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扎龙湿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5年和2004年两个时段的LandsatTM影像数据,运用遥感、GIS技术,分析扎龙湿地1995~2004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动态变化的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扎龙湿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耕地变化是扎龙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扎龙湿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人口数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川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9和2004年2个时相的抚州市临川区遥感图像及其辅助数据,分析了该地区5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表明,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周边未利用土地、林地、其他土地不断减少。该研究结果对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当前主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基础上,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归纳为:常规的统计分类方法、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基于GIS的分类方法、基于专家知识和地学知识的分类方法及针对实际情况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乌昌地区)为研究区,提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当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乌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裸地、草地为主,其中裸地主要分布在乌昌地区东北部,草地主要分布在乌昌地区西南部;海拔对乌昌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有所影响,耕地分布在海拔低于1 800 m的区域,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800~2 600 m的区域,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8~1 000 m的区域;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作用下,乌昌地区的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城市面积持续增加;而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政策的驱动,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故未来乌昌地区应注意保护草地,使其充分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界定、驱动力因素分类和驱动力分析的研究进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LUCC研究计划中提出的3个研究重点之一,对于分析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变化的基本过程,最终实现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和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为更好地了解淮南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1986、1999和2012年淮南煤矿区卫星影像解译或者矢量数据进行归类,获得3个时期淮南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数据,据此计算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定量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淮南煤矿区城镇用地、水域和林地面积保持上升势头,耕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点及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变化不明显.总体来看,1986~2012年淮南煤矿区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逐渐增大,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景观格局动态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自然植被的分布,进而产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将使得景观格局的变化更为复杂。该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并从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角度,回顾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型研究进展,最后分析和展望了当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景观格局变化对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1985、2000年两期LandsatTM/ETM+遥感图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RS和GIS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东江流域1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15年来,林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有所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流域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加大,人类活动对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以福清市2009年和2012年两期的土地利用矢量化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Matlab等软件的支持下,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和覆被类型的初始状态矩阵及初始转移概率矩阵,建立Markov模型模拟出福清市未来土地利用和覆被类型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18 a内,研究区农林用地、特殊及未利用地将逐年减少,而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则不断增加。此外,对Markov模型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将Markov模型用于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动态趋势预测中是可行的。此外,研究预测了福清市建设用地和农林用地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可为区域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土地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文章从LUCC研究计划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LUCC所研究的诸多科学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其驱动力模型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分析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认为今后LUCC驱动机制研究应该从数据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理论的新颖性三方面相互联系入手,完善LUCC模型功能及其构建综合的LUCC理论体系,使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LUCC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关键问题。国内外LUCC研究包括4个方面:①LUCC的动态研究;②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③LUCC的环境效应;④LUCC模型研究及3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LUCC研究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来源及整合,难点在于尺度的转换,焦点是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是通过作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现的。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意义、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盘锦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土地利用详查资料和遥感影像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在GIS支持下研究了盘锦市1988-2005年问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程度,阐明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的17年间盘锦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乡工矿居住用地增加了0.55万hm2;同时耕地增加了7.21万hm2,但这主要是以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急剧减少为代价,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的17年间盘锦市草地和林地的动态指数变化最大,动态度指数分别达到-5.62%和-5.42%;盘锦市土地利_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1988年的245.51提高到2005年的292.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1,92.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府政策是影响盘锦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