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7,(6):4-5
不同水解单宁酸的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该试验是测试水解单宁酸的不同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及鸡只健康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5,(12)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幼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因鸡只的法氏囊受到损害,体液免疫应答下降,造成鸡体免疫力降低,使鸡群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目前,该病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流行。球虫病的暴发与潮湿的饲养环境密切相关,阜宁地区5、6月份潮湿多雨,且肉鸡饲养方式多以地面平养为主[1]。因此,当鸡群饲养条件不佳时很容易感染发生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球虫病皆主要危害2~8周龄的幼鸡,当二者混合感染时,可致使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cl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免疫缺陷病,属鸡的 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本病于1957年首先发生于 美国特拉华州,Gosgrore于1962年首先报道,同年Hitchner 把法氏囊病料接种于鸡胚,成功地分离到病原,称为"传染性 法氏囊因子”.1970年在世界禽病会议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ious Bursal Disease,IBD)病名得到公认.本病1965年传 入欧洲,1970年后,法国、意大利、以色列、原苏联、黎巴嫩等 国陆续发生;在亚洲,日本于1965年首次报告,以后印度、泰 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发生,邝荣禄等于1979年在 广州首先发现本病在我国的存在,1982年周蛟等在北京从进 口的鸡群中分离到IBD-CJ801株,以后全国陆续报道本病的 发生和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常导致鸡只 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鸡只增重,更为严重的是免疫应答反 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 易感性增加.因此,本病被认为是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 并列在一起的危害养鸡业的三个重大传染病,严重制约养鸡 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5.
甄志刚 《畜禽业》2006,(9):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嵯,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程泽华 《畜禽业》2003,(1):48-4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损害法氏囊为特征。由于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能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使之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故该器官被损伤时明显增加了鸡对多种疫病的易感性,由此可见能很好的预防和及时治疗该病,就会大大减少由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最易感。在流行病学上本病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即本病的潜伏期极短(1~5d),发病突然,病程一周左右。感染后第3d开始出现死亡,4~6d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8~9d停止。发病…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与控制,将迅速蔓延,危及整个鸡群。海城市一肉鸡养殖户饲养的4000只14日龄肉鸡突然发病。最初少数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一系  相似文献   

8.
甄志刚 《畜禽业》2006,(18):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  相似文献   

9.
杨翔 《畜禽业》2003,(10):40-40
近年来,自贡地区由于养殖户养殖水平低下,消毒意识不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不力,用药不当,疫病出现非典型或病原出现新变化,某些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等原因,导致鸡病问题十分突出。但我市与其他地区相比,疫病流行又有所不同,如其他地区流行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我市尚未出现,法氏囊也有4~5年未发生。根据本人十多年禽病诊治经历,以蛋鸡、肉鸡、土杂鸡不同生长阶段为线索,浅析自贡市鸡病流行情况:1蛋鸡1.1育雏期蛋鸡育雏我地区主要采用离地网上平养,地灶升温,保温措施较好,因此,鸡苗受冷较少发生。但受热时有发生,特别是夏天,脱温时由…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发的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1957年深秋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洲的甘布罗镇而得名甘布罗病(Gunborodisease)。1发病情况最近4年间,我们对肉鸡3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品种(AA、哈伯德、艾维茵)和蛋鸡5个品种(罗曼、海赛褐、哥伦比亚、金彗星、宝万斯)共剖检431例法氏囊病鸡,结果分析如下:1.1从1日龄到96日龄间,发病最早的是13日龄,占4%;最晚的是90日龄,占4%;最多的是30日龄,占9.7%…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乡某肉鸡养殖户于2005年9月引进5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饮水,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饮水,25日龄用IBD苗进行二免,在29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1):23-24
三高青脚黄鸡3号是以固始鸡为育种素材培育的新配套系,是中速型黄羽肉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三高青脚黄鸡3号商品代采用地面平养模式养殖效果良好。通过对地面平养的垫料选择、饲养密度控制、免疫程序制定、消毒技术运用等多方面饲养管理要点的分析,旨在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不仅能直接引起病鸡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能引起病鸡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发生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死亡率高,有的高达8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治对策等几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龙福庆 《畜禽业》2004,(6):21-21
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雏鸡患病后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受损,使得鸡体对各种传染病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等病的易感性增加;同时降低鸡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影响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德宏州一些从外地购进肉鸡饲养的农村散养鸡户所饲养的鸡只前期体温增高,后期体温降低;病鸡排白色稀便,羽毛蓬乱,啄自己的肛门,食欲减退或废绝,大量饮水,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眼窝凹陷、脚爪和皮肤干枯等脱水症状。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乡某肉鸡养殖户于2005年9月引进5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饮水,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饮水,25日龄用IBD苗进行二免,在29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病鸡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污秽,沾满稀粪,且出现瘫痪病鸡,采食量减少,至32日龄共病1 200只,死亡520只,发病率24%,死亡率10.4%.  相似文献   

17.
将分离于齐齐哈尔市郊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QJ08),接种适龄易感鸡和SPF鸡胚,分别收集法氏囊和鸡胚组织,经病毒检测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进行试验室和临床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疫苗可提供90%以上的免疫保护。抗体转阳90%以上,琼脂扩散试验(AGP)抗体效价平均可达2.5log2;制备的油乳剂灭疫苗对当地流行的法氏囊病有良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曾凡云  郭晓宇 《畜禽业》2003,(11):59-5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各大小养殖场、专业户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尽管非常重视对鸡法氏囊病疫苗的预防接种,但鸡法氏囊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率在有的鸡场还很高。1鸡法氏囊病的危害鸡法氏囊病毒使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遭到破坏,影响了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造成淋巴细胞的大量流失而导致鸡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使正常疫苗效果降低或无效,是鸡各种细菌性继发病的根源,发病后期使用各类抗菌药物几乎无效,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9.
杨松 《畜禽业》2013,(6):72-7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其持征是,法氏囊肿大,排白色稀便,浆液下有胶冻样水肿液。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在临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