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日前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陈绍军教授主持的省科技攻关项目“龙眼、枇杷保鲜及系列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2003年12月22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学谦  付立忠 《食用菌》2005,27(4):34-34
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在杭州通过省级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项成果研究总结出的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3.
我国蔬菜育苗产业化及其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马健 《长江蔬菜》2001,(7):27-29
分析了发展我国蔬菜育苗业走科技与国情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提出在实现育苗产业化过程中必须立足于风险小、质量高、投入低的技术路线,同时对产业化技术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即投资、生产、管理及市场效益等作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要想紧跟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发动与实施一场蔬菜育苗产业化科技革命,采用产业化生产技术,注意种、苗产业平衡发展,并尽快促进蔬菜育苗及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努力将我国蔬菜育苗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上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瓜属作物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南瓜属作物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解出9个产业发展方向。同时,针对各产业链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论述和评价,提出对未来南瓜属作物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瓜产业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作物产业化龙头产业之一,但南瓜疫病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的生产和发展,搞好南瓜疫病综合防治,对促进南瓜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6,(5):8-10
为了探索南瓜中的多糖提取条件和含量测定方法,以3种常见的南瓜为试材,开展了对其多糖提取及旋光检测的试验。采取超声辅助醇沉法提取干、湿南瓜的多糖,并用旋光法测定南瓜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干法超声醇沉法南瓜多糖的平均提取率(2.14%)高于湿法(1.07%),干法提取更适于实际应用;采用旋光法测定不同南瓜中多糖含量,金瓜为最高,可达0.33%;长南瓜居中,为0.16%;圆南瓜最低,为0.12%。此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南瓜多糖产品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蔬菜》2013,(3):11-1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主持完成的“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是日光温室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方法、基于热泵的主动蓄放热系统能效提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23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程绍南研究员主持的项目“柑桔类全果饮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宁伟 《中国蔬菜》2006,(2):49-49
由沈阳农业大学主持,抚顺市园艺科学研究所、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参与完成的“野菜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05年10月16日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南瓜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并且栽培面积广泛,在农业生产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瓜营养丰富而全面,具有保健和药用功效,除了作为鲜食蔬菜外,还可以通过深加工使南瓜成为高附加值产品,其市场及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南瓜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了南瓜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功效,并综合阐述了当前南瓜加工技术和设备现状,指出了南瓜加工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发展建议,旨在为南瓜加工业的发展和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0,(1):27-27
由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上海市园艺学会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上海市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南瓜的营养品质及其功能性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7—19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湖南、四川、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甘肃、黑龙江、辽宁、海南等十几个省市从事南瓜育种、功能成分研究、临床研究及深加工开发方面的专家、研究人员代表及特邀专家逾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兰坪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入手,根据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推进全县核桃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为以核桃为主的"三棵树"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瓜属作物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全面论述了中国南瓜属作物(南瓜、笋瓜、西葫芦和黑籽南瓜)近20年来在产业化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成就,着重剖析了南瓜产业化的5个链条在发展中的成绩和问题;同时对其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和评价;并对未来南瓜属作物产业化发展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超滤膜分离法在多糖分离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何江川  韩永萍 《食用菌》2005,27(1):5-7,21
近年来,多糖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由于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超滤技术的发展,在多糖的分离提取上,使用膜超滤对多糖进行分离提取,结果表明能够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天然多糖在医疗保健上的应用现状及超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就超滤膜分离法在几种多糖分离提取中的应用及技术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葡萄在我市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成为我市果树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尤其是巨峰品种,到2004年其栽培面积已达0.87万hm^2,占全市葡萄栽培面积的76.5%,产量达到18万t,占全市葡萄总产量的90%。2001年,我市与辽宁省农科院共同承担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无公害葡萄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栽培方式的变革与技术上的革新,使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导语] 汾两县是山西省核桃主产区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汾两县大力发展优质核桃生产,积极培育核桃深加工,核桃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当前亟须从天然水利用和栽培技术炳方面人手解决制约汾西核桃产业发展的“春早”问题,引进和推广优新品种,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培训,提高核桃生产与采收技术水平,通过“精深加工”和典型带动,促进汾西核桃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广西区科技厅管理、合浦果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荔枝汁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荔枝深加工技术取得又一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灵芝脱脂孢子粉多糖的提取率,解决孢子粉多糖水提取液中孢子粉难以产业化过滤分离的困难。在热水提取灵芝脱脂孢子粉多糖时,研究了搅拌方法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和蝶式离心机联用技术,克服了孢子粉水提取液的产业化分离难题。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粉在热水提取过程中,有搅拌提取的工艺比无搅拌提取的多糖提取率提高了26.2%。采用卧式螺旋和蝶式2种离心机联用技术,使灵芝孢子粉水提取液中的孢子粉渣能与提取液实现自动连续的分离。采用搅拌提取工艺,以及卧螺离心机和蝶式离心机联用技术,解决了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中的困难,为灵芝脱脂孢子粉的变废为宝和孢子粉多糖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提高山西省梨果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全省果业部门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体系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建设任务,围绕全省梨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集成和示范,提高全省梨树栽培管理技术.推进梨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