊蚊、蜇蝇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和温热潮湿地区,呈地方流行或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青海农村饲养的马属动物,它既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役畜之一,也是农民的骑乘交通工具,但对马属动物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平时不为人们所注意.如驴的习惯性阴道脱是一种很普遍的常发病,对驴的使役和繁殖发展影响很大,故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7.
马属动物流行性感冒简称为马流感,它是由马流感病毒马甲1型、马甲2型,也就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马流感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热性、爆发式流行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但死亡率较低,影响马匹的使役效率。马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流行时期不分季节,不分马的性别、年龄,大多数马匹由呼吸道感染本病毒。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健康马与病马直接接触、通过鼻腔分泌物的飞沫传染。此外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草料、饮水等传播。  相似文献   

18.
牲畜阴肾黄(包括阴囊水肿、阴茎炎、阴门水肿及睾丸炎),是一种常发病,尤以马属动物在秋季、冬季发病最多。这种病虽然死亡率低,但患本病后牲畜往往精神不佳,少吃少喝,致使病畜掉膘虚弱,不能参加使役。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祖传中药验方“知柏蒲灵散”,经过筛选药味、用量加减及辨证论治等先后共治疗马、骡、驴等54头,治愈率较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世双 《畜牧兽医杂志》2014,(3):24+26-24,26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influenza)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Or 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一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为主要症状.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流行特点,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交配也可能是一种传播方式.马流感一般呈暴发流行,传播迅速,流行猛烈.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马甲1型以4~10月最多出现.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约占1%,最高不超过5%).患马是主要传染源,康复马和隐性感染马在一定时间内也能带毒排毒.康复公马精液中长期存在病毒,因此可通过交配传染.  相似文献   

20.
球节扭伤是马属动物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该病发病较急,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的球关节炎。轻者影响生长和使役,重者引起残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笔者应用七厘散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灯照射治疗马属动物球节扭伤27例,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