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有两种,即Bt基因和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现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得到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系).目前世界各主产棉国均有不同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持久性、抗虫的时空性、抗虫范围狭窄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构建特异高效表达起动子;筛选广谱高效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以及加强抗虫棉的区域种植管理和安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抗虫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而产生抗虫作用。1抗虫棉的特性1.1抗虫机理。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花整个植株和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不断产生杀虫蛋白,这种杀虫蛋白遍布植株各个部位,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取食抗虫棉后,其消化系统受到破坏而不能取食,全身软腐,最终死亡。1.2抗虫范围及效果。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抗性。对棉花其它病虫、杂草均无抗性,且抗虫性随着棉花的生长而减弱,在棉花苗期和蕾期杀虫蛋白表达量较高,对二代棉铃虫的抗虫…  相似文献   

4.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①鲍立民河北省沧州市农业试区办061001丁汝召卢怀玉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牛占增王国建河间市农技中心1抗虫棉的抗虫特点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点为专一性、高抗性、差异性(品系间、不同生育阶段、棉株不同部位)。据观察Bt基因抗虫棉除抗...  相似文献   

5.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施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建议,从而为转基因抗虫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成功抗虫棉的国家 ,并率先研究构建成功了双价抗虫基因 ,已通过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使我国在此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湖南省棉花所利用国产抗虫基因导入选育的“湘 K- 5”在国家级长江流域区试中名列前茅 ,可望近年通过审定 ,获准商业化生产。湖南推广抗虫棉切忌一轰而起 ,必须遵循有关法规 ,循序渐进 ,防止出现新一轮品种“多、乱、杂”,不利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抗虫棉的种植应用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生态条件的抗虫品种,根据该种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与之相配套,并尽可能地扩大种植面积,做到集中连片种植,以充分发挥抗虫棉的抗虫优势。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是将能表达抗虫蛋白的基因转入到非抗虫棉中,使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不敏感,而非转基因抗虫棉不携带嵌合基因卡那霉素,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敏感.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卡那霉素浓度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并将已萌发的棉花种子种植到田间.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营养与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抗虫春棉与常规春棉、抗虫夏棉与常规夏棉种子的物理特性、营养结构、吸水速率和发芽活力,得出三叶期以前抗虫棉出苗慢、苗弱的原因,主要是抗虫棉种子过小、脂肪含量过低,蛋/脂比失调。提出在现有抗虫棉栽培中,可采用种子包衣剂处理或者种子出土后尽快喷洒叶面液肥,以弥补种子中脂肪含量的不足,保证棉苗出土快、生长壮。在今后抗虫棉,尤其是抗虫春棉育种中,应特别注重提高种子的体积和种子中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种好抗虫棉科学把握很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导入新的抗虫基因,强加给棉株以额外的生理消耗,至使出现其种子质量下降,种子萌发时物质代谢活性降低,棉苗早期发育慢,幼苗素质差,根系生理活性较弱,碳氮代谢失衡,易早衰,抗病性下降,对缺钾敏感等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抗虫棉良种的优质、丰产潜力与抗虫能力的协同发挥。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生育特性,制定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不宜完全套用当地常规棉的管理措施。1播前种子处理播前对抗虫棉种子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增强出苗期间的抗逆能力。如硫酸脱绒,播前晒种,种衣剂(杀菌杀虫农药、微肥激素复配剂)包衣…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因内外转基因抗虫棉育种的现状及国内主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阐述了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评价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施尚泽 《江西棉花》2007,29(5):14-16
本文主要报道利用自育Bt抗虫核不育两用系S2-28A与转基因抗虫或抗病及优质的棉花品种(品系)杂交,筛选出转基因抗虫、抗病、优质的杂交组合,对推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棉花抗虫品种抗虫性表现的本质,分三个方面即形态性,生化抗性和外源基因抗性阐明了国内外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棉花的抗虫性鉴定方法及其评判指标,分级标准。同时对棉花抗虫性遗传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抗虫棉研究的必要性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抗虫棉种植密度和化调两因素对抗虫棉生育进程、主茎生长速度、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及成铃率、全株平均铃重、内围铃铃重和上部铃铃重、产量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抗虫棉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了抗虫棉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杂交抗虫棉14个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抗虫杂交棉13个性状对形成皮棉产量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两两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株铃数与皮棉产量达到板显著正相关,密度、霜前花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黄萎病株率呈显著负相关: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与密度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株铃数、衣分、生育期、霜前花率、株高、黄枯萎病株率、单铃重对皮棉产量的形成直接影响较大。在杂交抗虫棉新品种选育中可视不同情况多加注意;果枝数、密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圩堆长度不能用于皮棉产量的直接选择。13种性状对皮棉产量形成的影响力依次为株铃数>衣分>生育期>霜前花率>株高>黄萎病株率>单铃重>枯萎病株率>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密度>果枝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的条件基本成熟,实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应采取创新、合作、务实、高效的策略,实现宽领域、广覆盖。在目标上,强调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安全性;在方法上强调市场化、一体化、程序化、法制化;在观念上,强调改变思想、改革投入、改善管理、改进服务;在应用中,巩固传统技术、普及成熟技术、推广辐射技术、试验创新技术;在后续研究时,加强基因库、种质库、数据库和人才库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商品化生产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近期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讨论了转基因棉抗性预防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株式图分析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良光 《江西棉花》2007,29(1):16-19
本文以同一品种2003、2006年两度棉花株式图表调查资料为素材,从纵向、横向和圆锥体顺序分析比较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结果表明中、下部脱落率较高,外围铃脱落远远高于内围铃;下、中、上部成铃率依次为37.6%、33.9%、28.6%,下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上部;内围铃成铃率达82.7%,是外围铃的4.7倍多.从圆锥体顺序看,第1圆锥体成铃率为100%,第2、3、4圆锥体成铃率达60%多,第5、6圆锥体成铃率亦达50%以上,第7、8圆锥体成铃率较低,仅为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991年以来江苏沿海农区棉铃虫连年暴发成灾的现状,在重点研究棉铃虫综合治理配套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引进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棉铃虫性信息素等先进技术,并且与传统技术进行了整合组装。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改进和提高当地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保护棉花生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鄂杂棉23肥效及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地区对抗虫杂交棉鄂杂棉23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有利于促进该品种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氮和钾是控制该品种产量的首要因子,磷次之.在江汉平原,该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氮277.6kg/hm2、磷71.7kg/hm2、钾225kg/hm2,最经济施肥量为氮208.5kg/hm2、磷66.2kg/hm2、钾152.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