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温胁迫下Mang果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从台湾省引进的4个Mang果品种爱文、台农1号、金煌、四季Mang果及我省本地土Mang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Mang果受冻的临界低温因品种而异,为-2--3℃,从台湾引进的4个品种在-2℃经6h即已受冻。低温持续时间不同,Mang果受冻的临界低温也不同,本地土Mang-2℃经18h与-3℃经6h叶片的相对电渗率相同。Mang果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相关,土Mang上述诸项值均高于从台湾引进的4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从台湾省引进的 4个木亡果品种爱文、台农 1号、金煌、四季木亡果及我省本地土木亡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的变化 .结果表明 :木亡果受冻的临界低温因品种而异 ,为 - 2 - - 3℃ ,从台湾引进的 4个品种在 - 2℃经 6h即已受冻 .低温持续时间不同 ,木亡果受冻的临界低温也不同 ,本地土木亡 - 2℃经 18h与 - 3℃经 6h叶片的相对电渗率相同 .木亡果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相关 ,土木亡上述诸项值均高于从台湾引进的 4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4个不同剑麻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剑麻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的低温处理4个剑麻品种,并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后,4种剑麻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4 ℃以下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叶片叶绿素含量仍持续下降,其他均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低温胁迫后,叶片电导率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其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寒性较好的品种。[结论]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剑麻的抗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5.
低温胁迫对小麦黄化苗转绿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10℃)处理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MDA、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使小麦黄化苗内的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等指标在短时间内都有明显的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应指标有所上升,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MDA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选取1年生小叶朴营养枝的离体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低温(5,0,-5,-10,-15,-20℃)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小叶朴叶片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小叶朴离体叶片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10℃达到最高值;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表现出一直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一直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亦至-10℃达到最高值。综合说明,低温胁迫使小叶朴叶片细胞膜受到伤害,在高于-10℃可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提高低温抗性,但在低于-10℃,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聚乙二醇(PEG)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缓解效应。[方法]在28℃条件下盆栽玉米,待玉米长到三叶期,对玉米幼苗进行8℃、3 d的低温胁迫处理,同时施用浓度30%PEG喷洒叶片,3 d后测定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受低温胁迫后玉米幼苗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低温胁迫下的幼苗施用浓度30%PEG后,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温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施用浓度30%PEG后各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浓度30%PEG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具有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下小兰屿蝴蝶兰叶片组织的基因表达水平。取生长状态相同的10株小兰屿蝴蝶兰,实验组4℃处理24h,以室温下处理的小兰屿蝴蝶兰为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采用GO数据库、KEGG数据库比对,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以及参与调控路径的分析。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共分析获得286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471个为上调基因,有2394个为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可以将其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三大类,61分支;KEGG通路分析结果得知,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125个不同代谢通路中,其中比较多的差异基因富集于代谢过程、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核糖体的代谢通路中。实验结果对于培育抗冷性蝴蝶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低温胁迫下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光合适应性,以7个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和2个湖南马铃薯地方种为材料,分析低温(5、10 ℃,以20 ℃为对照)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所有供试材料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材料之间的下降幅度存在差异,与20 ℃相比,金山薯、中寨黄皮、中薯3号和中薯5号10 ℃时最大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51.0%、33.4%、44.5%和42.6%,费乌瑞它和湘马铃薯1号的下降幅度均为14%~17%,以上供试材料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克新系列(1、3、4号)的降幅在4.5%以内,与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下所有供试马铃薯材料的表观量子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湘薯1号在5 ℃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9.85、7.54、5.13 μmol/(m2/s),以上3种材料的气孔导度为对照的25%~30%,其他供试马铃薯材料的光合作用则基本停止;随着环境温度由20 ℃降到5 ℃,马铃薯叶片胞间CO2浓度先下降后升高。综合考虑,认为5 ℃下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特点可以作为对其进行耐寒性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蝴蝶兰叶片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3个蝴蝶兰品种(系)(耐冷品种婚宴,不耐冷品种聚宝,中等耐冷性新品系ZD-1)为试验材料,经预处理后,测定各材料在低温(10℃、5℃和0℃)下处理12、24和48 h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蝴蝶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CAT和SOD酶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先增大后减小;APX活性则呈持续增加趋势,也可作为蝴蝶兰耐冷性的鉴定指标;耐冷性品种婚宴在一定程度低温胁迫条件下能通过自身酶系统的保护,减少活性氧对其的伤害,而不耐冷品种聚宝的自身酶系统的保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脱落酸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阳春早秀’萝卜幼苗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脱落酸(ABA)(0,5,10,15,20 mg.L-1),在找出适宜质量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ABA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萝卜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其电解质渗漏率,以15 mg.L-1效果最明显.同一质量浓度ABA(15 mg.L-1)预处理幼苗后,随低温时间延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以上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的外源ABA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萝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夜间低温对2种光强下榕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探明夜间低温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光合机构的伤害及日间不同光强在伤害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夜间低温胁迫后生长于全光照(强光)与遮荫(弱光)条件下榕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能导致榕树叶片发生光抑制,但并没有破坏光合机构.夜间低温后,遮荫条件下,榕树叶片可通过增强光化学能力和热耗散途径来耗散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而强光下,榕树叶片则不能很好地通过光化学与热耗散途径来消耗过剩光能,从而导致光合机构发生破坏性伤害.图3表1参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