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云南的橡胶种植业是建国后兴起的新兴产业,也是热区开发中的一项骨干产业。初期以国营农场发展为主,1964年开始发展民营橡胶。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到1987年为止,全省种植橡胶达171.89万亩,其中民营橡胶67.65万亩,占39.4%;干胶产量43,558吨,其中民营2,300吨,占5.3%。如今云南已成为我国的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一、云南民营橡胶发展概况1904年由德宏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购回橡胶苗8000余株,种在盈江凤凰山。解放  相似文献   

2.
从契约关系、橡胶树资产特性和橡胶林地的产权结构出发,分析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2009年12月开始的国有橡胶种植农场改革。通过分析发现,此次改革主要是由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诱使的,城市扩张诱使土地的边际收益增加;在当前的产权结构下,国有资产的收益难以保证"保持职工身份"的支出,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最后,提出构建专业橡胶局、重构产业组织及以国有资产买断职工身份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1956年开始发展橡胶,起初都是种植实生树,以后逐步引种试种国外优良无性系PB86、PR107、RRIM600、GT1等品系。这些优良无性系六十年代初期在西双版纳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至今经历了几次较大寒流的侵袭和各种病害的为害,表现了对不同类型区和环境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正> 云南垦区自50年代开始大面积植胶以来,现已建成农垦胶园100余万亩,年产干胶C万余吨,成为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目前,早期种植的低产实生树和部份风、寒、病残胶园面临着更新。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广配置橡胶良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现有橡胶良种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结合云南的自然条件提出几点看法,供作商讨。  相似文献   

5.
海南橡胶一定种植保有量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海南橡胶种植面临的困境,从修订《海南省天然橡胶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完善橡胶种植扶持制度、形成技术植胶的保证机制及建立政策性天然橡胶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海南橡胶一定种植保有量的法律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30余年的橡胶树选育种工作实践经验和成果,对橡胶树幼态优势获得的手段、方法和利用价值作了较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省临高县域为评价对象,选取了灌溉、土壤TN、坡度等10项相关指标,构建了橡胶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完成了橡胶种植多因子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除去耕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等当前不可更改的土地外,临高县有56 540.89hm2的土地适宜橡胶种植,其中高度适宜的土地面积2 666.15hm2,中等适宜的土地面积29 917.38hm2,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23 957.36hm2。在所有可能更改为橡胶种植的土地中,仅有9.92%的土地不适宜橡胶的生长,这说明临高县在橡胶种植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大面积种植橡胶,至今已发展到近700万亩。橡胶树的寿命一般30年左右,现已进入更新期。对海南现有胶园进行有计划的持续更新,约可年产木材10—15万米~3,是一项新的木材资源。为了合理利用橡胶木材,增加农场经济收益,满足群众对木材的需求和节约森林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双版纳大范围的橡胶种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57—2017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气候资料以及1980—2017年橡胶种植面积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滑动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橡胶种植的关系。结果表明,1957—2017年勐腊县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降水量≥0.1 mm日数分别为21.5℃、29.0℃、17.6℃、83.7%、1528.78 mm和160.7 d;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稍有增加,但增加不明显;西双版纳气候呈现显著的干热化趋势,且干热化趋势在1980年代明显增强,至2000年代中期以后进一步增强;1980年以来,橡胶林种植面积快速增大,且其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与当地干热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与气候要素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大范围橡胶种植在当地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减小的变化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浅色标准橡胶是工艺分级天然橡胶中技术规格最高的胶乳级标准橡胶。它除了具备5号标准橡胶的全部技术规格外,还增加对颜色指数的限制。它是制备医疗卫生,食品和高档日用橡胶制品的优良胶种。 标准马来西亚橡胶是工艺分级天然橡胶的先驱。自1965年发展标准马来西亚橡胶(SMR)以来,由于能够不断反映用户要求,出口量逐年增加。标准马来西亚橡胶方案根据产销动态也不断受到审查并定期进行修订,使之与橡胶的产量和用途的变化相适应。1970年马来西亚开始对SMR  相似文献   

11.
对幼龄胶园间作大叶千斤拔模式下的保护带植物进行刈割还田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植物需采取不同的刈割策略,对灌木类植物,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00 cm左右,刈割时高度应在160~200 cm,即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刈割1~2次,雨季6-10月刈割2~3次;对草本类植物,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5 cm左右,刈割时高度应在50~60 cm,即旱季刈割2次左右,雨季刈割3~4次。  相似文献   

12.
对西双版纳景洪市出现的橡胶幼树回枯、死亡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农药毒力试验,试验确认导致幼树落叶的病原菌为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引起幼树回枯、死亡是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侵染的结果。多菌灵、多·福·溴菌腈、霜脲·锰锌、吡啉醚菌酯、异菌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不同品种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23个橡胶树品种幼苗低温处理后进行的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叶片中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细胞电解渗出率呈极显著增加,其中云研77-4、天任31-45、93-114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幼龄橡胶园间作菠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菠萝在西双版纳幼龄橡胶园间作栽培技术,主要涉及园地选择、种苗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属热带藤本经济作物,生长周期短,具有当年种植当年收果的特点。试验选择在瑞丽地区橡胶林下套种百香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试探种植,效益显著,带动瑞丽农场辖区发展百香果超过133.3 hm2、瑞丽市433.3 hm2,辐射带动德宏州各市县发展超过1 666.7 hm2。  相似文献   

16.
报道西双版纳由茎点霉引起的一种橡胶幼树林叶片病害,及该病害病原菌的鉴定、防治药剂筛选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胶园杂草的危害不但影响橡胶幼林头3年的生长,导致延迟割胶,增加非生产期成本投入,而且影响到后期的产胶潜能,减少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在幼龄胶园植胶带上覆盖防草布,可降低植胶带上的杂草滋生,提高土壤水分,并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加快苗木生长,有利提早开割;同时,减少劳动工耗,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18.
海南西联橡胶中幼林生长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联橡胶基地中小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定植后的橡胶中小苗均匀度较差,保苗率、增粗指标较低,落后苗多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抚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春季,由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率较小,大风天气日数较少,加上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四五月份沙尘暴频率范围比去年小,全国未发生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