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的风格     
乌龟听说蜜蜂的寿命很短,而且工蜂的寿命只有三十五天,就连吃蜂王浆的蜂王,也只能活五年时间。于是它赶忙跑去对蜜蜂说:“蜜蜂小弟,你何必这么劳苦呢?劳苦是长寿的克星。你没听说蝉子的寿命有十七年吗?”蜜蜂说:“我不稀罕,蝉子不劳而获的生活是可耻的!”“那你千万别惹是生非,好事坏事一概不管,好人坏人一律不问。你不知道丹顶鹤的寿命有60年吧?”“我不愿意,丹项鹤悠哉游哉的糊涂生活是可悲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维持蜂群的整体效率,有王群蜜蜂互相监督,即“工蜂监督”。工蜂产卵仅能孵出雄蜂,西方蜜蜂欧洲亚种的大多数有王群工蜂卵会被很快清除掉。海角蜜蜂(Apis mellifera capensis Eschscholtz)工蜂能产生雌性后代,工蜂卵的清除速度也较慢。海角蜜蜂对卵的检查比其它蜜蜂更频繁,但是无论有无蜂王,工蜂卵均能成功孵化。关于工蜂产卵与清卵,我们提出了三个假说:一、清卵产卵负相关。工蜂在低清卵水平时期多产卵,反之亦然。二、清卵产卵正相关。不良气候时工蜂放弃小幼虫转而饲喂大幼虫,这比清卵对工蜂卵的成活率影响更大。所以不良气候同时减弱…  相似文献   

3.
寓言二则     
一、燕雀恨清晨 ,一群燕子掠过低空向南飞去。飞在前面的“头燕”回头向姐妹们招呼道 :“快呀 ,要在日出前赶到目的地捕食蜜蜂” !燕群飞越一片竹林时 ,惊醒了在竹林中沉睡的一群麻雀。“雀长”急忙飞起拦住燕群问 :“你们要飞到哪里去呀 ?”“海南省保亭县城呗”。“到那里干什么呀” ?“吃蜜蜂呗。保亭县城附近的蜜蜂多着呢”。“头燕”高兴地回答着。“喂 !喂 !喂 !千万去不得 ,去不得呀 !”“雀长”奋起拦近燕群说。“怎么去不得 ?”“听我姥姥舅公舅公的姥姥传下话来说 ,千万不要捕蜜蜂。多年前她们在湖北捕食蜜蜂 ,被养蜂人用新旧鱼网…  相似文献   

4.
看了《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载本刊1991年第3期—编者注)后,觉得有些地方需要商榷。该文说“可以算出,每只蜂一生可以培育出4.47只下一代工蜂(32184÷18000÷12×30)。”可见,该文作者把该9脾蜂之工蜂的平均寿命计为30天。该工蜂的平均寿命是否是30天?  相似文献   

5.
蜜蜂的社会行为特性一直受到广大生物学家的关注,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意识到蜜蜂给农作物授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蜜蜂的社会行为研究结果对整个社会生物学领域都有深远影响[1]。近20年来,蜂群中工蜂亲属优惠、辨认与相互监督一直是蜜蜂社会行为特性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并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笔者在此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希望通过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蜂群中工蜂亲属优惠工蜂亲属优惠是指工蜂给予血缘关系近的亲属某些“利益”。为什么蜂群中存在工蜂亲属优惠,可以从理论和实际上来回答这个问题。1.1从理论上来…  相似文献   

6.
在夏秋季节,有大量的工蜂在巢门踏板和箱前壁用上颚进行“刮磨”劳动。经过“刮磨”后踏板和前壁显出十分光滑和洁净。这时打开蜂箱将会看到脾上有少量新的白色蜡点,工蜂积极清理巢房,修补破损的巢脾。同时巢内箱壁和巢脾的木框上也有很多工蜂进行同样的“刮磨”劳动。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中等群和强群,弱群少见或根本不出现。工蜂这样费力地去“刮磨”踏板和箱壁,难道是为了清洁吗?不!假如只是为了清洁,在蜜蜂能活动的季节不论群势强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实验表明,用人工蜂粮作为蜜蜂春繁饲料,对蜜蜂白垩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能提高蜜蜂抗病力,促进蜂王产卵,蜜蜂群势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养蜂问答     
问:中蜂群在采蜜期和夏天如何排除蜂箱内的水分?广西北流县六靖公社李景辉答:在流蜜期内,工蜂采集的花蜜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少部分被蜜蜂利用,大部分则化为水气被排出蜂箱.花蜜经过工蜂加工酿制后而被转化为含糖很高的蜂蜜,这个过程,工蜂必须吸食大量饲料来  相似文献   

9.
张涛 《蜜蜂杂志》2004,(5):14-15
《蜜蜂杂志》先后编发了费起充、王福仁、杨占立等先生关于“工蜂移卵”问题的讨论,是既可促进蜂业界新老蜂友认真学习蜂学理论,交流、提高科学养蜂技术,又能活跃蜂坛学术气氛的有益活动。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和业余养蜂爱好者,深表赞同和关切。现就西蜂“工蜂移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首先,需要认识工蜂可能移卵的动因在此,我们暂且不论工蜂有无移卵的可能,而需要先认识工蜂移卵育王的真正动因,即工蜂为什么要移卵?大家知道,工蜂即便能够移卵,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现象,或称行为。而真正的移卵动因,则是为了育王—繁衍—分蜂。育王分蜂是蜜蜂…  相似文献   

10.
一杯蜂蜜     
火车头把刚装好的运往南方的蜜蜂车皮拉走了,年青的女货运员杜勤英回到办公室,拿起茶杯刚要倒水,突然楞住了,里面装满了东西。“蜂蜜,蜂蜜!”杜勤英把茶杯捧在眼前仔细看着:“师傅,哪来的蜂蜜?”赵师傅喜滋滋地放声说道:“这是养蜂的乔同志送来给你尝尝味儿的”。“给我?不!我不能收。”杜勤英捧着  相似文献   

11.
杨明显  谭垦 《中国蜂业》2008,59(1):14-16
蜜蜂是典型的二态型社会性昆虫,蜂王和工蜂有不同的分工,在正常情况下工蜂的卵巢几乎不发育,因此工蜂也几乎不会产卵,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其最重要的抑制因素。本实验将西方蜜蜂幼蜂介绍到东方蜜蜂蜂群内,定期检查其卵巢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与正常蜂群内的工蜂没有显著差异,与失王群内的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显著差异,表明东方蜜蜂蜂王对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蜜蜂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治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 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  相似文献   

13.
蜂友抱怨:一箱中蜂蜂王产卵多而工蜂越养越少,问我什么原因?我让他用手机传来图片。观察后,发现工蜂身体上的小螨长了不少,认定为螨害,他按我提供的策略施治后,蜂群很快就复壮了。先看图1,我来说说中蜂身上的螨虫是怎么回事?养殖中蜂,小蜂螨是弱群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小蜂螨是寄生于蜜蜂体内的一种寄生虫。  相似文献   

14.
蜜峰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会发生大量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预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入  相似文献   

15.
刘秉锟同志所做的试验曾多次被人证实,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他从实验引伸出的结论,我们认为却是错误的。一、蜂巢是一个黑暗王国,在巢脾间的蜂路里都爬满了成千上万的蜜蜂。因此,在巢脾中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光的,在夜晚,蜂巢中更是漆黑一团。作者所讲的实验完全可以用分蜂群,在全黑的蜂巢中进行,结果也完全一样。蜂巢中既然无光,那么所提工蜂能分辨蜡色便失去了基点。既然无光,那来颜色?既然无色,所谓“保护色”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真要用“保护色”,工蜂分泌黑色蜂蜡不是更和“黑暗王国”相称。二、据我在拍摄《蜜蜂王国》时,对工蜂筑巢进行的半个多月的观察,工蜂在蜂巢中筑巢时并不用视觉器官“看”,而是用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7,(9):14-16
在高度社会性的蜜蜂中,蜂王通过释放信息素来表明自己的存在并影响蜂群的多种行为,如蜂王信息素可以作为性信息素吸引雄蜂、抑制新蜂王的培育及工蜂卵巢发育、吸引工蜂在蜂王周围形成侍从圈并饲喂蜂王等。东、西方蜜蜂是亲缘关系接近的姐妹种,两种蜜蜂的蜂王信息素类似,即蜂王信息素具有保守性,但两种蜜蜂的工蜂对蜂王信息素的感受性是否存在种间差异尚不清楚。触角电位技术是一项用来测量昆虫触角敏感性的常用技术,通过测试工蜂触角对相同的QMP混合物的电位反应,就能得出工蜂触角对QMP的敏感性大小。结果显示,西方蜜蜂工蜂对蜂王信息素的敏感性高于东方蜜蜂工蜂,说明东、西方蜜蜂对蜂王信息素的感受性确实存在种特异性,该研究有助于解释东方蜜蜂的工蜂卵巢发育水平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毒蜂事件,又是人为下毒致死蜜蜂的事件!这两个月来杂志社接到这方面的投诉太多了。下毒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争夺场地的、害怕蜜蜂螫的、觉得蜂场碍眼的等等。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为什么有的人总要把自己的不满转嫁到无辜的蜜蜂身上?何况这点事双方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通过协商完全可以解决,没有必要下此毒手。蜜蜂乃养蜂人最爱,是蜂农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出一口气”而下毒手,养蜂人不仅仅遭受的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断送掉他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以及他的养蜂事业,下毒者道德何存?人格何在?!作为以蜜蜂为生的养蜂人,在保…  相似文献   

18.
金前元 《蜜蜂杂志》2003,(12):13-14
在《蜜蜂杂志》 2 0 0 3年第 7期 1 6页《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 (以下简称为《习性》)一文中 ,作者认为 :王浆框空台基内的卵是工蜂所“移”。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习性》一文所述情况 ,虽然蜂王是没有离开控产区 ,但在蜂群中除了蜂王有产卵能力外 ,还存在着大量有产卵潜力的工蜂 ;只不过在正常的蜂群里 ,工蜂的这种产卵行为受到“蜂王物质”的抑制而已。中蜂群中发生的“工蜂移卵”现象 ,我认为不应该是“移卵” ,而应是工蜂“产卵”。因为中蜂群失王后 ,容易引起工蜂产卵 ;当蜂群内蜂王质量差、衰老而造成“蜂王物质”不足时 …  相似文献   

19.
迄今认为工蜂在幼小时,从事蜂房内劳动,成长后再改变工种,出外采蜜的说法,几乎已成定论。日本京都大学井上与印尼安达拉大学萨马尔,为彻底弄清这一事实,在苏门塔腊岛,以蜜蜂近亲“无针蜜蜂”为对象,研究调查了5年。发现蜜蜂的分工,从一开始即行固定下来。他们把蜜蜂放在玻璃箱中,置于室内,在蜜蜂出入口处,用透明塑料管通向室外,进行观察。并在刚出生的幼蜂背上,用油漆作上记号,以识别每个幼蜂的活动。经调查发现,工蜂分有育儿工蜂、储藏库工蜂  相似文献   

20.
秦汉荣同志的文章,对拙文《蜜蜂的哺育极限不是3.85》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汉荣同志提出夏季“工蜂的平均寿命是否是30天?”拙文是对《蜂群生物学》中哺育力计算方法提出异议的,遵循逻辑同一律,我在计算时仍沿用《蜂群生物学》的工蜂平均寿命(即30天)。至于究竟是否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