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采用含药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Foc 4)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BTH对Foc 4的EC50为929.9μg/mL,与杀菌剂多菌灵相比,其作用十分微弱。然后,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BTH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TH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的诱抗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在温室条件下测定BTH处理香蕉苗后,其体内6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可以提高香蕉苗体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香蕉与枯萎病菌4号小种互作过程中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蕉被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侵染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伤根浸孢子液接种法,对粉蕉(ABB)和巴西蕉(AAA)的香蕉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测定香蕉苗与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PAL、POD、PPO和SOD酶活性都高于未接种的对照香蕉苗,且各种酶活性变化也比未接种的变化复杂,表明这4种酶在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积极参与了香蕉苗体内的抗病反应;但接种与未接种的香蕉苗体内CAT活性变化大致相似,表明CAT活性的变化与枯萎病菌的侵染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17个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为利用木霉菌株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先接病原菌后接木霉菌、先接木霉菌后接病原菌和同时接种木霉菌和病原菌的3种接种方式,进行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3种接种方式下,木霉菌株0026 Ⅰ、00181Ⅱ①和0024Ⅱ对香蕉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在90.00%以上;0023 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次之,抑菌效果均在80.00%以上.[结论]木霉菌株0026Ⅰ、0024Ⅱ、0018Ⅱ①、0023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均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加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
比较了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蕉九号’和‘中蕉四号’、野生香蕉种质三明野生蕉及感病品种‘福州粉蕉一号’和‘天宝蕉’等5份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TR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份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FocTR4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表现为‘中蕉九号’≈‘中蕉四号’>三明野生蕉>‘福州粉蕉一号’>‘天宝蕉’;抗病品种‘中蕉九号’和‘中蕉四号’根系水粗提物能显著抑制FocTR4孢子萌发,三明野生蕉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感病品种‘福州粉蕉一号’和‘天宝蕉’对孢子萌发无抑制效果.这说明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FocTR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与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韭菜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及其对盆栽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韭菜粗提取液与香蕉枯萎病生理4号小种(Foc4)的互作及大棚盆栽试验,研究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在盆栽条件下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够有效地抑制Foc4菌落的生长,对其有显著的致死效应;盆栽试验显示:在人工接菌的泥炭土和自然带菌的田园土中,韭菜提取液和韭菜残体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巴西’(AAA)香蕉和‘广粉1号’(ABB)粉蕉的枯萎病发病率,降低植株病情指数,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永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173-176
为探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机理,以巴西香蕉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B)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真菌数量(F)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显著降低了放线菌数量(A)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B/F 及 A/F 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升高;Foc4侵染改变了香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导致其种群结构失衡,这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Foc4侵染后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是香蕉通过改善其根际微环境来应对病菌侵染的重要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香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能够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真菌侵染所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本试验以健康香蕉幼苗植株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PM10膜超滤浓缩、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层析等步骤,纯化获得一种PGIP,SDS-PAGE确定其分子质量为38.2 ku.该PGIP的活性对温度敏感,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相似文献
10.
以病原真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为材料,建立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的平板检测方法.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果胶,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4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大;纤维素酶的最佳产酶和检测条件为:诱导底物为羧甲基纤维素,接种孢子终浓度为1×105mL-1,培养时间为3 d,37℃时检测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在此基础上,筛选已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减弱突变体,获得了2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酶活性显著降低的致病突变体. 相似文献
11.
拮抗细菌bio-d5在香蕉根部定殖力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3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bio-d4、bio-d5和bio-B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可作为抗药性标记的拮抗细菌bio-d5和bio-B.将抗药性标记的拮抗细菌bio-d5接种于香蕉植株根部,1d后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在不同时间测定拮抗细菌在根际、根表和根内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将拮抗细菌接种香蕉根部10d后,在植株根际、根表存在少量拮抗细菌,在根内尚未发现拮抗细菌;接种后20d,在植株根际、根表定殖的拮抗细菌增多,根内也定殖了少量的拮抗细菌;在接种后30d,于根表、根际和根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达到最大;在接种后40d,于植株根际、根表和根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近年成为华南地区香蕉产业的最大威胁.为了筛选抗病种质,于2002~2004年期间分别在广州番禺区对15个引进品系和1个主栽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估和筛选.根据评估结果,供试品系可归为3类:抗病——FHIA-02,FHIA-03,ev.Rose,FHIA-23,GCTCV-119,FHIA-2l;中抗——CRBP39,TMBx5295-1,FHIA-18,SH-3640,SH3436-9;感病——Williams,FHIA-17,Gros Michel和巴西蕉.Williams和GCTCV-119均为高型香蕉(Giant Cavendish)的选系,前者被作为FOC感病的参考品种,但在第二茬18株中发现2株变矮(1.8m对2.5m)未发病.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fragari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草莓枯萎病菌在PSA上生长和产孢最好,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25~30℃,适宜pH 4~6,全光照可促进产孢。对碳源的利用,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酵母膏最好,尿素最差。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30℃,最适28℃,高于40℃和低于5℃不能萌发,RH在9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90%不萌发;萌发最适pH 4~6,高于pH 8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最适孢子萌发的碳源是乳糖,氮源是牛肉膏。 相似文献
14.
15.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香蕉枯萎病防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LG010和淡紫拟青霉E16这2株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专利菌株制备的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CMF1、CMF2和CMF3)对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香蕉生长指标、病原尖孢镰刀菌FOC和生防菌株BLG010和E16在香蕉根际定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CMF1、CMF2和CMF3均明显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分别降至60.00%,44.44%,26.67%;(2)与对照相比,CMF1、CMF2和CMF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香蕉生物量,株高、茎围、地下部和地上部鲜重,分别提高24.46%~44.80%,40.17%~101.43%,18.78%~47.06%,75.88%~109.11%;FOC数量下降11.57%~49.07%,BLG010和E16在根际中的定殖量分别提高27.55%和32.80%;(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根际中尖孢镰刀菌荧光强度减弱,体积缩小;(4)相关性分析表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尖孢镰刀菌FOC数量呈正相关,E16菌株数量与BLG010菌株数量呈正相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提高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而且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根际的生防菌株数量,具有较大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6.
香蕉苗经生防菌处理后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葡聚糖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的指标,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和拮抗细菌(Bio-B3和Bio-d5)后香蕉植株根部内这些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拮抗细菌Bio-B3、拮抗细菌Bio-d5、病原菌FOC及同时接种Bio-B3和FOC、Bio-d5和FOC,均在接种2 d后PO和PPO活性最先达到最大值,葡聚糖酶在接种后活性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接种12 d后上升速率加快。比较不同接种处理诱导产生各种酶活性的强弱可发现:接种Bio-d5+FOC、Bio-B3+FOC、Bio-B3和Bio-d5的PO活性高峰明显比接种FOC的高,PPO活性高峰略大;接种Bio-B3+FOC、Bio-d5+FOC、Bio-B3和Bio-d5的葡聚糖酶活性始终比只接种FOC的高。 相似文献
17.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4~5片叶的组培香蕉苗和粉蕉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浸菌液的接种法对分离自番禺、中山、肇庆、珠海、顺德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同时观察了各菌株在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广东的确存在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2个小种,认为致病性测定结合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是鉴定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简单、快速而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5株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香蕉园或者其他果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5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和机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5株拮抗菌d4、d5、d6、B3和P与香蕉枯萎病菌对峙培养5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抑菌带宽度为16.5~20.5mm:培养10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5株拮抗菌发酵原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0.49%~97.18%;拮抗菌对病菌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芽管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西瓜枯萎病颉颃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西瓜根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68个荧光假单胞菌株。80.88%的菌株具有较强的皿内颉颃作用;4.41%的菌株活体和19.12%的菌株代谢物明显抑制西瓜枯萎菌分生孢子的萌发;52.08%的菌株可以不同程度抑制枯萎菌在瓜苗导管内定殖;23.53%的菌株可以利用几丁质作为碳源。用自然的大田土进行温室盆栽试验,A63,A51和A41菌株在各枯萎菌浓度水平下均表现出较好的防病作用。D33,A61和A63对瓜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