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黑果花楸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和叶表皮撕取法,比较正常苗与玻璃化苗茎叶横切面显微结构以及叶表面气孔特征。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栅栏组织由2~3层细胞构成,下表皮气孔下陷,小而密集,茎内分布大量导管、筛管。玻璃化苗主脉不明显,细胞排列凌乱不规则,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区别不明显,气孔开口大近圆形,茎肿胀粗大髓腔内薄壁细胞较多、已破裂。  相似文献   

2.
利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万寿菊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显微结构和不同颜色舌状花发育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万寿菊营养器官结构表现出双子叶植物结构特点,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木质部为多原型,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茎由表皮、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和髓组成;叶由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2)万寿菊舌状花的结构由上表皮、下表皮和中层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无气孔,上表皮细胞呈圆锥型凸起,中层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与成熟叶片比较差异显著。(3)深橙色万寿菊品种‘猩红色’舌状花的上表皮、下表皮和中层组织均有明显的橙色色素分布,淡黄色品种‘非洲菊’舌状花上、下表皮细胞没有发现明显的色素积累,中层组织有颜色很浅的色素分布,表明花色色素可以分布于万寿菊舌状花的全部组织细胞中。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舌状花上表皮及中层细胞形状发生了改变,推测此变化可能是花色变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笃斯越桔营养器官初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笃斯越桔根、茎的初生结构及叶的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具有明显的湿生植物解剖特征,具体表现在茎的皮层中存在着发达的通气组织;叶片表皮细胞具较厚的角质层,单位叶面积气孔指数较大,叶肉栅栏薄壁组织与海绵薄壁组织之比小,气腔发达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四方麻根、茎、叶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结果表明,四方麻根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内有石细胞,有髓部;茎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和石细胞群,中空;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气孔;粉末中可见腺毛和石细胞等。  相似文献   

5.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6.
桃叶片组织结构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个栽培桃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等指标差异较大.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植纹鉴定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和大叶野豌豆(V.pseudo-orobus)叶片作比较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其种间叶片结构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豌豆叶片均为异面型;气孔突出,为无规则型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栅栏薄壁组织1层,海绵薄壁组织发达;主脉由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山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浅波状、C型,气孔长宽比较小,叶片表现较原始;角质层较薄,纹饰为线状、颗粒状;无表皮毛;栅栏薄壁组织较薄,海绵薄壁组织有明显胞间隙,耐阴性较强;大叶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深波状、F型,气孔长宽比较大,叶片表现较进化;角质层较厚,纹饰为线状、脊状,下表皮细胞较厚,有单细胞表皮毛,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栅海比和细胞结构紧密度较大,细胞结构疏松度较小,主脉及维管束较发达,抗旱性、抗虫性和抗寒性较强.研究表明,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叶片表现出的结构特征是对生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可知,花茎的变短变粗与花茎细胞纵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大有关,对叶片表皮细胞分析可知,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得姜荷花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都变小,而气孔数增多,同时上表皮的气孔变小,而下表皮气孔变大。  相似文献   

9.
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K Fu)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3部分组成,未见明显的中柱鞘和内皮层,具二原型木质部,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晶体;茎具大量薄壁组织,薄壁组织中有明显的分泌腔,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维管束呈环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叶柄的基本组织中具有裂生分泌腔,5~8束维管束呈弧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羽片叶上表皮的角质层厚,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有小叶脉产生.根、茎、叶木质部中的管胞主要是螺纹和孔纹管胞,有少量纤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解剖显微观察和光合仪测定等方法研究吉林延龄草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光合生理特性,揭示其形态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为吉林延龄草保护及驯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吉林延龄草只具有初生构造的根、茎及维管组织中没有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导管数量少,输导组织不发达;叶片表皮无表皮毛,表皮细胞凸凹不平;叶肉细胞由海绵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细胞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叶片上表皮无气孔,气孔分布在叶下表面,气孔密度为18.69个·mm-2,气孔表现"外凸"特征。叶片叶绿素a/b比值为1.90;其具有较低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是1.23和415μmol·m-2·s-1,在光饱和点可达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44μmol·m-2·s-1。研究表明,吉林延龄草在形态结构、光合生理特性上具有明显适应阴生潮湿环境特征,是典型的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石蜡制片法,观察到舟果荠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它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大。根、茎、叶中都有大型的薄壁细胞。茎和叶的表皮细胞外壁还有角质层。叶肉主要为栅栏组织。主脉上表皮内侧和茎的皮层细胞都有叶绿体。它属四碳(C_4)植物型。根以皮层木栓化,代替表皮。在茎的维管束之间有厚壁细胞。根的皮层从初生构造到次生构造,只是体积长大而无数量增加。根、茎、叶中无贮藏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芦苇营养器官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湿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薄壁组织细胞贮存有淀粉粒;根状茎和茎中均具发达的髓腔和通气组织;叶为等面型叶,机械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药用植物鸭跖草的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鸭跖草的木质部为六原型,韧皮部与木质部排列,根皮层中分布有粘液细胞和晶体细胞。其内皮层具凯氏带。茎中维管束散生,许多近表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含有分散的或成束的多个晶体,茎中央薄壁组织中含有粘液细胞和单宁细胞。叶为两面叶,叶肉组织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一层,叶中含有粘液细胞和晶体细胞。  相似文献   

14.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水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洲黑杨7个新无性系在水培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变异规律详细地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生根类型决定了愈伤组织与发根的相关程度。叶面积与根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利用S型曲线参数可以定量地判别无性系的根系生长类型。对生物量的研究表明,以(根/叶)值比用传统的(根/冠)值更能精确地反映干物质在插穗中分配到上部和下部的情况。对l—69×I-63杨F1代种内杂种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表明,该群体遗传基础较窄,产生较大遗传变异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15.
银胶菊不同组织部位对黄瓜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对银胶菊化感作用研究,发现茎、叶、花水浸提液对黄瓜根长、芽长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在浓度为200 g/L时,叶、花水浸提液的根长抑制率和芽长抑制率均达到100.0%,芽长抑制强度随根水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弱。根、茎、叶、花水浸提液能降低黄瓜的根系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表明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对黄瓜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6.
银鹊树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中发现,银鹊树除幼根外,在茎、叶轴、小叶柄的内皮层和髓中,老根的次生以和主脉下方的薄壁组织中都有分泌和腔分布。根的初生构造中,内皮层无明显的凯氏带。不同的侧根其木质部,分别有三、五和六原型。茎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端壁倾斜,全为梯状复穿孔,木薄壁细胞衡少,呈星散分布。表明银鹊树在进是较为原始的树种。叶为两面叶,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毛茛科型)。叶为中生植物叶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7.
水花生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水花生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二-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水花生茎有气腔,薄壁细胞间有间隙,形成层细胞层数多。地下茎比较粗,形成层细胞层数少,薄壁细胞较大。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水生叶与旱生叶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以及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水花生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试验说明杨梅癌肿病病原细菌也可从叶痕或皮孔侵入茎,在薄壁细胞内大量繁殖并继续向茎皮层侵染,皮层薄壁细胞受到细菌分泌物的刺激,细胞分裂,使皮层细胞数目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肿瘤,肿瘤内有大量薄壁细胞及排列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后者与茎内的维管组织相连,结果使寄主体内的部分物质物质运往病部,消耗于肿瘤的生长,枝梢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可能是造成肿瘤以上枝梢枯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藤茶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的来源于江西定南、湖南茶陵、湖北恩施的三地藤茶的根、茎、叶、花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三地藤茶根、茎横切面结构差别不很明显,在皮层中的部分薄壁细胞内都含草酸钙簇晶,湖北和江西藤茶茎的表皮细胞上有非腺毛.在叶的叶肉组织和中脉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簇晶或针晶,江西藤茶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